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亲子鉴定
烧死(death from burn): 高温物体(火焰、高温固
体、辐射强热、电火花等)作用于机体导致人体死亡。
烫伤(scald):高温液体或高温气体导致机体灼伤。
烫死(death from scald):因烫伤而死亡者称为烫死或烫
泼死。
二、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烧伤的严重程度以烧伤面积和深度来表示。 (一)烧伤深度的估计 1.一度烧伤(皮肤红斑):仅伤及表皮层。肉眼检查主要为红斑肿胀。
浅二度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
创基红白相间
腐皮已部分脱落,创基红润
深二度部分已达三度烧伤
二度烧伤光镜下改变
浅二度:水疱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或表皮内部。 顶部为坏死的表皮,底部为真皮乳头层,真皮 层间质水肿、血管充血,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部分变性坏死,可见 透明血栓等。 深二度:表皮全层、真皮大部分组织凝固性坏 死,结构消失,有时皮肤附件轮廓尚可辨认, 痂下组织充血、水肿等。
烧伤面积估计 四度烧伤(炭化)
碳化的五级分法:
1. 尸表碳化,毛发全失,四肢完整;
2. 皮肤表面缺失,四肢末端脱落,骨骼暴露,腹
腔破裂,器官外露; 3. 皮肤完全缺失,四肢脱落,腹壁大部分烧毁 缺失,暴露器官表面碳化皱缩; 4. 头颅、四肢烧毁脱落,内部器官焚毁;
5. 尸骸碳化,仅存一堆骨残渣。
烧伤面积估计
第七章 高低温及化致的损伤与死亡属于特殊的外因性损 伤和死亡。常被怀疑可能与其他死因合并存在,故几乎 每例均需进行法医学鉴定以明确死因和有关问题。(疑 狱集)所载三国吴末(公元3世纪)“张举烧猪”一例 为世界法医学史上鉴别生前与死后焚尸最早的记录。 我国幅原辽阔,地域间经纬度差别极大,形成了北 方冬季寒冷干旱、南方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特征。故中 暑多见于南方的夏秋季节,而冻伤(frostbite)与冻死 (death from cold)则主要出现于北方的冬春季节。
二度烧伤(水疱)
温度:50-70℃
肉眼观察:
浅二度:伤及基底层 , 甚至真皮乳头层 , 水疱较大 , 去 表皮后创面湿润 , 创底鲜红、水肿 , 剧痛、感觉过敏 , 痛、温觉增高。如无感染 1-2 周痊愈,不留瘢痕。 深二度: 若伤及真皮网状层 表皮下积薄液,或
水疱较小 , 去表皮后创面微湿 , 发白 , 有时可见 许多红色小点或细小血管支,水肿明显,疼痛、 感觉迟钝,微痛,局部温度略低。一般 3-4 周后痊愈,可遗留瘢痕。
创面为干痂,凹陷
可见粗大的凝固血管枝
三度烧伤光镜下改变
烧伤部表皮层结构完全破坏消失,外周基底层细
胞及核伸长,再外周细胞及其核肿胀,核内出现空泡,
部分核碎裂、溶解。中心部真皮坏死,胶原纤维肿胀、
融合呈均质化。皮肤附属器多数坏死,细胞排列紊乱。
失活真皮的周围区水肿,血管扩张,血管内红细胞丛
集、破碎、溶解。皮下脂肪组织液化,脂肪细胞萎陷,
光镜下主要为血管反应
2.二度烧伤(水疱):表皮与真皮层分离。
3.三度烧伤(焦痂性烧伤):皮肤全层及组织甚至浅层筋膜或肌肉。
4.四度烧伤(炭化):完全破坏了皮肤及其深层组织,可达骨质。 (二)烧伤面积估计 直接计算、新九分法、手掌法
一度烧伤(皮肤红斑)
温度:40-50℃ 肉眼检查:主要表现为红斑肿胀。伤及角质层、透明 层、颗粒层、棘状层等,基底层健在 局部似红斑。轻 度红、肿、热、痛,无水疱,干燥无感染。微过敏, 常为烧灼痛。2-3 天症状消退, 3-5 天痊愈,脱屑后无 瘢痕 光镜(主要为血管反应):为生前受热反应,但死后 焚尸也可见(死后1-4h,尸斑区接触50-60℃热源可使表 皮下血管扩张)。说明皮肤红斑并非生前受热反应的 绝对证据,还可因尸斑形成而消退。
冻伤与冻死均属于低温所致损伤的后果,法医病理 学检验的对象是冻死者的尸体。这类死亡经常伴有特定 的个人因素及环境低温的条件,鉴定时需特别注意。 高温损伤除中暑之外,实践中多遇到的是烧伤 与烧 死,烫伤与烫死的案例。这类死亡无地理区域的差异, 多为意外灾害或事故所致。人为纵火并不少见,偶见放 火自焚案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我国死于火灾的受 害者达上万人,在意外死亡中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而居 第二位。仅1994年,全国数个城市人群集中的场所发生 的特大火灾即造成上千人死亡。另外,亦有犯罪者采用 纵火焚烧现场的手段,焚尸灭迹,其法医学鉴定有时有 很大的困难。
三度烧伤(焦痂性 烧伤)
温度:65-70℃
肉眼:伤及全皮层,甚至皮下脂肪、肌肉、骨胳,
创面苍白或焦黄呈炭化,干燥、皮革样,多数部位
可见粗大栓塞静脉支 ,疼痛消失、感觉迟钝 ,局部
发凉 。3-4 周后焦痂脱落,大的创面需植皮后愈合,
遗留瘢痕或畸形 。
炎症反应出现说明系生前形成的损伤。
皮肤结构全层破坏
第一节 烧伤与烧死
概述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形态学改变 *法医学鉴定
一、基本概念:
烧伤(burn):广义的烧伤,又称热损伤(thermal
injury),是指因炽热的流体(水、汤、油等)、高温气体、 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钢水钢锭)、电流、化学物质、 放射线等,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的损害,主要是指皮肤或粘膜, 严重者可伤及皮下或粘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 脏。 通常所说的烧伤、烧死都是指火焰与躯体直接接触后导致 的损伤或死亡。
•面积计算 直接测量出烧伤部位面积,与人体
总面积相比,并得出比值
附 人 体 体 表 面积 计 算 方 法 :体 表 面 积 ( m2 ) = 0.0061× 身 高 ( cm )+
0.0128 ×体重(kg)- 0.1529
骨骼肌着色不良,横纹消失,肌纤维膜肿胀,边界不
清等。
二度烧伤占体表面积 1/2或者三度烧伤达 1/3时,可引起死 亡。
四度烧伤(炭化)
炭化(charring):火焰长时间的
作用使组织中的水分丧失,蛋白凝固、组织收缩, 变硬变脆,外观呈黑色,称为碳化。 碳化完全破坏了皮肤及其深层组织,可达骨 质。导致整个躯体或者躯干阶段性大范围破坏。 炭化的组织水分丧失,蛋白质破坏,干燥、色黑 或褐黑,质硬而脆,无结构。部分体表炭化者可 生存,整个躯体体表的炭化只见与尸体。 烫伤不出现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