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混凝土施工工艺培训(PPT)
混凝土施工工艺培训(PPT)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介绍
2.1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模板及其支架:尺寸、位置、垂直度、起拱、拼缝等。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连接方式、接头位置及百分率要求 并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
预埋件和预埋管线:规格、位置、数量。 2)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及孔洞 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1)浇筑前,混凝土不应发生初凝和离析现象。 2)混凝土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
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2m 竖向结构(墙、柱)≤3m 配筋较密、不便捣实的结构≤0.6m 若满足不了以上要求,则应采用串筒、溜管、斜槽或振动溜管等下料,以 防粗骨料下落动能大,积聚在结构底部,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3)浇竖向结构前,底部先浇50~100mm厚同标号水泥砂浆,防止产生 蜂窝麻面。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介绍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2017年5月
目录
项目质量专混职凝岗土位工人程员管管理理规定
1 混凝土工程相关材料/器械介绍、分类 2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介绍 3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要点 4 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要点 5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控与防范 6 混凝土工程与其他工序交叉施工注意事项 7 混凝土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 8 混凝土工程质量/进度问
2)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 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3)单向平板----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 4)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5)楼梯-----留设于板跨中的1/3范围内。 6)墙体-----留设于门洞口过梁跨中的1/3范围内或纵横墙交接处。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 施工工艺及要点: 1)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 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2)浇筑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 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30~50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 3)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介绍
2.2混凝土的整体浇筑 1、框架结构的整体浇注 1)施工时,一般按结构层来划分施工层,当结构平面尺寸较大时,还应划分施 工段。 2)在框架结构每层每段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浇捣柱子,再浇筑梁板 混凝土。在柱子浇捣完毕后,停歇1~1.5h,待其初步沉实,排除泌水后,再浇 筑梁板混凝土,防止梁柱接头出现裂缝。 2、台阶式柱基础浇注 1)按台阶分层浇筑,中间不允许留施工缝; 2)倾倒混凝土时宜先边角后中间,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防止一侧倾 倒混凝土挤压钢筋造成柱插筋的位移; 3)各台阶之间最好留一定时间间歇,以给下面混凝土一段初步沉实的时间,以 免上下出现裂缝,同时也便于上一台阶混凝土浇筑。 3、钢筋混凝土柱浇注 1)柱浇筑时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进行。 2)一排柱子浇筑时,应从两端向中间推进,以免柱模板在横向推力作用下向另 一方向倾斜; 3)柱在浇筑前,宜在底部先铺一层50~100mm厚与所浇的混凝土成分相同的 水泥砂浆,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柱高在3m以下时,可直接从柱顶浇入混凝
2.1混凝土的浇筑 4)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浇筑层的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介绍
2.1混凝土的浇筑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短,并应在前 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时 应留置施工缝。
一、混凝土工程材料
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养护流程
一、混凝土工程材料
1.1混凝土的运输: 现商品混凝土已普及,浇筑混凝土都会有产生一定距离的运输。 1、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 1)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2)运至浇筑地点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 3)并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浇筑。 4)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一、混凝土工程材料
1.2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施工要点 1、混凝土泵应连续工作,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若停歇时间超 过45min,应立即用压力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2、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 3、使用前应用1: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内壁,以防堵塞。 4、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堵塞输送管道。 5、泵送结束后,要及时清洗泵体和管道。 6、用混凝土泵浇筑的建筑物,要加强养护,防止龟裂。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介绍
2.1混凝土的浇筑 后浇带 为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可能产生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设置间隔:按设计要求,一般为30m~40m间。 后浇带的宽度:700~1000mm。 后浇带的施工:后浇带的处理同施工缝,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 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介绍
2.1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缝:
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 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 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施工缝设置的原则----宜留在结构受力(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施工缝设置的具体位置 1)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 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一、混凝土工程材料
1.2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泵是一种有效的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工具,它以泵为动力,沿管道输 送混凝土,可以一次完成水平及垂直运输。 混凝土输送管有直管、弯管、锥形管和浇筑软管等,常用混凝土输送管的 管径为100~150mm。 不同型号的混凝土泵,其排量不同,水平运距和垂直运距亦不同,常用的 混凝土排量30~90m3/h,水平运距200~900m,垂直运距50~300m。 目前我国已能一次垂直泵送达400m。如一次泵送困难时可用接力泵送。 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要求 1、粗骨料 : 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 大于1∶2.5。 2、 砂 :以天然砂为宜,砂率宜控制在40%~50%,通过0.315mm筛孔 的砂不少于15%。 3、水泥 : 最少水泥用量为390-420kg/m3,坍落度宜为80~180mm, 混凝土内宜适量掺入外加剂。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 应通过试验确定。 4、水灰比:宜为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