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

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

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1.据调查,我国2017年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上升两个点达到两年来的峰值110,实现开门红。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 )①将推动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②源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③反映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④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扩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五年,“十三五”是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齐发力、求转型的关键期。

旅游成为与大众关联越来越密切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旅游消费属于( )A. 生存资料消费B. 贷款消费C. 租赁消费D. 享受资料消费3.下图是某省近10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变化图。

读图可知该省居民( )A.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B. 恩格尔系数提高C. 生活必需品支出持续增长D. 缺乏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4.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提高部分高档奢侈消费品的消费税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3月25日,中国商务都前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要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

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②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3月25日,中国商务部前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要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

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健全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②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2015年我国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

出国旅游趋势热的主要原因是人们( )A. 受从众心理影响B. 追求生活质量C. 收入水平提高D. 闲暇时间增加8.过去农村房屋墙体上的广告多为农资广告和计生标语,现在取而代之的是通信、建材、家具、家电、黄金珠宝、保险、楼盘和汽车等广告。

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 )①消费结构不断提升②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④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9.在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对于来自贫困家庭、毫无积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住房上最可能采用的消费方式是( )A. 钱货两清的消费B. 超前消费C. 租赁消费D. 贷款消费10.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金早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高峰论坛上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将超6亿人次。

由此可以推论出( )①我国居民未来乐观的收入预期支撑了出境游的增长②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正取代生存资料消费③居民收入增长为出境旅游需求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④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出境游人数增长的重要原因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从上表数据中,可以推断出( )A. 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B. 恩格尔系数的高低决定家庭消费水平C. 家庭消费水平取决于不同的消费观念D. 稳定的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12.我国有句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这主要告诉我们要( )A.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3.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理念表达。

当你每天徒步上下班时,就是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当你骑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时,就是在为节能减排做着贡献;当你将垃圾放到分类垃圾箱时,就体现了生态环保的思维。

下列选项与材料表达的理念相一致的是(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分类回收,循环再生③节约资源,减少污染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4.特别受欢迎的火锅店“海底捞”开展了一项“适量点菜,吃完有奖”活动,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所有菜品都可以点半份,对传统的“有吃有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海底捞”倡导的这种消费( )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符合心理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不利于可持续性消费④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5.有一家商店门口贴出了一副对联:“童叟无欺,人品重于商品;货真价实,卖货不卖良心。

”这副对联既可引起人们的兴趣,又可以长久地赢得人们的信任。

贴出之后,远近皆知,顾客络绎不断。

该商店利用了消费者的( )A. 从众心理B. 求异心理C. 攀比心理D. 心理16.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20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C. 可持续性消费D. 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17.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这一经济形式( )A. 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理性看待B. 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属理性消费C. 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D. 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18.由公众发起的吃尽盘中餐——“光盘行动”,掀起一股餐桌新风。

参加“光盘行动”()① 能够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生活水平②有利于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③有利于扩大需,拉动经济发展④能够节约社会劳动,优化资源配置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9.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身边小事做起。

比如,使用环保纸;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缩短淋浴时间;自制果汁,拒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拒绝皮草和化纤材料等。

低碳社区的建设( )①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③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④减少消费支出,降低恩格尔系数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0.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围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

90、93、97三个标号汽油调整为89、92、95、98四个标号。

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但同时油价上涨0.5-0.6元。

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 )①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②能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③能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增加汽车销量④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A.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在“供给侧” 和“需求侧” 两端发力,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一第六届“财富CEO峰会” 于2016年9月7日在召开。

与会专家指出,消费不足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第一,由于供给面的问题,我们生产的商品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一些富裕家庭的需求在国至今比较难以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我们过去说,推翻了三座大山,今天我们又被新的三座大山压得在经济上喘不过气,那就是高房价、高医疗费用、高教育费用。

第三个方面就是农民收入总体偏低,消费不足。

材料二某市旅游资源丰富、人口老龄化加速。

为有效解决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并着眼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该市决定将养老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消费这四大与民生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列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结合材料一,分析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措施。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做法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三)1.C【解析】生产决定消费,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源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为乐观。

②③项符合题意;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过多造成的,与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没有直接联系,①项错误;④项在题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

2.D【解析】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照交易容不同,可以分为劳务消费和有形商品消费。

按照交易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旅游消费按照交易容不同属于劳务消费。

按照交易目的不同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由此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3.C【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

根据某省近10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变化图可以看出,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支出持续增长,C适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收入差距和缺乏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排除A、D;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般地说,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越,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B不适合题意。

4.B【解析】提高银行存款利率不利于促进居民消费,①不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②正确;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③正确;提高部分高档奢侈消费品的消费税无助于促进居民消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5.A【解析】完善社会保障能增加人们的保障收入,提高收入预期,而未来收入预期提高能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刺激消费升级,①正确;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所以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②正确;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与完善社会保障无关,③不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并不能增强人们当前的支付能力,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6.C【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

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长也较快。

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人们会节制当前消费,已备不时之需。

完善社会保障增强未来收入预期,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②④适合题意;社会保障与当前支付能力无直接关系,排除①;③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7.C【解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居民收入是直接的、主要的因素、物价和消费心理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故本题答案选C;A、B、D均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8.B【解析】农村不同时期的不同广告容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①③项符合题意;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