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脚手架搭设根据甲方所提供的平面图纸和立面图纸分析以及综合考虑,本工程外脚手架基础至二层采用落地脚手架,三层至屋面采用悬挑脚手架(每六层一悬挑)。
(一)落地脚手架的搭设工艺及技术要求1. 施工工艺1.1 脚手架搭设工艺落地式脚手架:准备工作→立杆底座→立杆→横杆→剪刀撑→接头锁紧→安装连墙件→铺设脚手板→立挂安全网→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
1.2 脚手架拆除工艺密目网→横杆→立杆→剪刀撑→连墙件2. 施工方法2.1 脚手架基础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的地基应夯实,且有足够的承载力。
脚手架立杆设底座,底座下为截面200×50 mm的通长木垫板,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在立杆的定位线上。
在距脚手架外侧大于500mm的自然坪上,挖一排水沟,以防止脚手架被水浸泡,详见落地式脚手架基础大样图。
图落地式脚手架基础大样2.2 脚手架搭设 选择立杆纵距1.5m ,步距1.5m ,连墙件竖向间距3.0m ,水平间距4.5m ,立面采用全封闭式安全立网(1.5х6m )封闭防护。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除符合下述要求外,还应满足规范要求,遇门口需要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加固。
2.2.1脚手架钢管的搭设脚手架剖面图外脚手架采用双排Φ48×3.5mm钢管搭设,立杆的横距1.05m、纵距1.5m、横杆的步距1.5m、内立杆离墙300mm(为保证大模板的安拆空间)。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
在脚手架高度和长度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每组剪刀撑跨越5根立杆;剪刀撑钢管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 ,用3个扣件固定搭接钢管;剪刀撑与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相交处应用旋转扣件固定。
在内、外立杆之间,每隔8m 设一道3.5m 长的斜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
1500×81800×8脚手架立面图2.2.2连墙件的设置本工程连墙件为刚性连接,按二步三跨设置,其位置宜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
151250连墙件大样图连墙件与剪力墙相交的部位采用两种连接方法①在剪力墙上预留Φ60mm的洞口,拉结杆通过洞口与内墙的短钢管连接。
①在剪力墙上预埋Φ48×3.5mm钢管,其长度500mm、墙外长度≥200mm,钢管埋于墙内部分焊2根Ф16mm、长150mm钢筋,将拉结杆与此预埋钢管连接固定。
2.2.3脚手板的搭设本工程采用钢笆脚手板,每单元(五层)设一作业层,并将该单元底层满铺钢笆作为防护层,作业层脚手板与墙体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超过时应加设脚手板进行有效防护;自顶层的作业层计,作业层下方三步架内层层满铺脚手板,同时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铺设钢笆时,在两立杆间加二根纵向横杆并与横向水平杆连接,小横杆应在大横杆的下面。
作业层脚手板要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50mm钢笆脚手板应按其钢笆长方向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在作业层上,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要按要求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栏杆高度为1.2m,下栏杆高度0.6m,挡脚板高度为18cm;作业层剖面示意图2.2.4密目网的设置脚手架使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密目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内侧,用尼龙绳将密目网之间绑扎,并每隔250mm与脚手架环扣系牢。
2.2.5斜道的搭设:人行及材料运输斜道的位置平面布置图。
斜道附着脚手架设置,人行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为1:3,拐弯处设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斜道和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1.2m高的防护栏及挡脚板;斜道采用50mm厚木脚手板,板面上每隔250mm~300mm设置1根防滑木条,防滑条厚度为20~30mm。
2.2.6安全平网设置脚手架内距地面3.2m处应设置首层安全平网,每隔不大于10m 再设层间安全平网。
安全平网内侧距墙体不应大于15cm,大于时应加设安全平网进行有效防护。
2.3脚手架拆除2.31 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2.3.2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2.3.3 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2.3.4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2.3.5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2.3.6 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2.3.7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2.3.8 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2.3.9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2.3.10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
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2.3.11 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良好的通讯装置。
2.3.12 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2.3.13 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2.3.14 如遇强风、大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
2.3.15 翻掀垫铺竹笆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竹笆内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3. 施工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3.1 施工要求本工程脚手架的材料、搭设、使用及拆除均应按照施工设计、国家相关的规范、规程及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3.1.1 材料要求(1)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严禁在钢管上打孔。
(2)扣件式脚手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柠紧力距达65N·m时,不发生破坏。
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脚手板主要采用竹排板和少量松木板,每块质量不应大于30kg,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松木板厚不应小于50mm,两端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2道。
(4)进场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应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允许使用;经检查合格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应分类堆放,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1.2 搭设要求(1)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2)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设置底座或标定立杆位置;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
(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装设连墙件及其他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架体的明显变形。
(4)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撑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100mm~200mm之间;脚手板采用搭接平铺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且应在搭接段的中部设有支撑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撑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5)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
(6)脚手架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
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和请示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3.1.3 拆除要求本工程为结构施工脚手架,随着主体混凝土结构的完成可按悬挑单元,逐单元自下至上拆除。
落地式和每一悬挑单元脚手架拆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架拆除前应检查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小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拆除的脚手架杆,板应分段放置,及时用塔吊运至地面,并按指定地点堆放、外运。
3.1.4 脚手架验收标准规定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按规范规定的时间阶段和内容进行检查与验收。
其主要验收标准规定如下:(1)构架尺寸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之内。
(2)节点的连接可靠,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拧力矩达到40~60N·m。
(3)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应≤1/300,且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度偏差值:当架高≤20m时为不大于50mm;当架高>20m时为不大于75mm。
(4)纵向钢平杆的水平偏差应≤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值应不大于50mm。
(5)作业层铺板、安全防护措施等均应符合施工设计和规范要求。
3.1.5 荷载要求(1)施工荷载(作业层上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标准值,不得超过3 KN/m2;架板上施工设备单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构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N。
(2)脚手架仅满足操作人员及随身携带的操作工具的荷载,不得在脚手板上大量堆放材料、过重的设备。
施工人员作业时,尽量分散脚手架的荷载,严禁利用脚手架穿滑车做垂直运输及支撑大钢模板。
3.2 安全技术措施(1)外脚手架施工前应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制止和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加强防护措施,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严厉制止乱搭、乱改、乱用等情况,确保脚手架构架和防护设计达到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的要求。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