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部年度工作总结【篇一:学生会新闻部个人工作总结】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感叹时光飞逝间,我在黄山学院的生活就走过了年轮,岁月的伤痕还来不及愈合,我便又迈向了新的一轮。
从参加新闻部面试到现在,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在这四个月中,我经历了由生涩到成熟,由幼稚到理智的过程。
刚开始,面对一个新的部门,作为一名干事,我有一丝焦虑和担忧。
但随着工作的开展,我也渐渐地进入了状态,新闻部这个学期负责的有照片和活动信息的采集,新闻稿的写作,新闻的发布,摄影展等活动。
在我们全体部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有条不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新闻部是一个特别的部门。
第一:其所负责的内容多样化;第二:其所负责的内容有很专业化,无论是拍照还是写稿,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第三:其所负责的活动工作量大,细节多,持续时间长。
如:摄影展地开展从最初策划书的策划、活动通知的下发,到半个多月的比赛作品的收集,再到比赛作品的评选,最后到优秀作品的展览。
这期间持续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这些部门特点决定了作为干事,我需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以及认知能力,而且要高效地完成工作,拥有“持之以恒,不怕苦”的工作心态。
在新闻部,我负责的主要是拍照,细小的工作需要有耐心,有计划地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按时、高质地完成。
记得刚投入新闻部工作时,心里面有习惯性的写东西慢、拍照片反应慢,生怕完成不了工作。
担心总归是多余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便能独立工作了。
一次次地奔走,一次次汗水地流淌,付出总归是有收获的。
在院网上挂上我拍的照片和我写的稿件的刹那,我心里倍感高兴与激动。
我知道这是我做了的结果。
如果不行,我就会重复地去做。
那是我这一生最有激情的阶段!在新闻部虽然我负责拍照,但是写稿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的,这也是为了新闻部能够更加良好地运作。
慢慢地,我不再感觉到累,不是因为工作量小了,而是几个月地磨炼,我慢慢地习惯了,我的意志也愈加坚定。
相反的,活动却与日俱增。
在部长焦艳地带领下,我们几个人协力,终于使新闻部从十一月份的低谷走向常态。
十一月份的运动会,确实,所学的东西将近饱和,再下去,能的价值是个未知数。
新闻部的工作有着较为固定的流程。
即安排工作、拍照写稿、上传新闻稿“三点一线”。
在新闻部学到的东西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至今,我才明白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用四个词概括:“条理”、“严谨”、“坚强”、“忍耐”,然后持续下去。
所以,我必须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的价值。
文学家普希金说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向往着快乐,就能扫清一切阴霾。
如果我有幸带领下一届团总支学生会新闻部的话,我会在尽善尽美地工作前提下尽最大的能力,让新闻部在工作上持续她的纯洁与独立。
我想不管遇到了事情,或酸甜、或苦辣,我都会把它当作我人生中的唯一。
新闻部干事xxx2011年12月6日【篇二:学生会新闻部部长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转眼间艺术与设计学院两委会新闻部已经成立了一个学期。
和上一学期、上一年相比,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
无论是职位的转变还是思维的转变,这对于我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我学到不少的东西,但工作能力还是有待加强的。
作为新闻部的部长,很荣幸可以与新闻部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在这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也很满足。
大家打成一片融洽相处,使我得到了许多的快乐与美好的回忆。
付出不一定就有收获,但收获总是付出的结果。
在刚刚任职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新闻部的工作性质有些特殊,需要做一些技巧要求高的东西,没有确切的指导,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
迷茫期、痛苦期,虽然身处挣扎,但也成长了许多。
“成长”便是在这一个学期的工作中,对我来说最深的体会了。
付出的收获有很多,最重要的收获便是对自己、对大家所肩负的责任。
在新闻部这个家庭,我的每一位成员都在用自己诚挚的努力,使新闻部这个小家更具有凝聚力。
”端正心态“是我的另一大收获,在工作遇到很多不如意是必然的,指正、批评是必不可少的。
一学期来我的抗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做事情不再向以前多是抱怨,而是更多地分析与冷静地处理。
使我理解到心态对于工作的影响:当我以一颗平和心去面对所有事的时候,一切压力都降低了,工作完成度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不公平。
会想,如果我做了部长,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可当我站在这个位置上时,却发现,顾及到每个干事真的很难,尽管是一个只有六个干事的部门,却没能真正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做事中我会考虑不周显得毛毛糙糙、不甚妥当,但当意见、建议来临时,我会虚心认真的思考,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踏实走好每一步。
一个团体,靠得不仅仅是部长,而是一个团结热情的团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改进不足。
同时带领成员们将新闻部发展成一个有纪律,有能力,有创新,有责任心的部门。
最后就是情感上的收获。
新闻部是个温馨的团队,我总是把干事们称作自己的孩子们,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比我大,可大家都深爱着这个家庭。
工作中,副部长xxx以及干事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及信赖,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更用心地经营新闻部。
而在生活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吃饭,一起讨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彼此熟悉,没有隔阂。
