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卖油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以”“而”的用法。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2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短小较浅显的文言文,且学生已经有初一学习文言文的一定基础,所以本文的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方法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合作学习的精神。
采用男女生竞赛的形式,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3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的第一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
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段写卖油翁和陈尧咨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
卖油翁的酌油表演及其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难点:文言实词较多,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一、新课导入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