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关于探究实验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组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的设计,强化“对照实验”的组织要求。

2、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学习能解释相关的生活现象。

3、培养探究思维的意识,提升科学的探究水平,同时形成积极表达交流的学习态度。

学习过程: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环境条件:、和,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2、举例:(1)绝大部分农作物在春天播种,是为了满足(2)在播种前要松土,是使种子得到(3)如果长期不下雨,需要浇一些水,是为了给种子提供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且胚是活的,并且度过了休眠期。

2、举例:的种子或胚被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胚已经的种子,以及正处在休眠期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三、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计算公式:发芽率=四、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首先后,体积变大。

2、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3、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

4、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5、胚芽发育成和。

【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小明把20粒大豆种子浸在水里测定发芽率,但都没有萌发,你知道原因吗?【当堂检测】1、农民浸水稻种子发芽,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时所需的()A、光照条件B、温度条件C、水分条件D、空气条件2、以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不属于环境条件的是()A、贮藏多年的良种B、用地膜覆盖的苗圃C、春播遇到倒春寒天气D、播种后被洪水淹没的菜地3、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水平的同样的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实行试验。

这个过程有一处错误,改为()花盆阳光温度水A 向阳20摄氏度充足B 暗室30摄氏度充足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D、两个花盆交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4、某班学生探究“水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A每组1粒,分10组,取平均值B、每组3粒,分2组,取平均值C、每组10粒,分5组,取平均值D每组10粒,分5组,自行结论5、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A、一定的水分B、充足的空气C、适宜的温度D、适度的光照6、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好处是()A、防止病虫害B、保持适宜的温度C、保持空气的流通D、保持充足的水分7、观察下面菜豆种子和幼苗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它由(填代号)构成。

(2)菜豆种子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贮藏在【】中。

(3)A将来发育成幼苗的【】,B是有种子的【】发育而成的,C是由【】直接发育而成的。

植株的生长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2.初步学会使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4.增强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①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②根尖临时装片的观察,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特点;难点:实验中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分析及处理。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1、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成幼苗。

又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2、列举说出植株生长的部位。

3、拓展反思:农民为了促动植株生长,使用哪些方法?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描述幼根的生长1、探究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1)自学教材P31—P32《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思考怎样选择幼根,怎样对不同根的部位做标记实行测量及4个讨论题(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讨论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结果,并实行分析讨论,各小组之间实行评议。

2、知识巩固(1)选择根时,应选择的幼根。

在划线时,线和线之间的距离要。

(2)在同一实验中不同小组之间的数据要取,以减小实验的 .。

(3)通过度析能够看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根的生长除依靠它以外还需要的持续分裂。

3、拓展反思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根的生长是否具有向地性。

学习任务二、描述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1、结合课件,春天,树木发芽长成枝条的动态过程,思考枝条是怎样形成的。

2、自学教材P33,讨论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

(1)在芽中发育成茎,发育幼叶,发育成幼芽,在持续的向上生长。

(2)什么是居间生长?什么样的植物实行居间生长?(3)小明1.5米时在树上钉了一个和他一样高的钉子,十年后小明和钉的钉子谁高一些?为什么?3、拓展反思春天到来新芽绽放,植物的芽都是发育成枝条吗?学习任务三:读课本P34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

木本植物茎能逐渐加粗是因为茎内有,它能持续分裂,向内分裂形成向外分裂形成。

2 、年轮形成的外部原因是,内部原因是。

学习任务四、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1、自学教材P35—P26思考植物的需要哪些无机盐,各有何作用。

2、学生观察预先准备好的甲、乙、丙、丁4瓶正常的、缺钾的、缺氮的和缺磷的幼苗)请大家描述一下它们的症状,感悟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3、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的两个问题以及如何合理施肥。

4、小组代表展示自学成果,汇报交流调查的方式和结果,进一步完善各组调查表。

5、拓展反思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

五、诊断评价1、选择题:(1)在根的结构中,能持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分是A根冠B伸长区C分生区D成熟区(2)在根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A根冠B伸长区C分生区D成熟区(3)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活动中,几位同学测得的数据不同,为得到较真实的结论,应对数据怎样处理?A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最大值作为实验结果B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中间值作为实验结果C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最小值作为实验结果D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最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4)下列关于植株的生长的叙述,准确的是A植株生长就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B植株所的芽将来都发育成枝条C只要肥水充足,植物体就能够旺盛生长D芽和根尖都具有分生组织,能持续生长。

