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小学一年级的历史下册的试卷习题.doc

初中小学一年级的历史下册的试卷习题.doc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试卷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70分)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4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金刚经》 B .《古兰经》 C.《诗经》D.《圣经》42.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实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南宋海船 A. 宋代国家统一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商业繁荣 D. 宋代民族融合43.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①丝绸之路②玄奘西行③郑和下西洋④册封“班禅”A.①③ B .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44.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

这个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①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②南方战乱相对较少③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45.“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 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B.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D. 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4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A.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7.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 士大夫的提倡B. 市民阶层持续壮大C. 价格低廉D. 达官贵人的需要48.小王同学想了解宋词豪放派的特点,通过网络他找到以下四个与宋词相关的网页,访问哪个网页能够找到最多的豪放派作品A.柳永词爱好者网页 B .东坡词爱好者网页 C.李清照词爱好者网页D.婉约词爱好者网页49. 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 西汉B. 隋朝C. 唐朝D. 北宋50.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 .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舍D.好汉比武的擂台51.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经历的场景是A .宋辽“澶渊之盟”B .去杭州旅游夜宿邸店 C.欣赏辛弃疾的词作D.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5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A.昇明的活字印刷 B.新的造技 C.高超的雕版印刷技D.籍装技53. 民族英雄成功曾有段:“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地当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

”,里的“ 国”指的是A .英国B .西班牙C.荷D.日本54.当前,所的穿越充斥着屏,因其很多情与史事不符,而遭到学者批。

你下列情背史的是A.秦始皇“焚坑儒” B .唐太宗鼓励商人用交子行商品易C.武帝派两次出使西域 D.明成祖在紫禁城隆重招待从西洋来的和船55.《宰相刘》播出之后,人理解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史学家个名犯了一个史性的,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背,所以不能称“刘”。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已被除,所以称“宰相刘 " 会众。

C.刘墉既不是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名。

D.他没有理由,只不是众取。

56.中国代行文化制,“ xxxxxx 之害等于焚,而坏之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xxxxxx ”指A.焚坑儒 B .黜百家,独尊儒C.八股取士 D.文字57.“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

”“他”是中国古代的 wA. 鉴真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58.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

这里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A .邓世昌B .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59.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

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描述的是A.郑和 B .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60.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 .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 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61.下面四个选项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的性质明显不同,请把这个项选出来A. 戚继光等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 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帝派清军大败沙俄侵略军D.清朝在 1727 年,设置驻藏大臣管辖x 藏62.明清时期有一部小说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颠峰。

右面的故事出自这个小说的是63.“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

明朝长城起止点为A.临洮——辽东 B .嘉峪关——鸭绿江C.临洮——山海关D.山海关——嘉峪关64.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A.熟读四书五经 B .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C.会写作规范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65.下列四项史实,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 .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开元盛世”B .南粮北运——元朝开通海运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苏湖熟,天下足” D.闭关锁国——清朝逐步落伍66. 清朝为了增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

它设立于时期。

A.顺治帝 B .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67.南海海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其中的郑和群礁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这个壮举A.增强了七大洲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B .促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C.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D.开通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通道68.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A. 八股取士B. 郑成功收复台湾C. 戚继光抗倭D. 郑和下西洋69.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作讲座的主人公是A.隋文帝 B .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宗70.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

”下图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是A.《女史箴图》 B .《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判断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准确的填“ A”,错误的填“ B”)7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至北宋最后完成。

72.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

73.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增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74.清朝前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朝廷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75.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30 分)76.x 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唐朝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是因为她们都嫁给了当时的赞普,当时的民族被称为什么 ?(2 分)(2) 请说出元政府又是如何增强对x 藏的管辖 ?(2 分)(3) 清初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对x 藏的管辖 ?( 至少写两点 )(4 分)(4)x 藏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2 分)7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0 分)探究一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增强中央集权,持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2 分)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2)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2 分 )探究二经济篇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 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景象? (2 分)探究三文化篇材料三:“中国在很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实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或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2 分) 并举一例这个时期世界的科技成就。

(2 分)77.观察下列图片: (10 分) 四请回答:(1)图一是中国历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但“迎进来,也走出去”。

你知道这是哪个开放的朝代吗 ? (2 分) 请举例说明它不但“迎进来,也走出去”。

(2 分)(2)图二反映的事件被称为明朝对外开放的壮举,请说出郑和航行最远到达的地点? (2 分)(3)图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你能判断这是什么政策? (2 分)(4)图四是相关纪念中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的内容,请你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政策或行为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