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章
• “今恩足以及禽兽(36),而功不至于百姓 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37),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38), 不为也,非不能也。” • (36)“今恩”句以下是孟子的话,省去 “曰”字,表示语气急促。 • (37)见保:受到保护或安抚。见:被。 • (38)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第二个王是动词。
•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9)。以 小易大,彼恶知之(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 死地(21),则牛羊何择焉(22)?” •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 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3)。” • (19)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 • (20)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 (wū):怎,如何。 • (21)隐:哀怜。 • (22)何择:有什么分别。择:区别,分别。 • (23)宜:应当。乎:在这里表示感叹。
起承转合 循渐进
爱与不忍之辩——发端——恻隐之心——起 ↓ ↓ ↓ ↓ 不为不能之辩——推恩——推广善心——承 ↓ ↓ ↓ ↓ 所为所欲之辩——贱霸——霸道危险——转 ↓ ↓ ↓ ↓ 恒产恒心之辩——尊王——王道必胜——合
23
齐桓晋文之事章
• • • • • • 全篇立论的哲学基础:以羊易牛,恻隐之心。 自然流露的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生动形象的例证譬喻:挟山超海,缘木求鱼。 自然形成的篇章结构:发端推恩,贱霸尊王。 至大至刚的强烈气势:浩然之气,铺陈排比。 后发制人的论辩技巧:欲擒故纵,引人入彀。
(43)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 到。 (44)“《诗》云”句:见于《诗经· 大雅· 思齐》,意思 是给妻子作好榜样,推及兄弟,以此德行来治理国家。 刑:同“型”,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 范。寡妻:国君的正妻。御:治理。家邦:国家。 (45)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总结这三句诗的意思, 就是说把你爱自家人的心,推广到爱他人罢了。 (46)大过:大大超过。 (47)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秤称重。 (48)度(duó):用尺量。 (49)度(duó):思量,揣度。 (50)抑:选择连词,还是。危:使……受到危害。构 怨:结仇。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42);天下可运于掌(43)。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4)。’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5)。故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 人所以大过人者(46),无他焉,善推其所 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 姓者,独何与?权(47),然后知轻重;度 (48),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 请度之(4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 于诸侯(50),然后快于心与?” •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 也。”
• 曰:“邹人与楚人战(61),则王以为孰胜?” • 曰:“楚人胜。” •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 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 集有其一(62);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 哉!盖亦反其本矣(63)!今王发政施仁 (64),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 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 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65),皆 欲赴愬于王(66):其若是,孰能御之?”
• (27)说:同“悦”,高兴。 • (28)“《诗》云”二句:见于《诗经· 小雅· 巧 言》,意思是他人有心思,我能推测它。忖 (cǔn)度(duó):揣测。 • (29)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你这样 的人。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 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 (30)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
(67)惛:同“昏”,思想昏乱不清。 进:前进。于: 在。是:这。 (68)敏:聪慧。 (68)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恒心:安居 守分之心。 (69)放辟邪侈:“放”和“侈”同义,都是纵逸放荡 的意思。“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 (70)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 动词。 (71)制:规定。 (72)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妻子儿女。 (73)乐岁:丰收的年头。 终:一年。 (74)凶年:饥荒的年头。 (75)驱:督促,驱使。之:往,到。善,做好事。 (76)轻:容易。
•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 王笑而不言。 •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51)?轻暖不足于体 与(5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 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53)?王之诸臣, 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 曰:“否,吾不为是也。” • (51)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 • (52)岂:难道。 • (53)然:这样。则:那么。 • (52)轻暖:轻柔暖和的衣裘。 • (53)便嬖(piánbì ):国王宠爱的近侍。
(61)邹:与鲁相邻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 楚:南方的大国。 (62)集:凑集。这句说,齐国土地合起来约 有一千个平方里。 (63)盖:同“盍”,兼词,“何不”的合音。 反其本:回到根本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 来。 反通返。 (64)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推行仁政。 (65)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愿意 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66)涂:通“途”。
孟子选读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桓晋文之事(1) 齐宣王问曰(2):“齐桓、晋文之事(3), 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则王乎(5)?”
(1)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2)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342年至前324年在 位。 (3)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 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 故以此问孟子。 (4)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说,谈论。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 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5)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àng):用 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39),何以 异?” •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40),语人曰: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41),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 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39)形:具体的外在区别和表现。 异:区别。 • (40)挟(xié):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 过。北海:渤海。 • (41)枝:枝同“肢”。这句意谓,为年长者按摩 肢体。一说指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说替长者攀 摘树枝。皆指轻而易举之事。
(77)赡(shàn):足,及。 (78)奚:何。暇:空闲时间。 (79)盍:何不。 (80)五亩之宅:五亩大的住宅。传说古代一个男丁可 以分到五亩土地建筑住宅。古时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 多。 (81)衣:穿。帛:丝织品。 (82)豚(tún):小猪。彘(zhì ):大猪。 (83)百亩之田:传说古代实行井田制,每个男丁可以 分到土地一百亩。 (84)谨:重视,谨慎地对待。庠(xiáng)序:古代学 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85)申:反复教导。 (86)颁白者:头发半白半黑的老人。颁,同“斑”。 (87)黎民: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 者对举
• 曰:“有复于王者曰(31):‘吾力足以 举百钧(32),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 察秋毫之末(33),而不见舆薪(34)。’ 则王许之乎(35)?” • 曰:“否!” • (31)复:报告。 • (32)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 (33)明:眼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 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 • (34)舆薪:一车薪柴。 • (35)王许之乎:大王相信吗?许:相信, 赞同。
• 曰:“无伤也(24),是乃仁术也(25)! 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 子远庖厨(26)也。” • (24)无伤:没有什么妨碍,此处译为没有 什么关系。 • (25)仁术:指仁爱之道,实施仁政的途径。 • (26)庖厨:厨房。
• 王说曰(27):“《诗》云:‘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28)。’夫子之谓也(29)。夫 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 于我心有戚戚焉(30)。此心之所以合于王 者何也?”
•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 (54),朝秦、楚(55),莅中国(56), 而抚四夷也(5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犹缘木而求鱼也(58)。” • 王曰:“若是其甚与(59)?” • 曰:“殆有甚焉(60)。缘木求鱼,虽不得 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 而为之,后必有灾。” • 曰:“可得闻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6)。”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6)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 御:抵御,阻挡。
曰:“臣闻之胡龁曰(7):‘王坐于堂上,有 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8)?”对曰:“将以衅钟(9)。”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无罪而就死 地(11)。”对曰:“然则废衅钟与(12)?”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3)。”’不识 有诸(14)?”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15)。百姓皆以王为爱 也(16),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17)。齐国虽褊小 (18),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 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14)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15)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 用来王天下。 (16)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17)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 百姓。诚:的确,确实。 (18)褊(biǎn)小:土地狭小。
•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 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 惟救死而恐不赡(77),奚暇治礼义哉 (78)!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79)! 五亩之宅(80),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81);鸡豚狗彘之畜(82),无 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83),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谨庠序之教(84),申之以孝悌之义 (8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6)。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87),然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