(5)。

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氮、磷、铁B.氮、磷、钾C.氮、硼、钾D.硼、磷、铁2、。

把两株同一品种同样大小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甲(内装土壤浸出液)、乙(内装与甲瓶等量的蒸馏水)两个瓶内。

过些日子,看到甲瓶内的幼苗长得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乙瓶里的幼苗变得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这个实验表明植物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_。

它们是由根从__________里吸收来的。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和种子的关系。

3、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水平。

学习重点1、通过观察,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和种子的关系。

3、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水平。

学习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和种子的关系。

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水平。

学习过程:小组交流:1、你学习中遇到哪些疑惑问题,小组交流解决疑惑。

2、你的小组准备给同学们提出哪些问题?3、小组长分工准备展示并答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小组交流。

(大约10分钟)小组展示(15分钟)小组长为主持者,小组内分工展示不同的问题,并讲解给大家。

反思升华(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大约5分钟)1、知识梳理:(1)花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由、、、和构成的。

雌蕊是由、和子房(里面含有)组成。

雄蕊是由花药(里面有)和组成。

(2 )传粉:花成熟后,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有依靠传粉,如桃花等;有依靠传粉,如玉米等。

(3)受精的过程:①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________。

②花粉管穿过________,进入________,一直到达________。

③花粉管中的________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④胚珠里面有________,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________。

2、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未掌握的知识巩固练习(先独自做,后小组交流、明确答案、组长讲解疑惑、准备展示。

时间大约10分钟)1、对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主要结构是()A.花瓣B.雄蕊和雌蕊C.胚珠D.子房2、下列不属于风媒花特征的是( )。

A. 花小,花粉多而轻B. 有花蜜,花大而鲜艳C. 无花瓣,无花萼D. 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3、虫媒花的特征是( )。

A. 花朵小而鲜艳B. 花粉轻而小C. 无香味D. 花朵大而艳,具芳香及花蜜4、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 )。

A. 萌发出花粉管B. 开始细胞分裂C. 形成两个精子D. 形成一个精子5、胚珠着生在花的()里。

A雄蕊B花柱C子房D花药6、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两个主要的生理活动,它们是( )。

A. 开花和传粉B. 开花和受精C. 传粉和受精D. 自花和异花传粉7、雌蕊顶端膨大的部分是,上面有粘液;下端膨大的部分是,连接两者比较细的部分是。

雄蕊有比较细的和顶端膨大的组成。

B类题目(有水平的同学选做)1.某农夫发现果园里有很多昆虫,于是喷药杀虫,结果虽然昆虫全死了,但这个季节果实的产量却是历年来最差的,这是因为昆虫对植物的()作用有益?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结合图片资料,分析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阅读课本48页,完成下列题目)1、瓜果果肉含水量可超过90%,幼嫩叶子80%左右,树干平均50%,说明_______ 。

2、植物体内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才能舒展,有利于。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中,才能被植物体,并到植物体的各个。

学习任务二(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阅读课本第49页,完成下列题目)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沙漠地区降雨量很,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所以降雨量很少的沙漠地区成了不毛之地。

沙漠中某些降雨量较的地区,或者地下水较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长白山的降雨量比锡林郭勒,长白山有充足的供给植物生长,所以长白山能够生长茂密的;锡林郭勒的降水量相对较,只能形成。

3、水在生物圈的分布是的,所以不同的地区的植被类型是的。

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吗?还有哪些因素?学习任务三(3)技能训练: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的需水总量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持续(递增或递减)。

需水总量与发育时期的天数(相关或无关)。

(2)日平均需水量在前三个时期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逐渐,但最后一个时期有所。

(增加或减少)(3)计算出各个发育期每天的需水量:返青期吨/公顷;拔节期吨/公顷;抽穗期吨/公顷;灌浆期吨/公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