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笔画2

简笔画2


二:简笔画与英语教学 简笔画与英语教学
简笔画是一种简洁、高效的直观教学手 段,恰当运用简笔画辅助教学是英语教 师直观教学的必备技能。
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丰富教学语言,推进复合式教学。
(边讲边画,视听结合,课堂生动)
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化解教学难点,化难为易。 提高审美能力,潜在美育。
增强英语教学的艺术性
简笔画夸张、活泼、幽默, 简笔画夸张、活泼、幽默,更容易激活人的 想象,刺激人的交流愿望,使人触景生情, 想象,刺激人的交流愿望,使人触景生情, 因情生趣,因趣而交流。 因情生趣,因趣而交流。一个夸张的大鼻子 会使学生立刻想到foreigner,如图(4-1)。 会使学生立刻想到 ,如图( )。 一幅狮与狗的对峙更会是他们浮想联翩, 一幅狮与狗的对峙更会是他们浮想联翩,编 出许多有趣故事,如图( )。 )。这无疑会增 出许多有趣故事,如图(4-2)。这无疑会增 强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可以说, 强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可以说,简笔画在激 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 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辅助学生对所 学语言理解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学语言理解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简笔画与英语教学
主要内容
篇章一:简笔画 篇章一: 简笔画的定义 简笔画的特点 简笔画的分类 简笔画的原则 简笔画的画法 篇章二: 篇章二:简笔画与英语教学 简笔画在教学中的作用 简笔画的设计与创作 简笔画的简易教具
一:简笔画
简笔画的定义
一种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利用简单的点、线、图 形等符号来表现物象基本特性的,简约而直观、形象、鲜明、 生动的绘画形式。 在表意,非写实。 简笔画的英语译文是stick figures。所谓 就是木棒, 简笔画的英语译文是 。所谓stick就是木棒, 就是木棒 stick figures 就是用木棒样的线条去组合成的木偶形象, 就是用木棒样的线条去组合成的木偶形象, 用以表示人物、动物、静物或景物。 用以表示人物、动物、静物或景物。
开发学生智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 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地学习。
认知测试结果 传达方式 只凭口述 只给看图 边看图边口述 记忆保持率 三小时以后 三天以后 70% 72% 85% 10% 20% 65%
两种方式相结合的传达方式,其记忆保持率占绝对 两种方式相结合的传达方式, 优势。 优势。
下笔肯定,注意用笔。 几何图形加特征。
简笔画的秘诀: 简笔画的秘诀:几何图形加特征
练熟常用简笔画(举例)
1.学习文体用品。 1.学习文体用品。 学习文体用品
2.家具和日常用品。 2.家具和日常用品。 家具和日常用品
3.植物水果蔬菜 3.植物水果蔬菜 。
4.树木花草。 4.树木花草。 树木花草
简笔画的特点:
简单 快捷 达意
(简练、概括,易ple blackboard drawings in a day)
简单笔画的分类、表现形式 (按基本组成图形分)
线条式(骨线式)Stick figure (match pictures)
Eg.人物、动物
平面式
Eg.建筑 交通工具 家具 树木
线面结合式
绝大多数
简笔画基本构成要素(点、线、形)
简笔画的原则
1.能少勿多。 1.能少勿多。 能少勿多 2.能直不弯 能直不弯。 2.能直不弯。 3.能简不繁 能简不繁。 3.能简不繁。
1.能少勿多。 也就是作画的笔画一定要少。 1.能少勿多。 也就是作画的笔画一定要少。 能少勿多 能用两笔表示的不用三笔。 能用两笔表示的不用三笔。
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为语言教学创设直观情景 增加英语教学的启发性 增强英语教学的艺术性
为语言教学创设直观情景
简笔画可将抽象的语言材料转化为形象的、易于 学生接受的直观情景。如把几棵树,两个跳舞的 人,一个树下坐着休息的人,一个伸展腰身的人 和几个爬山的人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郊游 (outing)的情景,如图(1)。由于简笔画写 意不写实,能使“微观物体宏观化,宏观物体微 观化”,使得大到宇宙天体(universe),如图 (2-1)、小到微小生物(ant)都能在普通的课 堂里再现如图(2-2)。
5. 衣着鞋帽
6.交通工具 6.交通工具
7.动物。 7.动物。 动物
8.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物(站七、坐五、 8.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物(站七、坐五、 不同年龄 蹲三。 蹲三。)
9.人物的动作。 9.人物的动作。 人物的动作
10.脸部表情和上半身的动作 10.脸部表情和上半身的动作 。
简笔画辅助词汇教学
简笔画是词汇释义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 直接用于词汇释义,尤其是当有些词汇释义较 为烦琐或现阶段英英释义无法开展,又不能把 事物带进教室,使用简笔画就显得方便可行, 如图(7-1,7-2)。
简笔画辅助词汇教学
简笔画的夸张表意使得运用简笔画教学反义 词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如画一个冰棒,一 杯正从热水瓶中倒出的水,教cold 和hot,如 图(8-1);一个沉入水底的球,一个浮于水 面的球,教heavy和light,如图(8-2);两 段竹一长一短,教long和short,如图(8-3)。 由于有了夸张的对比,冷热、轻重、长短一 目了然。
