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造反式脂肪酸在日常生活中,人造反式脂肪酸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香喷喷的奶油蛋糕,金黄色的炸薯条,诱人的起酥面包,爽口的冰淇淋,乃至饼干、咖啡伴侣、爆米花……这些受人欢迎的食品中,都可见到反式脂肪酸的身影。
然而就在2015年6月16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一项法规,将在3年内逐步清除加工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最终彻底禁用。
FDA法案委员斯蒂芬·奥斯托弗说:“此项法规表明当局承担起了保护所有美国人心脏健康的责任。
希望能减少冠心病,预防每年上千例的心脏病突发。
”自19世纪末开始,猪油等动物脂肪变得越来越昂贵而稀缺,当时的化学家们开始寻找将液体油固化的方法来替代固体油脂。
1901年,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将氢化技术创造性地用于液体棉籽油,得到了像黄油一样的氢化植物油,即人造反式脂肪酸。
几年之后,氢化植物油的年产量达到了几千吨并且开始产业化。
用氢化植物油做起酥油烘焙和煎炸食物往往会更好吃,口感也不会太油腻。
关键是,氢化植物油比动物油脂性质更稳定,不用冷藏,常温贮存即可,也不容易腐坏。
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中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上升2%,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基于这种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中来自于反式脂肪的不宜超过1%,也就是说每天的反式脂肪摄入量不超过2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同时也提醒道,由于多种原因,反式脂肪并不会完全消失。
“首先,反式脂肪是指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天然食物中脂肪酸的结构相反,但天然食物本身也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
比如在牛羊肉、乳制品,水果蔬菜当中均有反式脂肪。
”“其次,反式脂肪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因为它的饱和程度高,不容易被氧化。
在现代食品工艺当中,如果完全抛弃反式脂肪,这在现代饮食方式,尤其是西式饮食方式当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炸薯条、沙拉酱、烘焙食物等等当中都广泛存在反式脂肪。
”朱毅认为,美国FDA的公报中提及限制反式脂肪使用的总量,这是由于美国的饮食方式导致了反式脂肪对美国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健康危害。
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中国平均的反式脂肪摄入量目前还不至于引起担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年发布的风险评估显示,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方式摄入的反式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0.16%,其中,城市居民为0.25% ,即使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97%的居民其反式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也不超过0.72% ,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
朱毅认为,这得益于我们的饮食结构和方式,“含氢化油很多的糕点、披萨、三明治等食物都不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的主要食物。
不过在大城市和年轻一代中,随着饮食方式的西化,很多氢化油和反式脂肪过量的食物还是成为这一人群的选择。
这说明对于他们,反式脂肪的风险仍然存在。
氢化油和反式脂肪过量的食物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我们应该减少其总的摄入量。
如前所述,天然食品中也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所以零摄入可能是无法做到的。
不过朱毅表示,主动使用的反式脂肪肯定是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将会在在食品工艺当中被逐渐淘汰、消亡。
(摘自《中国科学报》)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人造反式脂肪酸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如奶油蛋糕、炸薯条、起酥面包、饼干等受人欢迎的食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B、2015年6月16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发布法规,计划用3年的时间清除加工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并最终彻底禁用。
C、人造反式脂肪酸是一种氢化植物油,是在1901年由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用氢化技术从液体棉籽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固化植物油。
D、反式脂肪酸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天然食物中脂肪酸的结构相反,它并不全是人造的,在许多天然食物本身也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美国将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反式脂肪的法规,旨在保护所有美国人心脏健康,因为反式脂肪会增加人们患冠心病的风险。
B、由于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在膳食总热量中达到2%时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反式脂肪摄入量的不宜超过1% 。
