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第2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
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同时将)教学难点:(设定为)探究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发猜想。

新课开始,我将出示2、3、5三个数字卡片(板书)。

先请同学摆出2的倍数:532、352(板书);然后再摆出5的倍数:325、235(板书)。

紧接着追问到底,你们能用这三个数字卡片摆出3的倍数来吗?
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毫不犹豫地喊出:253,523。

然而,当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发现它们并不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到底是怎样的呢?”此时,学生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似乎在祈求着我给他们一个答案。

此刻我知道,该是下一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验证闪亮登场的时候了。

先引导学生,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划出3的倍数,证实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意的数。

接下来,我趁热打铁,请出我们熟悉的小伙伴—计数器,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然后记录下这个数字,同时记录下所拨珠子的总数。

通过大量的操作,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神秘的面纱也即将被一层层地揭开。

稍加引导,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果珠子的总数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换一句话来说,如果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
数就是3的倍数。

谜底揭开,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这便是3的倍数的特征。

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紧接着我便让学生随机说出一个数,并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并且使用计算器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以此举例验证结论。

接下来,第三环节:应用规律体验感悟,隆重登场。

新手上路,小心驾驶,先来个基础题目,小试牛刀,这是一个基本练习,使全体学生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1)、下列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13 75 111 206 7203 3550
往下,高手出招,技术娴熟,来个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是一个综合练习,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2)、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7 4□2 361□
最后,大师出马,融会贯通,大显身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应用,通过灵活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拓展。

(3)、数字游戏:
请学生从0到9十张数字卡片中:
1)任选3张摆出一个3的倍数。

2)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一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3的倍数。

整个教学过程到此完成,接下来我想谈一谈(五)板书设计,
针对本节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上的板书,意在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却又不失重点。

最后,便是本节课的(六)反思总结
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回忆,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