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八陡镇茂岭村防汛应急预案(2011年度)编制:茂岭村村民委员会编制日期:2011年执行日期:2011 年防汛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村各企业、各居民小组:博山区八陡镇茂岭村2011年度“防汛应急救援预案”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本着“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洪工作机制,编制完成。
现印发到各企业、居民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以应对汛期突发事件的发生。
八陡镇茂岭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附件:博山区八陡镇茂岭村“2011年度防汛应急救援预案”二〇一一年八月八日目录1、茂岭村基本情况 (1)2、组织机构 (1)茂岭村防汛指挥体系 (1)3、监测预警 (4)监测信息 (4)预警依据 (5)预警发布 (5)4、应急相应 (6)一般汛情应急响应 (6)较大汛情应急响应 (7)重大汛情应急响应 (7)5、人员转移 (11)确定要转移的人员 (11)转移安置原则 (12)转移地点、路线 (12)转移准备 (13)转移过程中应急事件处置 (13)转移处置措施 (13)6、保障措施 (14)防讯抢险物资 (14)防汛抢险队伍 (15)防汛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17)交通、通讯及医疗等保障 (18)善后处置措施 (18)附件:应急救援过程图为有效对应突发暴雨,洪涝、山洪等自然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特制订博山区八陡镇茂岭村防汛应急预案,防治汛期突发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1、茂岭村基本情况茂岭村村座落于博山区八陡镇,全村人口1000余人,耕地面积1200亩,以种植粮食和林业为主。
辖区内无池塘、水库,村辖范围有两条季节河道,分布在村内和村南部1公里处山坡下,该河道夏季排洪旱季断流。
我村境内无山洪灾害点和质灾害点,无危房人和低洼地段住户。
2、组织机构茂岭村防汛指挥体系2.1.1组织机构成立茂岭村防汛指挥部,由村总支书记任总指挥、有村委委员、党总支委员任副总指挥,村党总支委员、村委委员、村各小组长、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附表1 茂岭村防汛指挥机构组成表2.1.2 职责与分工各成员分片包干做好防汛工作,对重点区域监督巡查工作,并按照职责分工配合组织好本村的监测预警、抢险救灾和转移安置工作。
健全全村组户三级联动机制根据茂岭村地形条件,居民分布情况及受洪涝威胁程度不同、统筹划分8个责任区,每区明确安全责任人,负责区域内的预警传达、信息通讯、灾情应急处置和人员转移等工作。
附表2茂岭村防汛指挥机构分组情况表2.2.1当气象部门发布紧急警报、低洼地段因暴雨可能发生严重积水(淹没水深达到0.2m且仍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将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或接到上级防汛指挥部发布的防汛指令时,由村指挥部决定启动转移方案。
方案启动后,各责任人根据各自职责,做好交通道路、户外广告牌等公用设施的保安加固措施,做好危房、低洼地段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人员转移原则上应在天黑前完成。
3、监测预警监测信息茂岭村周边范围无水库、塘坝等积水区,主要危害是大气降雨。
一般势急量大的降雨。
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暴雨的定量标准,气象上大致规定暴雨按强度分三级:暴雨等级划分表附表3 暴雨等级划分表村内有专人雨季值班、按照气象灾害标准进行监控。
预警依据1)预警依据上级防汛部门指挥机构预警即通知要求及当地预警预报进行监测。
2)指挥部根据上级防汛指挥机构预警及通知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水情、雨情等信息进行果断安全处理。
预警发布村防汛指挥部根据预警依据信息,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及时发布相应预警信号或转移避险命令,并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当地有关情况。
预警及转移避险命令用广播和电话进行发布,若遇通讯中断可利用锣鼓音响及人员传递。
四、应急相应当村防汛指挥部发布预警信号后,村防汛指挥机构各成员、防汛抢险队伍,根据天气现状和降雨程度(特别是突发性特大暴雨强度),并按照预案实施阶段(等级)划分标准及上级防汛部门的指令,动态进入相应的防汛、抢险、救灾阶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般汛情应急响应1)相关人员到岗到位,各司其责,加强值班值守,重点监视雨情、水情及周边环境动态,及时向上级防汛机构及村指挥机构及相关责任人互相通报情况。
2)各责任人要密切关注所负责区域内的危旧房屋、山沟汇水及周边情况,必要时要落实好各项前线措施。
3)防汛抢险队伍要时刻做好抢险准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较大汛情应急响应1)村级防汛指挥部立即召开汛情分析会议,部署全村防御工作,及时向八陡镇防汛指挥部报告情况。
村相关责任人立即到岗到位坚守职责,加强对雨情、水情及周边环境变化情况,及时向村指挥部报告情况。
2)分片负责的责任人要随时掌握雨情变化,密切关注所在的区域内的危旧房屋、河沟洼地、山沟汇水、山体滑坡等情况,必须落实好各项抢险措施,必要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转移准备。
3)村防汛抢险队伍要全部整装待命,随时准备抢险。
重大汛情应急响应1)村防汛指挥召开紧急防洪工作会议,全村动员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向上级防汛机构报告当地有关情况,相关责任人立即到岗到位,加强值班值守,和雨情、水情、环境监测,强化现场上报制度,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
