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外来务工人口已进入家庭化阶段。
但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需要关怀。
本研究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入手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思考与对策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对策一、研究背景“同在一片蓝天下都是祖国的花朵”根据《上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已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享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
虽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权接受同等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仅只是向他们敞开校门而已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镇。
我校是浦南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目前全校学生总人数为607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9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49。
其中小学部各个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均超过50占整个小学部的63。
中学部因为政策原因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回老家参加中考所以中学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为23。
见下图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的逐年增长我们也发现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和本地的学生相差甚远大都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而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咎其原因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的薄弱。
因此研究如何指导家长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月工资剩余情况500元及以下12501—1000元411001以上4701020304050500元及以下501—1000元1001以上从当前的家庭教育和我们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问题。
但理论性、系统性、操作性都比较欠缺。
如何有效地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是我们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
所以本研究着眼于“4个有利于”以此来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即有利于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让每个外来务工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有利于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素质及其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
有利于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凝聚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引发家长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现状与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对1—9年级的外来务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研究共下发问卷298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回收率达97。
从我校调研的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如下一家庭基本条件调查 1.家庭收入我镇属于浦南地区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外来务工人员在我镇大多属于打工一族在乡镇企业拿着基本工资。
个别的外来务工人员自己开个小店或摆个小摊做个体生意。
总体收入偏低。
3 2.居住环境在家庭住房情况调查中290个外来务工家庭中只有23人是买房居住其中有17人买在农村。
合租或居住在厂房、船上、仓库等地方的占总比例的8。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家3口甚至4、5口人居住在40平米左右的租房中条件设施都相对简陋。
据调查只有17的外来务工家庭有电脑另外35的外来务工子女没有专用书桌。
孩子写作业的桌子就是全家吃饭的桌子由此我们常常会看到他们回家作业本上沾满了各种油渍、菜渍等�6�7�6�7 3.人员结构外来务工家庭一般是多子女家庭在大多数的家庭中必定会有一个男孩有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案例一年级的小炎每天早上迟到老师找其谈话可是效果甚微。
老师无奈打电话要求家长早点送孩子来学校。
打电话的第二天小炎没迟到但不迟到的现象只维持了一两天。
老师走访小炎家发现小炎家有一个1岁的妹妹和一个3岁的妹妹她的妈妈又怀着一个小弟弟。
因为妈妈每天早上要照顾3个小孩顾此失彼完全无法顾全每个孩子这即是小炎迟到的原因。
通过案例我们想象一下小炎妈妈每天早上忙碌的身影。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缺乏计划生育政策意识多生甚至超生在孩子的教育与生活上在时间与精力上无法做到周全。
4.教育投入外来务工家庭生计艰难在月剩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再用于教育投入就显得比较被动如买学习用品、课外书、参加课外兴趣班等。
据调查全校只有9个外来务工子女参加校以外的课外兴趣班。
4 5.文化水平据调查我们的家长绝大多数来自于长江以南的地方以江西、安徽、四川的居多文化水平总体偏低。
“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的最大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76的家长选择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
另外有20的外来务工家长在“其他”一栏中注明他们根本不懂英语无法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
二家庭教育意识调查 1.教育方式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往往会选择“自然”、“过激”等家庭教育方式其中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的外来务工家庭却不到20。
在家庭教育方法上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自身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同的效果。
溺爱放纵自然过激迷茫民主S105101520253035家庭教育方式调查 5 案例一迷茫型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在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只是迷茫的选择“逃避”。
小雪是一年级第二学期新转入生从小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坐牢是爷爷抚养长大。
如今父亲出狱带着孩子借读于我们学校。
由于小雪学前教育的不完善基础非常差。
又由于在家说的是家乡话小雪根本听不懂普通话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
