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后的感想_读后感

听后的感想_读后感

听后的感想
听后的感想
听了陈纪英教授为我们进行的心理学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教授的话语时时在我耳旁回荡。

“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我们提倡的是人的教育,是人的全面教育。

如果我们的教育有爱的意识,有强烈的心理教育意识,那么,我们会把事做的更好。

我们的一次考试,一句话,一次选举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性格特征不仅会影响到他的职业水平,而且还决定他个人的长远发展和身心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是啊,人民教师是雕塑儿童心灵的工程师。

一个民族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生存,要有所作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善于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是园丁,我们就得肩负起这一责任,让学生茁壮成长。

我们要
重视人的教育,能发现学生的情感变化,解决学生的情感变化,教会学生与人交往。

听了报告,我还牢牢记住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知足长乐的思想。

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生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应本着脚
踏实地的精神去尽力而为。

其次,要能变换角度看问题。

我们的情绪体验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经常取决于我们能看到什么,从而感受到什么。

对于学生的顽皮、学习成绩差,我们要看到,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错误,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学习成绩不好是现阶段学生努力不够造成的。

若经我们的正确启发和引导,是可以改变的。

教授还告戒我们:工作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和交往,了解并理解他们,以亲人加朋友式的方式对待他们。

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移,将给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我们任何个性上的缺陷将会无保留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对他们未来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时代的车轮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的今天,教育者如何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的小学生在家中大都是宠爱有加的“小皇帝”,是“中心”是“希望”。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学校又是紧张激烈的学习生活,他们心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多么渴望有人能给予更多的不是物质上的要求,而是心理上的关爱和疏导。

时代的洪流不是把我们推到了这个位置吗?今天,我们已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是朋友。

只要我们要做真诚人,带微笑脸,说赞美话,有宽容心,阳光和快乐就会在我们身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