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青岛河西小学
年级六年级语文
四方区教体局教科研中心印制
集备教研八项规程
1.学校组织各年级每周定时、定点、定人展开集体备课。
2.教研组长负责集备教研的组织工作。
组内成员轮流当主备人。
设一名主持人,其他成员为发言人,且有一名记录员。
3.根据教学进度提前集备一周的课。
每次集备新内容之前先反馈上周教学的得失,以利于今后改进教学。
4.集备分为两步,第一步教研组每位教师认真研读所确定的集备内容。
主备人要提前备好课,并将教案分发给组内教师。
第二步,主备人进行“说”课,集体研讨交流。
阅读教学研读的四步要求:
(1)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4)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要先做一做。
集体研讨的六个方面:
每课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教学主线、教学策略、板书设计等)和作业布置等。
5.重视习作教学的集备。
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积累素材、习作指导、习作赏评等方面做详细预设。
集备内容包括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赏评课。
6.集备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共案。
但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完全雷同,还要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案进行修改,实现二次备课,形成自己的
个案。
7、集备不要求每课都进行,各校每个年级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学中有难度的内容进行集备。
8.学校应每学期定期检查两次集备记录,不定期抽查两次,保证集备的质量。
附:集备记录,供参考使用。
集备记录
金的病重和他的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勉励形成鲜明对比;《钱学森》拿留学生中部分人的“不愿回国”和钱学森“一心回国”作比较,更衬托出他高尚的爱
国情怀;《詹天佑》以
反面人物帝国主义者
的要挟、嘲笑来反衬钱
学森的不负重任;《鞋
匠的儿子》则塑造了傲
慢无礼、自恃上流的参
议员形象,反衬出林肯的智慧与宽容之态。
可以在这方面指导学生写作。
最后设计了2010年度“感动世界”人物的颁奖词,既帮助学生回顾课文重点内容,又是一次习作拓展。
周文利:
复习就是要扎扎实实的来,生字词、课文背诵、课内阅读都要涉及到,特别是指导课内阅读的方法尤其重要。
赵晓恬:
重复上课讲的有些枯燥,但有些重点不得不重复,有些矛盾。
李华:
所以就要用主线(共同点)站在一定高度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这样没有重复感还巧妙的帮助学生砸实了知识点。
肖常娥:
复习就是帮助学生梳理前面学过的内容,一步一个脚印的过关。
第六单元复习提要
一、整体回顾。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真诚关怀孩子、勉励孩子)的巴金、(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做出卓越贡献、时刻不忘祖国)的钱学森、(修筑京张铁路,有着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的詹天佑,以及(富有智慧和宽容之心)的林肯。
二、发现异同点,总结归纳复习的方法。
1、展现名人风采。
2、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
3、揣摩表达顺序的不同。
三、细节处理。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
1.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2. 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 巴金原名李尧棠,又名李芾(fú)甘,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作家,曾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风》、《雷》、《电》,《寒夜》、《萌芽》、《随想录》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闻一多、冰心、老舍等。
4. 课文习题2。
(1)“终于”不能省掉,强调了巴金爷爷在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2)“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
(二)《钱学森》
1. 《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不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2.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产世界光纤之父——高锟
飞机之父——莱克兄弟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两弹元勋——邓稼先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3. 课后第3题。
(1)表达了钱学森的一片爱国感情,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实事。
(2)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4. 课后第4题: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1自然段应放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在文章开头是一种倒叙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的效果。
5. 理解词语:
广阔无垠:形容非常广阔,无边无际。
劈波斩浪: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魂牵梦绕:形容思念很深的心情、情绪。
(三)《詹天佑》
1. 《詹天佑》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依次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事,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2. 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0公里,是联系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3. 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八达岭:中部凿井法。
青龙桥路段:设计“人”字形线路,要求会画示意图。
4. “……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中的“争夺”是指争相夺取。
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夺取铁路的修筑权。
“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这句中的“争持”指争论得相持不下。
在句子中是说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控制我们的北部,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下来。
(四)《鞋匠的儿子》
1. 《鞋匠的儿子》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2. 林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3. 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国家总统,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华、宽容大度和谦逊的人格魅力。
4.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永远”,其中第一个“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5. 课后第三题:参议人员对林肯的态度由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宽容是一种力量,因为林肯的谦逊、朴实、不卑不亢、宽容、正义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所以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
6. “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句话中“裂开的房子”就是指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
“完整的整体”指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句话表达了林肯希望国家结束分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愿望。
7. 有关“宽容”的名言。
(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3)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地处罚更加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五)练习6
《大风歌》是西汉刘邦所作,第一行是对戎马生涯的追忆,第二行是对今日的无限感慨,第三行则是刘邦的深思沉谋。
整首诗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要求背诵并默写。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六)古诗文诵读
背诵并默写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冕《墨梅》以及寓言《学弈》原文、释义、寓意。
四、拓展练习。
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位名人,设计一篇2010年度“感动世界”人物的颁奖词。
例如:
钱学森以自己演进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他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世界”人物。
她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只会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