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复习题

工程力学复习题

《建筑力学》复习题一、选择题(一)静力学:1. 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力物体都可视为刚体B. 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C. 变形微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D. 受力后不变形的物体视为刚体2、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B. 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C. 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D. 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3、下列静力学公理、原理或定律,对于变形体成立的是( )。

A. 二力平衡公理B.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C. 力的可传性原理D.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或者D.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理)4、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 )。

A.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B.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C.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D.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5. 物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 等值、反向、共线B. 等值、反向、共线、同体C. 等值、反向、共线、异体D. 等值、同向、共线、异体6.图示杆的重量为P,放置在直角槽内。

杆与槽为光滑面接触,A、B、C为三个接触点,则该杆的正确受力图是( )。

7.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

A.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B.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C.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D.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8、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A. 指向被约束体,恒为拉力B. 背离被约束体,恒为拉力C. 指向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 背离被约束体,恒为压力9、力偶()。

A. 有合力B. 可以使物体移动和转动C.只能使物体转动D.可以和一个力等效10.力偶()。

A. 可以使物体移动B.可以和一个力等效C. 只能使物体转动D.可以和一个力平衡11.平面一般力系向其作用平面内任意一点简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A.一个力,一个力偶,一个力与一个力偶,平衡B.一个力,一个力与一个力偶,平衡C.一个力偶,平衡D.一个力,一个力偶,平衡F 和一个主矩M O,下列四种情况,属12、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O简化结果,得到一个主矢量R于平衡的应是( )。

A. RF '≠0M O =0 B.R F ' =0 M O =0 C.R F '≠0 M O ≠0 D.R F ' =0 M O ≠0 13.平面汇交力系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 )。

个 个 个 个14、平面任意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几个( )。

A. 1B. 2C. 3D. 415、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选的投影轴( )。

A. 一定要相互垂直B. 不一定要相互垂直C. 一定要相互平行D. 随便(二)材料力学轴向拉伸17. 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A. 轴向拉伸或压缩B. 扭转C. 弯曲 D .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18、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

A .应力B .变形C .位移D .力学性质19、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

A.弹性B.屈服C.强化D.颈缩20、塑性材料经过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为( )。

A. 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B. 屈服应力提高,塑性降低C. 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D. 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21、工程中一般是以哪个指标来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 )A .弹性模量B .强度极限C. 比例极限 D .延伸率22、σe 、σp 、σs 、σb 分别代表材料的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许用应力[σ]=n uσ,对于低碳钢,极限应力σu 应是( )。

A.σsB.σpC.σeD.σb23、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 )。

A. 弹性极限B. 比例极限C. 强度极限D. 屈服极限24、图示受拉直杆,其中AB 段与BC 段内的轴力及应力关系为( )。

A.BC N AB N F F =BC AB σσ=B. BC N AB N F F = BC AB σσ> C 、BC N AB N F F = BC AB σσ<25、两根拉杆的材料、横截面积和受力均相同,而一杆的长度为另一杆长度的两倍。

下面的答案哪个正确( )A. 两杆的轴力、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都相同。

B .两杆的轴力、正应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变和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C .两杆的轴力、正应力和正应变都相同,而长杆的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D .两杆的轴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都较短杆的大。

剪切、挤压26、图示铆钉联接,铆钉的挤压应力σbs 是( )。

A. σbs =P/(πd 2)B. σbs =P/(2d t)C. σbs =2P/(d t)D. σbs =P/(πd t)27、在连接件剪切的实用计算中所作的近似假设是( )。

A. 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B. 剪应力沿剪切面均匀分布C. 剪切面为圆形或矩形D. 许用剪应力与许用拉应力的关系为[τ]=[σ]28、单个铆钉的铆接件的连接板受力为F ,板厚为t, 铆钉的直径为d ,则铆钉的切应力 为( )。

A. 22d F π B. dt F π2 C. 24dF π D. dt F π4 圆轴扭转29、剪切胡克定律适用于( ) 情况。

A. 纯剪切应力状态B. 材料处于强化状态C. 切应力不超过剪切比例极限D. 空间任意应力状态30、若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 ,内径为d ,且D d /=α,则扭转截面系数p W =( )。

A. 16/)1(43απ-DB. 16/)1(33απ-DC. 32/)1(33απ-DD. 32/)1(43απ-D31、铝和钢两根圆截面轴,尺寸相同,所受外力偶矩相同,钢的切变模量1G 和铝的切变模量2G 的关系为213G G =,则下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213ττ=B. 3/21ττ=C. 213ϕϕ'=' D. 3/21ϕϕ'=' 32、扭转切应力公式p I T /ρτρ=的应用范围为( )。

