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指标解释第一节锅炉技术经济指标1.1 锅炉运行技术经济指标1.1.1 锅炉实际蒸发量锅炉实际蒸发量是指锅炉的主蒸汽流量(kg/h)。
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流量值,或者根据进入锅炉省煤器的给水流量来进行计算确定,具体计算可根据汽轮机运行技术经济指标中主蒸汽流量的计算方法确定。
1045吨/小时1.1.2 锅炉主蒸汽压力锅炉主蒸汽压力是指锅炉出口的蒸汽压力值(Mpa)。
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
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17.5MPa1.1.3 锅炉主蒸汽温度锅炉主蒸汽温度是指锅炉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
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
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540度1.1.4 再热蒸汽压力锅炉再热蒸汽压力是指锅炉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压力值(Mpa)。
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
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再热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3.2MPa1.1.5 再热蒸汽温度锅炉再热蒸汽温度是指锅炉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温度值(℃)。
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
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540度1.1.6 锅炉给水温度锅炉给水温度是锅炉省煤器入口的给水温度值(℃)。
应取锅炉省煤器前的给水温度值。
272.2度1.1.7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过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主蒸汽系统的减温水流量(t/h)。
对于主蒸汽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主蒸汽减温水流量之和。
一级14.5、二级7.351.1.8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再热汽系统的减温水流量(t/h)。
对于再热汽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再热汽减温水流量之和。
0 t/h1.1.9 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后的烟气温度(℃)。
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排烟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149度1.1.10 锅炉氧量锅炉氧量是指锅炉省煤器后的烟气中氧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对于锅炉省煤器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锅炉氧量应取各烟道烟气氧量的算术平均值。
3-5%1.1.11 送风温度送风温度指锅炉空气系统风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
对于有两台送风机,送风温度为两台送风机入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对于采用热风再循环的系统,送风温度应为冷风与热风再循环混合之前的冷风温度。
26度1.1.12 飞灰含碳量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对于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系统,飞灰含碳量为在线测量装置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对于没有在线表计的系统,应定期进行取样分析化验。
1.8%左右 1.1.13 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上的剩余煤粉质量与所筛分的总煤粉质量之比(%)。
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应在磨煤机出口的一次风粉管道上进行煤粉取样;对于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应在细粉分离后进行煤粉取样。
通常是R90大约为35% 1.2 锅炉热效率1.2.1 输入—输出热量法(正平衡)热效率计算输入-输出热量法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对于锅炉效率计算的基准,燃料以每千克燃料量(煤)为基础进行计算,输入热量以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来计算,基准温度以送风机入口空气温度来计算。
1001⨯rg Q Q =η 式中:ηg ——锅炉热效率,%;91.7%1Q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出热量,kj/kg ;r Q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入热量,kj/kg ; 设计值 15535kj/kgwh w rx ar net r Q Q Q Q Q +++=1,式中:arnet Q ,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rx Q ——燃料的物理显热,kJ/kg ;1w Q ——用汽轮机抽汽或者其它外来汽源加热暖风器空气而带入锅炉系统内的热量,kJ/kg ;wh Q ——燃油雾化蒸汽带入锅炉的热量,kJ/kg 。
一般情况下,输入热量可以认为是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即:ar net r Q Q ,=锅炉输出热量则应根据汽水系统的设置来确定热量平衡界限,主蒸汽系统以锅炉省煤器入口至末级过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给水、减温水、排污、抽汽及主蒸汽的相关参数;再热汽系统以锅炉再热器入口至再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再热器入口蒸汽、抽汽、再热减温水及再热汽的相关参数。
这些需确定的参数包括流量、温度及压力,并由温度及压力求出相应的焓值,即:[]j jh i i D h D BQ ∑−∑=11 式中:D i ——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 ; h i ——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 ;D j ——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 ; h j ——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 ; B ——锅炉燃料的消耗量,kg/h 。