C、无论是当今还是以后,即使食品加工中不再使用反式脂肪,人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摄入反式脂肪,但摄入的量非常有限。
D、在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摄入的反式脂肪量高于农村居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造反式脂肪在给人们带来味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健康隐患,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美国政府才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B、人们喜欢的炸薯条、沙拉酱、烘焙食物等西式食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禁用人造反式脂肪的法规实施后不可避免地会冲击西式饮食方式。
C、中国人均反式脂肪摄入量不仅远低于西方,而且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的限值,因而每个人都不必担心反式脂肪的摄入量问题。
D、尽管反式脂肪在食品加过工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它迟早会在食品工艺当中被淘汰、消亡。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畅,字少微,吴郡人。
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起家为太守徐佩之主簿,佩之被诛,畅驰出奔赴,制服尽哀,时论美之。
弟枚尝为猘①犬所伤,医者云食嘏蟆可疗,枚难之。
畅含笑先尝,枚因此乃食,由是遂愈。
孝武镇彭城,畅为安北长史、沛郡太守。
元嘉二十七年,魏主托跋焘南征,太尉江夏王刘义恭统诸军出镇彭城。
虏众近城数十里,彭城众力虽多,而军食不足,义恭欲弃彭城南归,计议弥日不定。
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媛直趋历城分城兵配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太尉长史何勖不同,欲席卷奔郁洲,自海道还都。
二议未决,更集群僚议之。
畅曰:“若历城、郁洲可至,下官敢不高赞。
今城内乏食,人无固心,但以关扃严密,不获走耳。
若一摇动,则溃然奔散,虽欲至所在,其可得乎!令食虽寡,然朝夕未至窘乏,岂可舍万全之术,而即危亡之道。
此计必行,下官请以颈血污君马迹!”孝武闻畅议,谓义恭曰:“张长史言,不可违也。
”义恭乃止。
时魏声云当出襄阳,故以畅为南谯王刘义宣司空长史、南郡太守。
元凶。
弑逆,义宣发哀之日,即便举兵。
畅为元佐,举哀毕,改服著黄裤褶,出射堂简人,音仪容止,众皆瞩目,见者皆为尽命。
事平,征为吏部尚书,封夷道县侯。
及义宣有异图,蔡超等以畅人望,劝义宣留之,乃解南蛮校尉以授畅,加冠军将军,领丞相长史。
畅遣门生荀僧宝下都,因颜竣陈义宣衅状。
僧宝有私货,止巴陵不时下。
会义宣起兵,津路断绝,遂不得前。
义宣将为逆,使嬖人翟灵宝告畅,畅陈必无此理,请以死保之。
进号抚军,别立军部,以收人望。
畅虽署文檄,饮酒常醉,不省其事。
及义宣败于梁山,畅为军人所掠,衣服都尽。
遇右将军王玄谟乘舆出营,畅巳得败衣,遂排玄谟上舆,玄谟甚不悦。
诸将请杀之,队主张荣救之得免。
执送都下,付廷尉,见原。
孝建二年,出为会稽太守。
卒,谥曰宣。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六》)【注】①猘(zhì):疯狂的。
②元凶:即元凶劭,宋文帝太子。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嫒直趋历城分城兵/配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B.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媛直趋历城/分城兵配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C+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嫒直趋历城/分城兵配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D.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嫒直趋历城分城兵/配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服在古代可指丧服,可按与死者亲疏关系分类,比如“期”指的是穿一年的丧服。
B.射堂是古代习射的场所,近似的词还有一个“射官”,这是天子行大射礼之处。
C.尚书: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隋唐前后确立六部,尚书为各部副长官。
D.嬖人既指男子受宠爱但身份卑微的侧室,又指君主宠幸的臣子。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畅重情重义。
主君被杀,他没有避嫌,反而前去奔丧;弟弟受伤不肯服药他亲为弟弟试药。
B.张畅有勇有谋。
彭城被围形势危急,他分析形势以死进谏,成功反对了弃城转移的计划。
c.张畅忠君为主。
太子杀官反叛,他辅助南谯王举兵平叛,发现刘义宣造反又派亲信报信。
D.张畅也有胆小保命的时候。
南谯王造访,他不愿跟附,以醉避事,事败时又逃跑保命。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今城内乏食,人无固心,但以关扃严密,不获走耳。
(5分)(2)畅遣门生苟僧宝下都,因颜竣陈义宣衅状。
(5分)(二)古诗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8-9题。
即事杜甫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注】①这诗是杜甫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
②“皛皛”,又作“皎皎”。
8.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长”字,提领全诗,既写巫峡之长,也写暮春之长。
B.第二句写皎洁的云悠悠飘浮,因为日光的照耀更显壮丽。
“云浮日光”为写雨的到来铺垫。
C.第三句描绘雷雨千峰的壮丽场景,第四句写出了雨后花残的凄凉图景。
D.五、六句写过水翻回的黄莺与冒雨衔泥的燕子,以黄莺的狼狈、娇弱,衬托燕子不惧风雨的豪壮。
E.诗人充分调动感官写景,既有“云浮日光”“黄莺过水”“燕子衔泥”的视觉形象,又有“雷声忽送千峰雨”的听觉形象和“花气浑如百合香”的嗅觉形象。
9.杜甫曾在《去蜀》一诗中写道:“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即事》写于离蜀途中,请结合尾联内容,理解全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