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基本步骤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理解问题的层次、水准、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示例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课《谈生命》一、说教材:对教材的定位第三单元的课文全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它们的入选体现了新课程注重生命、注重人生的人文理念。
《谈生命》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世纪老人冰心的一篇使用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语言优美,文笔生动。
文章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
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
文章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初三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太深刻。
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水平,希望通过我所谓的生活气的学习后,能提升其对散文的欣赏水平,更能获得对人生的新的感悟。
同时,《谈生命》还是一则极好的朗读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作者与词语,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2.水平目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鲜活生动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生命哲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实行思考,感受和借鉴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味语言和感悟文章内涵。
难点: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说教法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新理念、新教法等,以及课文与师生的具体需求,将在课堂设计中使用如下方法:一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法。
实验操作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参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示例演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
二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法。
如,问题教学法、质疑解疑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
三是以实践操练为主的教学法。
如,尝试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实习操作法、实验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迁移教学法、读写结合法、目标掌握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
四是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法。
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暗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五是以互动对话为主的教学法。
如,启发式教学法、对话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六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法。
如,讲授法、故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
这仅仅其中常用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也能够结合教学实践,创出更好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学法很多,关键要选出最适合的,这也是恰当使用的前提。
我认为可依据下列几个方面来选择:第一,要依据教学理念选择。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方向和行为,在选择教学法时,一定要看是否符合《课标》提出的新理念。
如,《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据此就能够选择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法,像“自主探究教学法”等。
第二,要依据教学目标选择。
教学目标是教学法选择和教学过程设计的导航仪,它包括三个维度。
如果教学目标确定的重点是“发展学生某项水平”,就能够选用“以实践操练为主的教学法”;如果目标重点是“以学习知识为主”的,则可选择“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等。
第三,要依据教材特点选择。
因不同课文特点各异,所以选择教学法应因文而异。
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童话的特点是故事性强,想象力丰富,宜于培养想象水平;从语言特点看,此文对话较多,又适合分角色指导朗读。
据此可选择“体验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选择这些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想象和分角色朗读的水平。
第四,要依据学生学情选择。
因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年龄与心理特征、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等存有差异,所以在选择教学法时还应因学情而异。
如,学习《去年的树》时,如果学生分角色朗读水平较高,教师不想把培养朗读水平作为本重点目标。
而学生对“对话”这种表达方式不会使用,想重点训练,据此就可选择“读写结合法”,实行读写训练,以掌握对话的写作形式,学会语言使用。
第五,要依据训练点来选择。
《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多个方面,可依据语文素养的培养点来选择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可针对下列“十个点”来选择:知识积累点、语感训练点、水平培养点、思维发展点、方法操作点、拓展延伸点、生活联系点、水平迁移点、语言使用点、人文渗透点等。
第六,要依据教学条件选择。
根据现代化教学设施条件、环境条件、图书条件、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等,选择出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个性特长的教学法。
如果没有实验设施,选用“实验教学法”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七,要依据教师个性选择。
每个教师的智能优势、个性特点,如表达水平、思维品质、教学经验、调控水平等各不相同,在选择教学法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个性特长,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实现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目标。
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教学时,我们所选用的教法和学法往往不是单一的,一般会是多种方法的融合三、说学法常见学法有:思考评价法、学思结合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观察法、体验交流法、趣味游戏法、谈话法、读写结合法、学练结合法、发现法、质疑法等。
★示例2:(续“示例1”)四、说教法、学法遵循“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原则,同时将文本竭尽所能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即我所谓的“生活气”教学,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我采用教法与学法是:教法:诵读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散文,读出韵味,领悟散文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句子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并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法:自主学习——解决字词、作者,结构层次等浅层问题。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深化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体悟快乐与痛苦相生相伴的生命法则。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关于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视频、图片资料,关于生命的音频歌曲,充分发挥多媒体强大的感官冲击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使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展开的活动、使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示例3:(续“示例2”)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联系现实,紧扣课文内容,抓住学生心理,激情导入,激起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生活太乏味了,没意思。
”等等之类的话,是的,世事的喧嚣、生活节奏的加快,的确让人的神经疲惫,但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面对人生,可能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想过。
今天,让我们倾听冰心老人对生命的畅谈,充分体悟生命的意义。
2、明确教学目标(多媒体投影显示)(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实行学习,以求获得最佳学习效果)1)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使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含蓄深沉的感情,深刻理解人生意义。
3、请一位同学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冰心的情况。
(课外查找、积累)4、听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设情境,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有助于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打开CAI课件,伴随着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依次出现以下画面——一江春水、冰消雪融、奔腾而下;水流遇阻,愤激怒吼;过浅滩,静静细流,一泻千里;雷雨交加,浊浪拍岸;明月朗照、水流滞缓;千条江河,流入大海。
早春中伸展出嫩绿的小树;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伸展的小树;在大树挤压下挣脱而出的小树;夏天满树繁花,蜂蝶飞舞,小鸟枝头欢唱;长到中年的茂盛的树;秋风瑟瑟中长满果实的树;朔风怒吼、落叶盘旋的老树。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体感受课文内容(学生读课文,具体感受内容,便于深入理解课文,把握重点。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最喜欢的词语:我最想大声朗读的一段话:我最想描绘的一幅画面:6、研习课文内容,想象春水奔腾不息、小树顽强生长的画面,联系生活展开联想。
(此环节为教学主要步骤,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来体会、赏析课文内容)1)作者是如何来谈生命的?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作“水”,比作“树”?明确:将生命比作水、树,通过形象、贴切的比喻,使其具体化。
2)“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让你联想到人生历程中的哪些境遇?明确:冰消雪融、奔腾而下;水流遇阻,愤激怒吼;静静细流,一泻千里;雷雨交加,浊浪拍岸;明月朗照、水流滞缓;千条江河,流入大海。
(联想到生命中的起起伏伏、成功失败、高潮低潮、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等等,以背妻男吴加方为例展示生命的两个极端。
)早春中伸展出嫩枝;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伸展的小树;在大树挤压下挣脱而出;夏天满树繁花,蜂蝶飞舞,小鸟枝头欢唱;枝叶茂盛的树;秋风瑟瑟中长满果实的树;朔风怒吼、落叶盘旋的老树。
(联想到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3)在几种生命历程和生命状态中,“春水”“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明确:有快乐勇敢、享乐、愤激、怒吼、破壳、挣脱、吟唱、宁静和怡悦等词语可表现。
4)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明确: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5)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防碍它、压制它;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全文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感情。
7、拓展、德育渗透(学以致用,通过对散文的赏析,陶冶情操,提升思想理解水平。
)师:领悟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后, 对你今后人生有哪些启发呢?明确: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哪怕仅仅一小步一小步地坚持前行,也会成功的。
五、说板书要说出板书设计的理由。
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示例4:(续“示例3”)七、说板书设计:谈生命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六、说反思教学(设计与操作)过程中,成功的作法和不足之处,以及对不足将要采取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