注:对于不能确定的流量可以根据汽水平衡的原则计算而得。
工质的流量应符合汽水平衡,即:j i D D ∑=∑锅炉输出热量应根据汽水系统的设置来确定热量平衡界限,按下式计算:[]zj zj gj gj lzr lzr glgs gs qt qt pw pw c zr zr gq h D h D h D h D h D h D h D h D BQ −−−−∑+++⨯=11 式中:D ——锅炉实际蒸发量,kg/h ;gq h ——锅炉主蒸汽焓值,kJ/kg ;zr D ——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流量,kg/h ;c zr h ——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焓值,kJ/kg ;D pw ——锅炉的排污流量,kg/h ; h pw ——锅炉排污焓值,kJ/kg ;gs D ——主给水流量,kg/h ;gl gs h ——锅炉给水焓值,kJ/kg ;D lzr ——冷再热蒸汽流量,kg/h ; h lzr ——冷再热蒸汽焓值,kJ/kg ; D gj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kg/h ; h gj ——过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 ; D zj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kg/h ; h zj ——现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 ;D qt ——锅炉其它输出流量(包括吹灰、疏水及其它自用蒸汽,kg/h ; h qt ——锅炉其它输出的焓值(包括吹灰、疏水及其它自用蒸汽),kJ/kg ;1.2.2 热损失法热效率计算热损失法锅炉热效率ηg 按下式计算:100165432⨯+++)+-=(rQ Q Q Q Q Q η )(10065432q q q q q ++++−=式中:2Q ——每千克燃料的排烟损失热量,kJ/kg ;3Q ——每千克燃料的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量,kJ/kg ;4Q ——每千克燃料的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热量,kJ/kg ; 5Q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散热损失热量,kJ/kg ; 6Q ——每千克燃料的灰渣物理显热损失热量,kJ/kg ; 2q ——排烟热损失,%;3q ——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4q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5q ——锅炉散热热损失,%; 6q ——灰渣物理显热热损失,%。
1.2.2.1 排烟热损失排烟热损失是指末级热交换器后排出烟气带走的物理显热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Q2=(K1*排烟处过剩空气系数+K2)*(T 排烟温度-T 冷空温度)/100 在MIS 可以简便计算K1取3.62 K2取0.9(取自《燃煤锅炉燃烧试验技术与方法》第406页)排烟处过剩空气系数可用空预器入口氧量计算出空预器入口过剩空气系数加上本月热试组提供的空预器漏风率反推出。
即py α=21/(21-空预器入口氧量)*漏风率/0.9+21/(21-空预器入口氧量)10022⨯=rQ Q q OH gyQ Q Q 2222+=式中:gyQ 2 ——干烟气带走的热量,kJ/kg ; OH Q 22——烟气所含水蒸气的显热,kJ/kg 。
)(2sf py gy p gy gyt c V Q −=⋅θ)(2222sf py O H p O H OH t c V Q −=⋅θ式中:V gy ——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实际干烟气体积,m 3/kg ;O H V 2——每千克燃料燃烧产生的水蒸汽及相应空气湿分带入的水蒸汽体积,m 3/kg ;py θ ——排烟温度,℃;sf t ——送风温度,℃;py p c ⋅ ——干烟气从o t 至py θ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
O H p c 2⋅——水蒸汽从o t 至py θ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
如果采用燃料的元素分析对排烟热损失进行计算,应参照GB10184中的计算方法。
如果用燃料的工业分析进行简化计算,可以按如下计算方法。
实际干烟气体积可以通过下式计算:cgk py c gy gy V V V )1()(00)(−+=α 式中:cgk V )(0——每千克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干空气量,m 3/kg ;cgy V )(0——每千克燃料燃烧产生的理论干烟气量,m 3/kg ;py α ——空气预热器出口的过剩空气系数。
理论干空气量及理论干烟气量用下式计算:)(10001)(,20ar net c gk Q K V ⨯=c gk c gy V K V )()(010⨯=1K 、2K 可根据燃料的种类及燃料无灰干燥基挥发份的数值在下表中选取。
表1烟气中所含水蒸汽容积可用下式计算:])(293.11009[24.102k gk py ar ar O H d V M H V α++=式中:H ar ——燃料收到基氢含量,%; M ar ——燃料收到基水分含量,%;d k ——环境空气绝对湿度,kg/kg 。
燃料收到基氢含量可以在上表中选取,或选取近期的煤质元素分析数值。
一般情况下,干烟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可以取1.38 kJ/(kg·K),水蒸汽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可以取1.51 kJ/(kg·K),空气绝对湿度可以取0.01kg/kg 。
1.2.2.2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排烟中可燃气体成分未完全燃烧而造成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对于燃煤锅炉可以忽略。
对于燃油及燃气锅炉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计算应参照GB10184进行计算。
3q 取01.2.2.3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锅炉灰渣可燃物造成的热量损失和中速磨煤机排出石子煤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sz rar q Q C A q 4427.337+=−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337.27*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比率/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入热量式中:sz q 4——中速磨煤机排出石子煤的热量损失率,%;A ar ——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C ——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