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收获范例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精选理想国读书收获范例一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个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
这是一部典型的大综合著作,其中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结合在一齐,错综复杂。
朱光潜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荐的惟一的西方哲学著作。
”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不朽之作,正如利奥?施特劳斯所说:“我阅读柏拉图时必定怀有一颗虔诚、恭敬之心。
”《理想国》透过苏格拉底与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
在第一卷,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的问答法推翻了几种关于正义的定义:1。
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
正义就是帮忙朋友伤害敌人;3。
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
不正义比正义有利。
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取有深刻的启示。
针对第一种观点,他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子朋友的例子反驳有债照还的正义说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常理来办事,就应思考事情的结果是否会是不正义的,这种说法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应在生活中多学习柏拉图的思想方式,思考问题不光从本身的立场出发,不能简单照办,还要思考我们的对象和事情的后果。
针对第三种观点,柏拉图指出掌权的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制定出对自我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要被统治者执行,正义就变成了“弱者的利益”了。
在此,柏拉图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我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
”「1」所以,作为统治者就应为人民谋福利而不仅仅仅是思考自我的利益。
柏拉图从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方应对正义进行了讨论。
他构建了一个正义的城邦,规定了一条总的原则:每个人务必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有自我的东西干自我的事情。
他认为国家由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三部分组成,国家应有四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在一个国家中,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他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才配称作智慧,具有这种知识的人总是最少数。
柏拉图主张的勇敢是一种关于可怕事物和不可怕事物的贴合法律精神的正确信念的完全持续的精神潜力。
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关于节制,在那里,有一点让我有深刻启示,他提到:“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而所谓‘自我的主人’就是说较坏部分受天性较好部分的控制。
这无无疑是一句称赞之词。
当一个人由于坏的教养或者和坏人交往而使其较好的同时也是较小的那个部分受到较坏的同时也是较大的那个统治时,他便要受到谴责而被称为自我的努力和没有节制的人了......”[2]这让我有些感触,我们时常提到要做自我的主人,而实际上我们既是自我的主人又是自我的奴隶,而我们要突破自我主宰自我,就就应深刻懂得节制,学会控制自我,让自我灵魂中较好的一部分控制较坏的从而主导自我,做到自身内秩序井然,成为自我的主人。
在个人的正义方面,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有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激情。
柏拉图主张个体灵魂的这三部分也就应是各行其是,持续和谐,这样的人方为正义的个体。
这种内在的分工与和谐,不是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一种内在的和谐有序。
「3」当整个国家得到十分和谐的发展时,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国家,而管理的最好的国家最像各部分痛痒相关的机体。
张竹明总结《理想国》的推理过程是一种逆向思维,)即:“国家的大治取决于少数精英人物的主导作用,他们的主导作用又取决于理性在他们心灵里的主导作用;理性的主导作用又取决于它对善理念的把握;而善理念的把握又取决于辩证法的学习,归根到底国家的大治取决于正确的教育。
”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到很多教育问题,对后世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卢梭曾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也有一些说法“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纵令其它教育论著被毁,教育园地也是馥郁芬芳的。
”「3」书中的教育思想精辟深刻,让我受益颇多。
《理想国》中强调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阶段音乐文艺教育最关紧要”“先入为主,早年理解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就应是最美最善的故事。
”「4」柏拉图认为,儿童阶段理解了音乐文艺的教育会变得温文有礼,对丑恶的东西反感,等到长大会受他所理解教养的影响,便会与理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他认为孩子就应从小实地见习战争,也从音乐中、游戏中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
柏拉图也提出,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要用游戏的方法,这样我们能够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天性。
而这也让我们思索,此刻的教育是否带给孩子给多的是强迫,我们的教育让人迷茫和不知所措。
柏拉图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发的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个性是生物。