2)各安全责任人要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变化,密切关注所负区域内危旧房屋、河沟洼地、山沟汇水、山体滑坡等情况,必须落实好各项抢险措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工作,特别对易发生灾害重点住户及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人员加强联系。
3)村防汛抢险队伍加强巡查值守,准备抢险救灾应急相应职责工作表附表45、人员转移安置根据预警信息及灾情发展趋势,如达到安全转移避险前提条件,即按照救援预案实施紧急撤离。
当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紧急警报、低洼地段因暴雨可能发生严重积水(淹没水深达到且仍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将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或接到上级防汛指挥部发布的防台指令时,村防汛指挥部决定启动转移方案。
方案启动后,各责任人根据各自职责,做好交通道路、户外广告牌等公用设施的保安加固措施,做好危房、低洼地段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确定要转移的人员确定危险区范围内及居民分布情况,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分类确定是是山洪、内涝积水、危旧房屋、山沟汇水等威胁危害,确定转移。
转移安置原则转移原则应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的原则进行,不得慌乱。
转移地点、路线根据气象信息和山洪灾害预警标准,由村防汛指挥部决定启动转移方案。
方案启动后,各责任人根据各自职责,可采取避让、疏散、转移或强制撤离等方式疏散危险区、警戒内群众到避灾场所。
人员转移原则上在天黑前完成。
转移地点、路线要确定以就近、安全和便于转移为原则,遵循洼地上高坡,脱离河沟。
茂岭村确定安全转移地点为:西片转移到凤凰岭、北片转移到北岭、南片转移到石固顶。
转移准备村每居民小组汛期前制作明白卡,将所在居住地转移路线、通讯联络、安置地点、转移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送到危险区住户,制作醒目的标识牌,表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划分明白,交代清楚。
转移过程中应急事件处置当转移过程中交通及通讯中断,应在组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的按照预定的转移路线、地点进行转移。
在转移过过程中突遇险情无法和负责人联系时,受灾人员应按已发放的转移明白卡所指示的内容采取自纠措施,自己向安全地点转移。
转移安置措施转移工作采取村、组干部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根据气象信息和山洪灾害预警标准,由村工作组决定启动转移方案。
方案启动后,各责任人根据各自职责,可采取避让、疏散、转移或强制撤离等方式疏散危险区、警戒内群众到避灾场所。
6保障措施防汛抢险物资根据防汛的要求,村储备了必备的防汛抢险物资,建立物资储藏管理制度和防汛物资领用台帐。
村防汛抢险车辆、机械、待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表附表5防汛抢险队伍为做好防汛抢险工作,村组建一支由11人组成的以民兵为骨干的防汛抢险救灾队伍,配备了雨衣等必要的设施和装备,并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打得响”表6 抢险队伍情况登记表.防汛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6.3.1防汛预案宣传根据防汛工作要求,村工作组重点做好转移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发放“明白卡”,在重要地段、位置标出转移路线、避灾安置点等,确保一旦出险能够快速、安全、有序地进行人员转移。
同时,利用广播、专题光盘、宣传牌、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居民、中小学生、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宣传防汛避灾知识,切实提高他们的防汛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为提高有关责任人的业务水平,村工作组重点做好巡查、监测、预警、转移和抢险救灾等责任人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
6.3.2防汛预案演练为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使责任人和防御区内群众熟悉预案的有关内容,做到灾情发生时能驾轻就熟、迅速避险,村委会同镇防汛指定期组织预案培训,预案每年都进行一次演练。
交通、通讯、电力及医疗等保障6.4.1交通保障村有汽车6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保证防汛交通畅通。
6.4.2电力保障村供电引自八陡供电站,备有120Kw发电机一台,以备灾害天气使用。
6.4.3医疗保障村建有卫生室2处,配备医疗、医护人员6人,以备急用,灾害大是可请求镇、区医疗机构支援。
善后处置等措施1)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灾后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
2)做好灾情统计和上报,落实灾后再检查,总结经验教训。
3)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撤离人员的返家,同时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妥善安置重灾户,组织灾后各项安置工作,尽快恢复生产;4)协助水利、卫生、电力、电信等有关部门开展救灾、防疫、抢修工作。
(5)防汛领导指挥部下设的各工作组由防汛领导指挥部确定是否需要继防汛应急救援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