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招标方提供的重庆中航二郎科技新城A6-1-4/03、A6-1-3/04地块项目室外综合管网工程图纸1.1.2与工程有关的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规程、法规、标准及图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89-20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稀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埋地硬聚氯乙稀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CECS28:90图集02(03)S515图集07SD101图集08SS523图集04S5202、工程概况工程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地块开发商:本工程为重庆中航二郎科技新城A6-1-4/03、A6-1-3/04 地块项目室外综合管网工程,包括室外雨水、室外污水(含两座生化池)、室外废水、室外强弱电等配套工程(含土方开挖、管底基础施工、管道敷设、检查井安装、雨水口施工、生化池施工及土方回填、余土外运等相关工作)2.1排水系统概况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废分流制,包括小区雨水排水、小区废水排水、小区污水排水三部分。

室外排水管道设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2,承插连接,管基100厚碎石垫层,基础支承角2α=1200,在回填区或沟槽淤泥处采用换填;检查井深度6米以内采用成品塑料检查井,参照图集08SS523图集,根据深度选用。

6米以上的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参照02(03)S515图集。

2.2强、弱电系统概况该系统管网采用红泥管电力护套管,管井内用排水管接入附近雨水井。

2.3 管网工程量:本工程雨水主管:1567.04米,成品塑料雨水井:73座,污水主管:1909.45米,成品塑料污水井:215座,废水主管:1694.82米,成品塑料废水井:183座,强弱电管:12米,检查井:2座。

2.4 《施工组织设计》对管网工程的部署要求:1 号生化池2016 年11 月14 日,并于61天内施工完成,即2017年1 月14 日施工并验收完成。

剩下工程量开工日期为2017 年4月15日,竣工日期:2017年8月15日。

竣工验收时,各单位工程保证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一次性验收合格。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确保安全生产。

噪音达标排散,污水达标排放,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扬尘。

2.5 管网工程特点:2.5.1本工程管网系统复杂,数量多、管网并且与土建、道路交叉作业并对土建、道路的作业时间影响大。

2.5.2雨、污水管网易受天气影响,采用抽水时间多。

2.6管网工程施工条件: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50~18.50℃,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盛夏7~8月平均气温30~40℃;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 (1968年),最小年地下水特别大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量分配不均,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

3、施工组织与部署3.1管网工程施工目标3.1.1质量目标: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及《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评定标准》(CJJ3-90)一次性验收合格。

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如管材、砖、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所有原材料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施工过程中对管道安装、焊接、井砌筑等进行全过程检查。

所有基础坑槽开挖到位后,尽快组织收方隐检验收;基坑槽验收合格后,尽快组织管道安装。

沟槽开挖深度超过1.50米时要按1:1放坡,防止塌垮。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由测量员完成,由项目技术部与质量部对所放线进行复核,再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经复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施工过程中对开挖、垫层、管道安装(特别是高程控制)等进行全过程检查。

检查经班组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员报请项目专职质检员检查,再报监理、业主检查。

做好记录,做到过程可追溯性。

3.1.2进度目标:确保1 号生化池于2017年1 月14 日施工并验收完成。

剩下工程量竣工日期2017年8月15日。

3.1.3安全目标: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

管道上500内在回填过程中严禁采用大粒径石块,回填后要采取浇水密实措施,;开挖中如遇异常,立即逃出沟槽外。

3.1.4文明施工目标:噪音达标排散,污水达标排放,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扬尘;严格控制空气压缩机的噪音污染,将其四周与顶棚采用泡沫板与木模板双重隔音措施;在空气压缩机处备有废油桶等,将机械作业中或维修时产生的废油集中收集处理;所有水泥包装袋及时回收利用,不能回填和燃烧处理。

3.1.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确保安全生产。

3.2施工工艺流程:3.2.1总体施工顺序管网总体施工顺序为:雨、污、废水管网→强弱电管网。

3.2.2雨污废水管网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机械开槽→槽底平整夯实→沙石垫层→管道安装→砂基→井室安装→胸腔填土→闭水试验→回填夯实。

3.2.2.3强弱电管网施工顺序电力电缆管廊施工顺序: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土石方开挖→基底捡平→垫层砼施工→电力管廊安装→检查井施工→土方回填。