在有效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渗透也,你要把他生成什么形式,就能生成什么形式”「5」他提倡长者给儿童们讲述一些规矩,如要尽孝道,注意发式体态举止等等。
他认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之后往哪里走。
「6」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越尊重儿童,关爱儿童,人们也已经建立起全新的儿童观,这些关于儿童的看法中有一条是“幼儿的才能的发展存在逆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这与柏拉图提倡的对儿童的开发越早越好看法形同,也可见柏拉图和《理想国》对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
《理想国》中很重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柏拉图认为,我们首先要理解音乐和体育的教育,而且缺一不可,只有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适宜当才能到达和谐。
他也提出务必重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的学习。
个性重视辩证法的学习。
“如果提前是不明白的东西,结论和到达结论中间步骤也就是由不明白的东西组成的。
这种状况下结果的一致又怎能变成真正的知识呢?”「8」所以这种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学习辩证法,只有掌握了辩证法拥有了善理念的哲学家才有潜力以善理念为原型,塑造人间的理想国并护卫着它。
在《小学教育学》中有介绍,小学教育的具体特点包括了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对于每一个特定的个体而言,当代小学教育都就应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
「9」所以,教育就应注重全面性,对人各方面的潜力进行发掘和培养,才能和谐的发展。
精选理想国读书收获范例二记得在上西方哲学史的课时,讲到柏拉图时老师的幻灯片上有怀特海的这么一句话:全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解。
由这句话可见柏拉图在西哲学乃到整个人类的精明文明中的崇高地位。
而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或者说他的代表作,则是人尽皆知的《理想国》。
所以当我捧起这本代代人推崇备至的伟大著作时,不期望能一下子读懂它,只希望能够从这本凝结着柏拉图和希腊智慧的结晶的书中,得到那么一点点的启示和认识罢了。
《理想国》一书乃柏拉图壮年时期的力作,也可以说是其巅峰之作。
柏拉图的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的形式以示读者,此书也不例外。
自知仅读一遍是无法体会其精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有不解之处便匆匆带过,只期能稍知其意而已。
译者在引言中的介绍已经能令我大体了解到本书的博大精深,谈到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由于我的无知和欲速则不达,实在无法领略到本书的真意,因此仅在此回忆下本书的主体内容和所带给我的一点帮助和启发。
译者在介绍中谈到本书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婚姻自由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不过这是学者在多次研究此书所总结归纳出来的结论,而对于我这种没有一点学术功底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方式,实在无法得出如此繁多和细致的结论。
只能就此简易回忆下本书的大概内容了。
第一卷在苏格拉底和几个书中的人物开始对话之后,很快便引入本书所探讨的一大主线----关于正义的定义。
色拉叙马霍斯首先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要苏格拉底不要光提问题,而是要直接对正义下定义。
而他对正义的定义则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当时政府的利益。
而苏格拉底则对此定义予驳斥。
第二卷到第四卷开始以从城邦来看正义比从一个人来看更加容易,由此探讨一个城邦的正义。
接着在第三讲到城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护卫者以及如何来培养的问题。
接着谈到全体公民应当按天赋各就各业,城邦的正义在于智慧、勇敢和节制,城邦的三种人各自做自己的事就是正义的。
再由城邦的正义引到人的灵魂里有三种品质:理智、激情、欲望。
第五卷苏格拉底又谈到关于婚姻的问题,提出一个观点: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结合,而最坏的要尽少结合,以使品种保持最高的质量。
接着一系列的论述谈到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优秀的哲学家,并且提出哲学家是最完善的护卫者,也就是哲学家是最好的国王这个著名的论点。
第七卷接着谈到囚犯看阴影的比喻,讲到了灵魂要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在第八卷中总结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且谈到了四种不好的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
五种政制所对应的五种人。
理想的政制----善者,正义者。
斯巴达政制----好胜争强,领略荣名。
寡头政制----爱财,寸利必得,省俭。
民主政制----快乐间的平等,生活没有秩序,没有节制,平等主义,集合最多习性于一身的多样的人。
僭主政制----被恶所充满,醒着时能够干出睡梦中的那种事的人。
第九卷谈到人的基本类型: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爱利者。
三种人的快乐对比:哲学家能体验另两种快乐和学习事物本质的快乐。
灵魂中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
快乐和痛苦之间的中间状态,痛苦时想要平静为快乐,快乐时停止为痛苦。
这是快乐和痛苦的影像,是一种欺骗。
通过身体传到心灵的那些所谓最大的快乐,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脱离痛苦。
第十卷谈到理念的模仿。
画家,造床匠和神谁是真正的模仿者。
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以上就是在看书时所记的一些主要的观点,自己看都有点对不起柏拉图这伟大的著作。
本书的主线主要是围绕正义这一主线展开,对理想的国度的一系列规划,以及对应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正义。
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启发,不过现在想总结却不知从何说起了。
柏拉图对正义的一系列阐述使我认识到在人生中应当使严格的要求自己,控制自己不该有的欲望,让理性来引导自己,远离一切的恶,进入那真正的善。
并且要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智慧,不断的充实自我,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