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分类分析

园林植物分类分析


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界: Ⅰ 孢子植物(隐花植物)亚界 (一)藻类植物门 (二)菌类植物门 1、细菌纲 2、粘菌纲 3、真菌纲 (三)地衣门 (四)苔藓植物门 (五)蕨类植物门 Ⅱ 种子植物(显花植物)亚界 (一)裸子植物门 (二)被子植物门
分类系统





植物命名法



(一)植物命名法的重要意义 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 (二)命名方法 1、植物双名法 1867年-德堪多,国际命名法规会议,植物学名命 名法 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得字做为植物 的学名,第一个是属名,名词性质;第二个是种 名,多为形容词性质。 如银杏学名为Ginkgo biloba L. 其他后缀: 2、中文命名法
其它分类



(一)原产地气候型分类 1、中国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 2、欧洲气候型 3、地中海气候型 4、墨西哥气候型 5、热带气候型 6、沙漠气候型 7、寒带气候型species)是种内的变异类型,除在形态 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 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种(Varietas)也是种内的变异内型,虽然在形态 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 区域。 变型(Forma)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 如花色的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猫的有无,叶 面上有无色斑等。 品种(Cultivar)是指由人工培育而成的,作为农业、 园艺、园林生产资料,不存在于自然界中。
分类系统等级
各系统统一用下述的等级顺序: 界(Regnum)—门(Divisio)—纲(Classis)—目 (Order)—科(Familla)—属(Genus)—种 (Species) 各级可根据情况再分为亚级(sub-),现以桃树 为例:植物界—种子植物们—被子植物亚 门—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蔷薇 目—蔷薇亚目—蔷薇科—李亚科—梅属— 桃亚属—桃
1、恩格勒系统 恩格勒(德)--《植物自然分科志》、《植 物分科志要》 特点: ①认为单性而无花被(葇夷花序)是较原 始特征 ②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原始 ③目与科的范围较大 《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 鉴》及我国北方、世界各国采用本系统。



2、哈钦松系统 哈钦松(英国)--《有花植物志科》 继承了虎克和边心系统和柏施进化学说 特点: ①认为单子叶比较进化 ②乔木为原始性状,草本为进化性状 ③目与科的范围较小 ④其他 中国南方多采用此系统 3、郑万钧系统 4、其他系统
乔木类 木本植物 灌木类 丛木类 园林植物 藤本类 匍地类 1、2年生花卉 草本植物 多年生花卉 草坪及地被植物
观赏特性分类



(一)观赏部位 1、观形类 2、观花类 3、观果类 4、观叶类 5、观茎、干类 6、观根类 7、其它
观赏特性


(二)观赏花期 1、春花类:2~4月 如梅花、水仙、郁金香、金盏菊等 2、夏花类:5~7月 如荷花、石榴、金鱼草、夹竹桃等 3、秋花类:8~10月 如桂花、木芙蓉、菊花等 4、冬花类:11~1月 如蜡梅、山茶、一品红等
第一章 园林植物分类
本章学习要点: 园林植物自然分类法 园林植物园林建设适用分类法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方法



(一)自然分类系统基本原则 1、物种与亚种、变种、变型概念 2、分类系统的等级 (二)植物命名 (三)植物分类系统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


1、物种(Species) 物种简称为“种”,是植物分类学的基本 单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 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相似的 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 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 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种间形态特征差别大,且存在“生殖隔离” 现象。
生态因子分类
(一)温度因子 热带植物、亚热(暖)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亚寒带植 物 (二)光照因子 1、光强:阳性植物、阴性(耐荫)植物、中性植物 2、光照时间: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植物 (三) 水分因子 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 (四)土壤因子 酸性土、碱性土、中性土;耐贫瘠、喜肥 (五)气体因子 抗风、抗烟尘、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抗粉尘和卫生保健
园林用途分类





(一)园林树木类 ⒈独赏树 ⒉庭荫树 ⒊行道树 ⒋花灌木类 ⒌防护树类 ⒍木质藤本类 ⒎植篱类 8、地被类 9、其它(盆栽、室内装饰)
园林用途分类


(二)园林花卉 1、室外露地花卉(①花坛花卉②花境花卉③花台 ④花卉花丛、花群花卉) 2、盆栽花卉 3、室内花卉 4、切花花卉 5、观叶花卉 6、荫棚花卉 (三)草坪、地被植物
植物分类检索表



1、检索表的用途 2、检索表的类型: Ⅰ分科检索表 Ⅱ分属检索表 Ⅲ分种检索表 3、检索表形式: Ⅰ定距检索表 Ⅱ平行检索表
第二节 园林适用分类法



本节学习要点 生长类型及习性分类 观赏特性分类 园林用途分类 生态适应性分类 其他分类方法
生长类型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