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案
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实验,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措施、方法;
3、情感目标:逐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异想天开,重视幼儿的
创造性思维培养。
Ⅱ、教学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措施、方法
Ⅲ、教学难点:多种思维训练方法的运用
Ⅳ、教学流程:
引题:
讨论:美国为什么比中国发达先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永远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
------江泽民
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当中有4个美国人。
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小结:美国是个多元化国家,一直重视创造力的培养。
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定义: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
“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
2、课堂实验:请在3分钟内列出“红砖”的用途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即思考的速度,在单位时间里思维产生的信息量。
如思考的意
见、办法、思路多。
如水的用途(浇花、洗衣、刷牙、喝、制冰块、冲
路------)
2、新颖性(独特性):思维的新颖、独特程度,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办法。
例:曹冲称象
3、灵活性:即思考的广度。
思维能够突破心理定势的限制,善于转换、转
向,产生不同类别的信息,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司马光砸缸4、缜密性:思维的现实可行性,越周密越完善,越有价值。
结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特点,受知识经验是限制,流畅性和缜密性不够。
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措施
1、建立自由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精神)
2、日常教学中多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提问、编故事激发联想、画图、拼图、游戏(青蛙跳水井、乌鸦喝水、小羊吃草、脑筋急转弯)
3、进行多种专项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组合扩散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乐观的态度、自信心和冒险的精神;正确的批评态度和探索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好奇心及洞察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无拘无束、天真无邪的幼儿,我们所培养的目标不应该是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机器,而是能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英人才。
作为未来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宽容仁爱之心对待孩子的一切异想天开。
哪怕我们做不好一个引航员,但我们决不能做一块绊脚石。
五、课后思考
1、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分别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对幼儿进行各项的创
造性思维训练?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哪些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