3.3施工组织:整个工程按项目部统一安排,现场设施工负责人一名,安排专职测量员、质检员、安全员各一名,施工员两名进行日常安排及检查,材料员一名。

为保证工程进度,可借助机械化设备,考虑夜间施工。

3.4施工准备劳动力需用计划如下:a、管道安装工12人b、砼工6人c、普工22人d、木工6人e、砖工8人f、土工:18人g 、钢筋工10人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见下表:4、施工进度计划根据业主的工期要求,结合施工图及实际场地情况,管网施工暂定时间如下:1号生化池:2016 .11.14 ~2017.1 .14;2号生化池:2017 .4.15~2017.7.15;雨、污、废水管网:2017 .4.15~2017.8.10;维修、移交:2017.8.11~2017.8.15。

5、施工方法5.1雨、污、废水管道施工雨、污、废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机械开槽→槽底平整夯实→沙垫层→管道安装→砂基→井室安装(浇筑)→胸腔填土→闭水试验→回填夯实。

5.1.1施工前的准备首先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弄清主管和支管的管线布置、走向及工艺流程和施工安装要求。

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管线沿途已有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根据管道平面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做好实测数据整理,绘制实测草图。

进场后对建设单位交接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测,闭合差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每60米范围内有一个水准点,加密点必须进行闭合平差,水准点的闭合差为20√L,确保加密点的准确,以满足排水管高程、线型控制的精度。

5.1.2施工测量:管道施工测量放线采取定中线,由于管道中线桩在施工中要被挖掉,因此在不受施工干扰、施测方便、易于保护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中线方向控制桩,采用延长线或导线法,测设附属构筑物位置控制桩,采用交会法或平行线法。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主要是槽底高程的确定,机械开挖后,采用跟机测量,随挖随测,杜绝超挖现象,确保槽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后,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管底高程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每天测量工作开始前,都要进行相邻水准复核测量。

管道中心由中线控制桩来确定,通过控制桩在管道基础上打出边线,确定管道的铺设位置。

井室高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管道铺设完毕后,要进行管顶及构筑物的竣工复核测量。

(1)测量作业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测量时对所有数值和原始记录作详细校对。

(2)排水管放线应每隔10米设中心桩,在检查井、变换管径处、分支处均应设中心桩,必要时要设置护桩或控制桩。

(3)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60米不宜少于1个。

(4)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复核后方可使用。

施工测量允许偏差见下表:5.1.3沟槽开挖:(1)管道沟槽开挖原则上是在道路施工前进行,并根据现场和劳动力组织情况分段进行开挖,分段长度一般在40~150m左右。

(2)管道沟槽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当挖方区地基为岩石时,采用炮机开挖辅以人工清打;当填方区填土较厚时,采用机械开挖辅以人工清底;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沟槽底面,槽底应预留0.1~0.3米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同时将槽底捡平夯实。

在高填方地段管道基槽应超挖0.2米;夯实后,再回填0.2米厚砂卵石至设计槽底标高。

(3)管道开挖槽底宽度按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管道开挖槽顶宽度按槽底宽度加放坡宽度计算,人工开挖管道时的放坡坡度按1:0.3计算。

(4)基槽开挖过程中,基槽内如有渗水,采用在基槽边挖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出的办法排除。

(5)沟槽开挖时,弃土若堆在槽边或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其距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m,同时应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

(6)从管沟内挖出的土宜在管沟两侧堆成土堤,防止地表水浸入管沟。

土堤坡脚至管沟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受地表径流威胁的管线段,在管道施工时,应做好临时防洪和排水设施,严禁洪水泄入管沟淹没地基、浮起管道、泥沙淤泥或堵塞管道等事故发生。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见下表:5.1.4管道基础施工(1)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坡度和标高,一般在沟槽底部每隔6米左右打一样桩,用样桩控制挖土面、垫层面、管顶面。

(2)重新恢复排水管涵的轴线,然后按设计基础宽度放样。

(3)管道基础采用10cm碎石垫层基础,120°基础。

碎石基础施工时,槽底不得有积水、软泥;碎石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

(4)管子安好并经校正、卡牢后,应用石子或碎石卡牢,防止将管子挤偏移位。

并及时细土回填管四周。

带基、管座允许偏差见下表:(GB50268-97)5.1.5管道铺设(1)UPVC双壁波纹排水管道,管材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2)管道在安装前,对管口、直径等进行检查。

(3)安管的对口间隙,大于或等于φ700的管道间隙为7-15mm,小于φ700的管道间隙为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