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测量的不确定度(2.2测量结果评定)

1.2测量的不确定度(2.2测量结果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
2.2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
一、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
(1)测量真实值不可知,所以无法实际计算出误差。

(2)多次测量后的平均值并不等于真实值。

测量结果的最终数学表述:u x x ±=(x 测量的平均值,u 不确定度) 物理意义:表示一个范围,测量的真值有一定的概率落在这个范围内!
cm x 1.01.10±= cm x 2.100.10或=
×
二、不确定度的分类与合成
2
2B
A c u u u +=
A 类:由统计学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随机误差)
B 类:用非统计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系统误差) 通常需要同时考虑A 类和B 类不确定度!
1. A 类不确定度(本质上考量测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在相同条件下、用同样的方法和仪器,对同一物理量进行测量(等精度测量 ),获得一系列测量值。

),......2,1(n i x i = 算数平均值:∑==n
i i
x n x 1
1
①测量残差
x x i i -=)(υ 每个数据与平均值之间差距 ②标准偏差
1
)
()(1
--=
∑=n x x i s n
i i
测量值及其随机误差的离散程度,标准偏差越大,说明数据越分散
举例:有两个5人小组考试,成绩分别为:A 组:82,81,80,79,78 B 组:84,82,80,78,76A 、B 两组考试平均值都是80,但是A 组的标准偏差值为1.58, B 组的标准偏差值为3.16。

说明B 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比较大。

因为测量平均值误差应该比任何一次测量的误差更小些,所以可以用算数平均值的标准
偏差来表示算数平均值的误差大小:)
1()(1
1
2
--==∑=n n x x S n
S n
i i x
意义:在)](~)[(x x S x S x
+-内包含真值得概率为68.3%!
A 类不确定度)
1()
(t 1
--•
=∑=n n x x u n
i i
A (t:置信因子为了方便,一般取t=1)
)
1()(1
2
--=
∑=n n x x u n
i i A
两种特殊情况:
(1)当所有数值都相同时,A 类不确定度为0; (2)n=1时A 类不确定度没有意义。

2. B 类不确定度
用非统计方法求出或评定的不确定度,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经验 或其他非统计信息估计。

只考虑仪器不确定度:3
a u B =
:a 仪器说明书上所标明的“最大误差”或不确定度限值。

如未标明,则取最小分度值。

3. 不确定度的合成
)
1()
(1
2
--=
∑=n n x x u n
i i
A
3
a
u B =
2
2
B
A c u u u +=
u x x ±=
解:平均值
)(cm di d 593.26
592.2590.2592.2596.2592.2594.26
1
=+++++=
=
∑ A 类不确定度:)(0019.0)
1()()(2
cm n n d d d s i
=--=

B 类不确定度:)(仪cm u B 3
002.0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3
002.0(0019.02
22
2
cm u u d u B
A c +=+=)( 处理结果:)(003.0593.2cm d ±=
三、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合成
方法一:1.每一个直接测量量的A 类B 类先合成
2.再求总合成不确定度
方法二:1.所有A 类不确定度进行合成
2.B 类不确定度也进行合成
3.再进行总合成
方法三:直接把所有A 类B 类不确定度放在一起进行合成 *一般用第一种方法
假设间接测量值和直接测量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z y x F N = 直接测量后,所有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已经算出x u x x +=y u y y += .... 1. 间接测量值的近似真实值:)(...,,z y x F N = 2. 间接测量值的合成不确定度..dz z
F
dy y F dx x F dN ∂∂+∂∂+∂∂=
由于不确定度均为微笑里奥,类似于数学中求应变量的微小增量,对函数式
)(...,,z y x F N =求微分∑=∂∂=∂∂+∂∂+∂∂=K
i A N
u A
F
uz z
F uy y F ux x F u 1
222
2)(
....)()()(
例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表达式)(d u d d ±=为小球体积的不确定度? 解:小球体积与直径的关系为:3
2
34)π(d V = 小球体积对直径求微分:22
1
d d V π=∂∂
小球体积不确定度为:)(21
)](21[)(
2222
1d u d d u d u A
F u K
i A N --===∂∂=∑π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