很感谢两委会给我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不断成长。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创新力,在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同时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其他部门的紧密联系起来。
对于孩子们,我会尽量合理的为成员分配工作,以免造成倦怠心理。
xxx 2013.12.18【篇三:新闻部工作总结】朱爱良2012年是“中心”事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取得重大成果之年。
这一年,在“中心”领导精心谋划和团结带领下,大报改版工作顺利实施,队伍建设管理进一步提升,推出了数字报、创建了新闻网,开创了“一报一刊一网”发展的新局面。
特别是10月底开辟的“曝光台”专栏受到了县委领导关注,李华书记亲笔作了批示。
新闻部是“中心”主要职能部门之一,人员多、变动大、管理难,担负着新闻策划、新闻采写和新闻网创建等重大任务。
一年来,本人在徐主任和两位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带领全体记者按照“两年”活动总体要求,强化新闻策划,克服困难,团结协作,为“中心”事业的发展尽职尽力。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一年来,本人立足岗位,加强学习,积极主动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全身心投入新闻策划、新闻采写和新闻网创建工作中,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业务学习情况学习永无止境。
身位单位中层干部,始终把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放在工作首位,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做到谦虚谨慎,学以致用。
一是走出去学。
2月28日至3月1日,本人随“中心”主要领导前往兰江导报、今日婺城、今日武义三家兄弟单位考察学习;4月10日、17日,随领导赴开化、江山新闻信息中心考察学习新闻网建设;9月9日至15日,参加了由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全省“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专题研讨班。
每一次的外出学习,都给自己拓宽了工作视野,更新了采编理念,丰富了办报办网的知识。
三是与通讯员互动学。
一年来,本人先后应邀到天马镇、球川信用社、大桥头乡、自来水公司、同弓乡5家单位,为基层通讯员作新闻采访知识讲座,培训110余人次。
通过讲座和交流,加强编读业务往来,认真倾听读者心声,收集读者对报纸、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促进采编方式进一步转变,采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共获得各种荣誉5次。
作品《小小网站,成了山村“家校沟通”新平台》获市好新闻(报纸消息)三等奖和浙江省县市区域(报纸消息)二等奖;作品《仙居土鸡“联姻”常山胡柚》获浙江省县市区域(报纸消息)三等奖;荣获’2012“常电杯”“和谐常山#8226;寻找身边的榜样”推荐评选活动“年度榜样”;被评为衢州日报2012年度优秀通讯员。
(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一年来,本人始终服从组织安排,结合新闻单位实际,将实干落实到采编一线;始终维护好单位团结和谐工作,做同事的知心人、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带头落实领导交办事项、积极参与集体各次活动,不做有损单位利益的事,不说有碍同事团结的话。
一是业务完成情况在新闻写作上,共发稿267篇(幅),其中,带队指导记者采写241篇,没有发生过失实、重大差错的报道。
这一年,着力强化了“现场新闻”写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在《衢州日报》头版刊发9篇,占该报现场新闻总发稿量的四分之一。
在对外宣传上,在《衢州日报》、《农家报》、《浙江日报》共发稿72篇,其中,《衢州日报》头版头条3篇。
在报纸编辑上,一季度,根据领导安排,继续担负着编辑部、新闻部负责人,指导编辑部认真顺利完成报纸编辑任务。
二是新闻策划工作新闻策划是新闻部重中之重工作,是确保《今日常山》受众持续关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这一年,在新闻策划上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策划团队,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民生热点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突发性事件、节点时政等精心策划,做到了每月有小策划、每季有大策划,呈现了一批好专栏、好文章,受到了读者普遍好评。
作为本年度策划方面的亮点,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7月份召开的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宣传报道上,推出了评论员文章、一把手访谈、“文化常山建设”会客厅、“走转改——记者文化行”四组系列报道,持续宣传了两个多月时间,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11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常山胡柚文化节,我们按“专题特刊”来精心组织,提前半个月完成初步方案,3位领导对这一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之后,通过进一步完善,使方案更趋成熟,为全年策划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当期报纸的4个版面,除《胡柚颂》来自通讯员外,其余稿件、图片均为记者原创。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
今年单位新进了7名同事,全部安排在新闻部,但随着付琳芸、陈成建、丁远进调任其他单位,下半年采编岗位又进行了调整,目前,新闻部有11名同志,其中2名在新闻网。
一年来,我们通过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不断强化队伍建设,促使新进人员尽快进入角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参与单位制度修订工作。
先后参与了单位绩效管理、报纸差错奖惩、新闻网管理等制度的修订。
2、坚持新闻部内部制度的执行。
主要是坚持了推行“定量、定时、定质”制度、“每周书面报送选题”制度、来电来访接待制度、记者跟版面制度等。
上述制度推行后,从完成情况来看,总体上各位记者的任务意识、超前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新闻敏感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每个记者的每月任务基本能完成;进入8月下旬以来,大多数记者能做到每个工作日有一篇文章,能及时将所写的文章发到采编系统;与他们刚到单位时相比,稿件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周洁梅在担任新闻部副主任后,能认真负责做好新闻采访的安排协调工作,及时落实好分管领导布置的重大题材采写,主动参与主题报道、专栏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