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与女儿的关系又比较生疏生活上的照料也达不到周全走到小雪身边我们时常闻到小雪身上散发着一股怪味�6�7�6�7新环境的不适应小雪吵着回老家父亲很无奈地跑来向老师“请假”“老师我们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我也没办法她想回老家看她爷爷反正她在学校中也学不到什么她要回就让她回吧我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6�7�6�7”案例二过激型由于缺少一定的家庭教育理论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在教育孩子方面选择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效果甚微。
小俊是三年级的学生父母相对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他学习辅导他作业。
但是由于小俊的学习态度非常差所以成效不大。
父母想尽一切办法想改进他的学习态度但是恨铁不成钢最终妈妈用平时织毛衣的针无奈的扎在小俊的手上脸上�6�7�6�7红色结盖的小洞眼爸爸妈妈看着伤心却也无奈在案例中我们非常理解小俊家长的心情但却不赞同小俊家长的做法。
案例三自然型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忙于生计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顺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殊不知他们拼命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小星是五年级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基础打得不牢成绩跟不上。
父母又忙于打工赚钱对于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
即将毕业老师非常担忧小星的学习打电话与其家长沟通可是家长要么推脱很忙没时间。
要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老师“我们孩子初中反正是在老家读的他的学习成绩比在老家的学生要强多了”“再说孩子读书的好坏我也没办法一切顺其自然不能强求。
”案例四放纵型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在生活中缺少沟通交流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在孩子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缺少对孩子的监管、教育致使孩子走上了歧路。
而此时家长孩子后悔都来不及。
小升是七年级的大学生了父亲到处打零工不在身边母亲在乡镇企业上三班制经常日夜颠倒。
父母对于小鑫的生活、学习跟本无法照顾。
导致小升行为习惯控制能力差而他在学校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者。
经常偷偷上网吧欺负同学。
近期小升由于手头没钱不能上网吧就威胁同班同学让他去偷父母的银行卡。
由于数目过大最终让老师、父母发现。
最后小升不得不退学回老家。
2.教育态度外来务工人员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所采取的方法往往简单粗暴。
其中我们也发现22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上完全听从老师的意见家长对于老师的过分信任其实是反应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力不从心。
02040601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听孩子解释耐心教育。
事情过了就算了不加理会。
严加管教把孩子打一顿。
完全听从老师的意见。
6 三家庭亲子关系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忙于生计平时在家与孩子的交流很少。
同时我们发现只有8的外来务工人员家长主动与教师联系另外13的外来务工家长基本不与老师联系。
69的外来务工家长表示极少有空余时间18的家长下班之余睡觉、聊天、看电视或打发时间。
在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中由于缺少沟通交流所以外来务工家长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最好的朋友了解甚少。
三、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家庭生存压力大学习环境不容乐观。
虽说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远远高于家乡务农收入但按照城市生活水平衡量他们的收入总体还是属于偏低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
由于生存压力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中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十分匮乏这对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都是不利的。
二父母文化水平低学习辅导跟不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
其中母亲的文化程度相对低于父亲的文化程度而在我们外来务工家庭中承担家庭辅导工作的恰恰多数是你与孩子一天的交流时间45分钟以上1230—45分钟3415—30分钟3215分钟以下2201020304045分钟以上30—45分钟15—30分钟15分钟以下系列1 7 母亲。
由于他们文化层度的不高导致他们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了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
三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式不良。
在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忙着打工早出晚归又限于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疏于关心。
大部分的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对于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犯了错误缺少耐心的沟通往往脾气暴躁动辄打骂。
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四与孩子接触时间少亲子沟通缺失。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营造融洽、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但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他们往往选择加班加点、利用闲暇时间打零工而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进行亲子互动去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四、对策的研究一具体措施由此我们深刻感受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重担落在了学校和每一位教师的身上。
我们应该以更大的热忱去关怀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开设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让我们形成统一的联盟军”这两年来我们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的组织结构模式有机的结合教育体系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组织结构模式 1教师组织引领示范学校在党政工的带领下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核心带动我们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指导尤其鼓励我们的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设计家教指导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在我们的外来务工家庭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