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陶艺作品心得

关于陶艺作品心得

关于陶艺作品心得
陶艺作品心得1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

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

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

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每个周的陶艺课我们都会很早赶到陶艺工作室来完成我们的每件小作品,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相继完成了几个作品,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深深体会到啊,但我们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因为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都合适不同,其中都赋予了同学们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来说那些小东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更会认真的对待。

学陶艺的人绝对是耐心一流,创意无限,能把一块不是干硬就是软弱一滩的泥块捏出表面光滑、软硬适中、厚薄均匀、布局合理、别致新颖、无裂痕、
无气泡、无杂质的陶艺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会被创作出来的。

最后几周我们去了工厂,所获良多。

在7周的陶艺学习,我受益匪浅。

在文才方面和艺术审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陶,不仅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集艺术审美,设计,动手能力于一身的科学。

陶艺科学能静心,能审美,能设计,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其实生活中就有好多设计好多创意,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设计元素来供我们设计。

他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提升人的品位。

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

经过陶艺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管是从做人还是团队合作的大方面还是从生活修养生活习惯方面都是受益匪浅。

陶艺雕塑的语言,不只是形体,而是以形体为基础的造型、色彩、光泽、肌理纹饰等互相作用,融于一身的综合性语言。

如果说一般雕塑在完成了形体塑造之后,便已基本上显示出它最终形体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话,那么陶艺雕塑则大不一样。

也就是说,现代陶艺雕塑在进行艺术塑造的同时,还须介人相应的成型、施釉、烧成等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审美表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成为完美雕塑形象的必要成分。

总之,陶艺雕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陶艺作品心得2
开篇先扯点个人经历,2003年高中毕业考了个当地专科大学,由于不是自己一直追求的体育专业,选择了复读。

结果复读的路走了一半通过家里的关系参与了水电站招聘考试,谁知带着对大学心有不甘的状态既然也考上了,一干就是四年。

也就是在第四年,因为水电站工作是对班集中休息,自己无事瞎逛游在无意中发现了陶艺,那个时候“陶吧”还没彻底消失,于是就开始找相关信息来看,找身边最近的城市去寻找“陶吧”,过程中有一无所获,也有结交做陶的朋友,记忆最深且一直还有联系的就剩“陶之间”创始人申哥及现在为云南民间工艺传承人
的白忠贵老师;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收获了不少关于陶艺学习的思路。

于是,一个人背个包一台单反就奔赴景德镇去拜师学艺,其实在景德镇并不是想拜师就能如愿的,多次碰壁后,选择了一个培训机构,和同事商量好顶班的事,一呆就是一个月,从泥料认识的基础开始,到最后关于陶吧经营的学习,相对来说还算系统。

学完回来就一直按耐不住自己开陶吧的想法,但我做事慢热,后来多次和同事调班,休息就往景德镇跑,这个过程差不多持续了一年半。

摸清设备、材料的渠道后,在当地做了一个陶吧,为了不承认自己开的是陶吧,取了个“陶艺体验馆”的店名,一干就是五年,换了两个开馆。

那个时候我所在的地方对陶艺基本没太多认识和
接触,随着来玩的人朋友圈的刷屏小店也开始热闹起来,由于是情怀创业,那个时候没有细算过时间成本,但凡来玩的人都不限时间,按泥算钱,有的一拖泥就能玩半天,排着队人等不了也走了不少。

后来由于工作调整时间没那么宽裕了陶艺馆关了,才想明白做那五年基本没找什么钱,就赚了点每年去景德镇吃喝的钱;当然除此之外还收获不少人脉,现在景德镇还有一帮朋友从材料、设备、培训及成品都有做的,当然在当地也结识了一些朋友搞美术的、搞书法的、搞摄影的、还有些孩子家长。

其实开陶艺馆后期很痛苦,并不是来的人不多,是小朋友太多整天这里叫一声那里叫一声让去帮忙弄,感觉违背了自己对陶艺的初衷“三五个陶艺爱好者一起做一起聊”。

关了陶艺馆后,设备找了个房子摆着,有时间会有那么一两个朋友约着去做做,这个时候感觉像那么回事,休息的时候找段大师的视频边喝茶边聊,其实那段时间个人的手艺长进比之前大。

后来还是时间的原因,常在一起玩的几个人结婚的结婚、工作调动的调动,没有了氛围,最终设备就摆着再没摸过。

最后,总结下来闲谈几点学习心得,其实学陶艺也好、学其他也罢,执着才是最关键的,这种执着也许是一段时间那种,但爱好是触发自己行动最好的动力,加之适当遇到一些老师的指点和网络资源的利用,学会自己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可以实现的。

再废话两句,后来陶艺没做了,还是用做陶艺积累的学习方法,我在家自己玩皮^_^…
陶艺作品心得3
今天的陶艺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理论方面,技法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

这一次陶艺制作的操作都是围绕技法的。

所以我想总结下在技法方面我个人认为比较重点的几点。

首先,我觉得是耐心,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无论是泥雕盘还是拉坯,我都显得缺乏耐心,总是在做了一点点之后觉得没有达到自己
预想中的效果或者说没有手感,就开始失去兴趣,失去耐心。

这是在以后的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

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

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

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
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我非常喜欢这次的陶艺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
陶艺作品心得4
此次陶艺制作总共有五节课,每节课所做的工作都不同,感触和乐趣也各有不同。

第一次课是手捏和盘条。

手捏就是跟小时候玩橡皮泥一样,把泥巴捏成一个造型,但是成品的中心必须掏空,否则烧制的时候容易炸裂;盘条比较容易,就是把泥巴就是把泥巴揉成一小段小段的长条,然后再将这些长条一圈圈盘起来作为一个器皿的侧壁,当然下面也要垫一片薄泥作为底部。

这次课上我本来想手捏一只小猪的,可惜没顾及好体型,做好后掏空时由于目标过于精小,再要掏空肚子跟大脑十分棘手,最后在我的百折不挠的掏刮下小猪猪的脑袋不堪骚扰终于裂掉了。

受到这样的打击,我决定在盘条的时候保守点,相比别人很多人都在做很有特色的艺术品,我选择了朴实无华的杯子,虽然做出来有点丑但是想到刚刚被我摧残的小猪也就觉得很庆幸了。

O(∩_∩)O~
第二三节课是制作拉坯作品,课上每人都有一台拉坯机,那个机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所以以前还是觉得比较神奇,真的看的话才发现就是一个靠电动皮带转动的原盘面,不过拉坯这个工作却没有那么简单,老师讲的要领大致可以变成三句口诀: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