A. 等截面圆轴,弹性范围内加载B. 等截面圆轴C. 等截面轴,弹性范围内加载D. 等截面轴33、对于受扭的圆轴,关于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A.最大剪应力只出现在横截面上。

B.在横截面上和包含杆件轴线的纵截面上均无正应力。

C.圆轴内最大拉应力的值和最大剪应力的值相等。

D.以上结论全不对。

34、当轴传递的功率不变时,该轴所承受的外力偶矩与其转速成( )A .正比B .反比C .二次函数关系D .三次函数关系35、圆轴扭转剪应力( )。

A .与扭矩和极惯性矩都成正比。

B .与扭矩成反比,与极惯性矩成正比。

C .与扭矩成正比,与极惯性矩成反比。

D .与扭矩和极惯性矩都成反比。

37、截面C 处扭矩的突变值为( )。

A .M AB .M cC .M A -M BD .M B弯曲38、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则( )。

A.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光滑连续 B .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折角C.弯矩图有突变,剪力图光滑连续D.弯矩图有突变,剪力图有折角39、弯曲梁横截面上最大拉应力等于压应力的条件是( )。

A.梁材料的拉、压强度相等B.点到中性轴的距离相等C.梁是纯弯曲D.梁是剪切弯曲40、矩形截面梁宽b ,高h ,截面竖放时其惯性矩和弯曲截面系数分别是( )。

A. bh 3/12和bh 2/6B. bh 2/6 和 bh 3/12C. b 3h/12和bh 2/6D. hb 2/6 和 hb 3/1241、矩形截面梁的宽度增加一倍,梁的承载能力增加( )倍。

A. 1B. 2C. 3D. 442、设矩形截面对其一对称轴z 的惯性矩为Iz ,则当长宽分别为原来的2倍时,该矩形截面对z 的惯性矩将变为( )A .2IzB .4IzC .8IzD .16Iz43、横截面上最大弯曲拉应力等于最大弯曲压应力的条件是( )。

A. 材料的拉、压强度相同B. 梁是纯弯曲C. 截面形状对称于中性轴D. 点到中性轴的距离相等44、利用弯矩、剪力和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有折角B. 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无影响C.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影响,弯矩图有折角D.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无影响45、根据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若矩形截面梁的高度增加一倍,则梁的承载能力是原来的( )倍。

A. 1B. 2C. 4D. 846、梁弯曲正应力( )。

A .与弯矩和惯性矩都成正比B .与弯矩成正比,与惯性矩成反比C .与弯矩成反比,与惯性矩成正比D .与弯矩和惯性矩都成反比47、若圆截面梁的直径为d ,则抗弯截面系数Wz 为( )。

A. 64/4d πB. 32/3d πC. 32/4d πD. 16/3d π48、设计构件时,从强度方面考虑应使得 。

A 、工作应力≤极限应力B 、工作应力≤许用应力C 、极限应力≤工作应力D 、极限应力≤许用应力49、直梁弯曲时,某段梁上有方向向下的均布荷载,则该段弯矩图为 。

A 、上凸曲线B 、下凸曲线C 、直线D 、折线50、一圆截面直杆,两端承受拉力作用,若将其直径减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 。

A 、轴力减小一倍B 、应力是原来的四倍C 、强度减小一倍D 、伸长量是原来的两倍51、图所示两梁的长度相同,载荷P 可在梁上左右移动, 。

A 、1图梁的最大弯矩较大。

B 、两梁的最大弯矩一样大。

C 、 2图梁的最大弯矩较大。

D 、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一)静力学:1、力使物体产生的两种效应是 效应和 效应。

2、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

3、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力是矢量。

4、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___定理。

5、力偶是大小_____、方向_____、作用线____的两个平行力,记作(F ϖ,F 'ϖ),它将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

6、力偶对任意点之矩等于 ,力偶只能与 平衡。

7、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时得到的主矢、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取有关的是 ,无关的是 。

8、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平面一般力系三矩式平衡方程为:ΣM A (F)=0,ΣM B (F)=0,ΣM C (F)=0,其附加条件是______________。

11、物体的重心与它怎样放置 。

(二)材料力学:轴向拉伸12、构件的承载能力是指构件要有足够的 、刚度和稳定性。

13、所谓_______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所谓_______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所谓__ _____是构件保持其原有几何平衡状态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