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
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课型:精读课
课时:共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的而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积累好词佳句,体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得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作者在文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面向的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对于昆虫,学生普遍喜欢,有研究的兴趣,加上本文的作者又是法国着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善于观察研究,勤于探索和实践,在表达上比较讲究方法,倾注了一种对蟋蟀的无限赞美的深情。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选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教与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最大的发挥与锻炼,他们获得的收益将是无穷的。
学习目标:
1、课前预习生字词,课堂上通过齐读、指名读、情境范读等方式进行生字词的学习与指导,课后会写文中生字,学生能正确听写文中要求掌握的词语。
2、通过读课文以及小组讨论能够说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及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3、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学习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通过读课文以及小组谈论能够简单的介绍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评价任务:
任务一:目标1字词的学习,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词语。
任务二: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会说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及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任务三:目标3,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任务四:目标4,在学习完课文后,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或观察蟋蟀及它的巢穴。
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特点:向阳弯曲隐蔽
蟋蟀的住宅光滑简朴干燥卫生
前足:扒伟大的工程
工具建造:钳子:搬
后足:蹋推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