简笔画的简易教具
粘贴式、遮挡式挂图 钟表(旋转)式教学挂图 翻页式教具 折合式单词卡片
结束语
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常用话语多发生在 特定的情景中,多数情况下可以用非语言手 段如图画、人物动作和表情等清楚地表现出 来。这就为简笔画辅助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 的空间。
结束语
简笔画的夸张与幽默,还能引发学生的丰富 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师生 身心愉悦,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实现了语 言的快乐教学。
简笔画辅助语言知识教学
简笔画辅助语音教学 简笔画辅助词汇教学 简笔画辅助语法教学和句型教学
简笔画辅助言语技能的训练
简笔画辅助听力教学 简笔画辅助口语教学 简笔画辅助阅读教学 简笔画辅助写作教学
简笔画辅助词汇教学
在进行单词拼读教学中,简笔画音标词卡则能发 挥更有效的作用。简笔画音标词卡是指在词汇的 音标卡片上(音标词略)画一个揭示该音标词意 义和情景的简笔画,在不分散学生拼读单词注意 力的情况下,利用无意注意,促进单词音、义记 忆同步,如(6-1,6-2)就可以画在water 和 beach的音标词卡的右上角结揭示单词含义。
案例:What’s this? It’s a fridge.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竖线(如图 ),问学生: ),问学生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竖线(如图3-1),问学生: 产生疑点)。 “What’s this?”(学生自然答不出 产生疑点)。接着 (学生自然答不出,产生疑点)。接着 教师又画等长平行的另一条竖线(如图3-2),再问: ),再问 教师又画等长平行的另一条竖线(如图 ),再问: 学生还是回答不出); “What’s this?”(学生还是回答不出 ;这时教师连接两 学生还是回答不出 条竖线(如图3-3),再问“ ),再问 this?”时 条竖线(如图3-3),再问“What’s this?”时,这时学 生思维活跃起来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推测, 生思维活跃起来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推测, “It’s a door / a box. / a book / a chair.”等等。教师迅速画出 等等。 等等 第三条横线(如图3-4)再问: 第三条横线(如图 )再问:“What’s this?”(学生 ( 暂时又处于困惑状态,产生第二个疑点) 这时 这时, 暂时又处于困惑状态,产生第二个疑点),这时,教师 可迅速画完最后两笔(如图3-5) 可迅速画完最后两笔(如图 )并因势利导向学生发 领读单词) 问:“Is it a door? No. It’s a fridge.(领读单词 领读单词
直观呈现
象形 (名词、动词概念) 示意 (变化、关系) 叙事 说理
象形
示意
叙事
说理
简笔画的设计与创作
设计(构思过程):
明确教学目标 与手段 设计过程与思路 录像 决策方法
(媒体辅助教学)录音 投影 … 简笔画
创作: 造型 构图:散点式 并列式 环状式
简笔画辅助英语教学的具体应用
2.能直不弯。 能用直线不用曲线。 2.能直不弯。 能用直线不用曲线。 能直不弯
3.能简不繁。 作画时只要能用简单图形, 3.能简不繁。 作画时只要能用简单图形,就不 能简不繁 用复杂图形。 用复杂图形。
简笔画的学法
临摹 改画 默画
简笔画的画法:
把握布局,意在笔先。
位置、比例
抓好特征,先大后小。
简笔画辅助语法教学和句型教学
利用简笔画进行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教学是简 笔画用于语法教学的典型实例,简单的三个依次 增大的冬瓜表示big, bigger, biggest,如图。三 棵依次增高的树就可以教学tall, taller, tallest,如 图(9-2)。利用上述简笔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 行造句操练,如:The second tree is taller than the first one. The third tree is the tallest of all.。
增加英语教学的启发性
简笔画可以边讲边画,随需随画, 简笔画可以边讲边画,随需随画,给学生以 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路, 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路,诱导学 生思维的过程中,语言与绘画相互配合, 生思维的过程中,语言与绘画相互配合,更 容易实施启发式教学。 容易实施启发式教学。英语教学中通常所说 说半句话,画半幅画” 的“说半句话,画半幅画”就是对简笔画用 于启发式教学的最好描述。 于启发式教学的最好描述。
•在上例中,学生随着教师所作的简笔画不断地开 在上例中, 在上例中 动脑筋,思考、尝试、再思考、再尝试, 动脑筋,思考、尝试、再思考、再尝试,在教师 的启发和引导下说出各种可能的答案, 的启发和引导下说出各种可能的答案,绝对地增 加了开口机会。 加了开口机会。这种启发式教学有效地避免了一 步到位的灌输,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步到位的灌输,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画下来的图画比起现成 “ 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有更多的优点。 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有更多的优点。”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