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急性酒精中毒》PPT课件

出现震颤、焦虑不安、兴奋、失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大 量出汗、恶心、呕吐。2~5天内缓解自愈。
幻觉 癫痫大发作,
精神错乱,全身肌肉出现粗大震颤,谵妄.
压病:双重作用,弊大于利。 ➢ 糖尿病:禁酒。 ➢ 消化性溃疡:刺激胃酸分泌,诱发穿孔。 ➢ 胆、胰疾病:胆系梗阻、胰腺炎。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加重肝功损害,促发肝硬
镁、低血钙
二、酒精在体内的代谢
肝:1代谢酒 精转化为乙酸 CO2+H2O;2乳 酸、酮体增高 致代谢性酸中 毒;3、糖异 生受阻致低血

脑:先兴奋
共济失调 昏睡 昏迷 呼吸循环
中枢抑制
• 啤酒含酒精3%~5%;黄酒含酒精16%~20%;果酒含酒精16%~28%;葡萄酒含酒精18%~23% ;白酒含酒精40%~65%;低度白酒也含酒精24%~38%。
一 、吸收代谢:
饮入的酒精80%在小肠上段吸收,空腹时1.5小 时吸收95%、2.5小时吸收100%。约90%乙醇在肝 脏代谢。
氧化
乙醇__
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
乙醛__
醛脱氢酶 氧化
三羧酸循环____ CO2+H2o(酒精不能与头孢类药 同用)
2%酒精不经氧化而缓慢经肺、肾排出。
二、中毒机理(性质):
为了获得饮酒后的快感,渴望饮酒, 产生心理依赖。反复饮酒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某 些生理、生化变化,以至于需要乙醇持续地存在 于体内,以免发生戒断症状,从而产生躯体依赖 。
• 戒断症状
长期饮酒形成躯体依赖,一旦停止饮酒,出现与酒精中毒 相反的不适症状。包括:单纯性戒断反应,酒精性幻觉反应,戒断 性惊厥反应、震颤谵妄反应。
• 一般而论,成人的乙醇中毒量为75~80毫升/次,致死量为250~500毫升/次,幼儿25毫 升/次亦有可能致死。
• 急性中毒(分为三期):
临床表现
(1) 兴奋期:当血酒精含量在200~990ml/L时,绝大多数 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 ,继续举杯 ,不知节制 ;有的则安 然入睡。
➢ 11mmol/L(50mg/dl)头痛、欣快、兴奋; ➢ 16mmol/L(75mg/dl)健谈、情绪不稳定、自负、有粗鲁行为和
化和肝癌。 ➢ 甲状腺机能亢进:加重症状,诱发危象,诱发房
颤。 ➢ 过敏:加重过敏。
• 药物与酒精中毒 ➢ 安定类药物:增加中枢抑制作用; ➢ 抗生素:双硫仑样反应; ➢ 组织胺:增加组织胺释放,对抗抗组织胺药物作用; ➢ 降压药:增加中枢抑制;或降压效果不量; ➢ 抗凝剂:出血副作用; ➢ 降糖药物:高血糖或低血糖; ➢ 毒品:增强作用,易成瘾
• 意识模糊,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
,对光反射迟钝。
•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什么是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系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精类饮料,引起的以神经、 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者可累及呼 吸和循环系统,导至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成人纯酒精 致死量为250-500ml
➢ 对病人的观察表明,醉酒病人死亡过程是:鼾声呼吸-上呼吸道梗阻 -低氧血症-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酒精中毒抑制反射-加重低氧血症心脏缺氧心率减慢-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跳停止。
酒精中毒导致低血糖,可加重昏迷。 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也有继发腔隙性脑梗塞和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报道。 有的酒精中毒病人还可能出现高热、休克、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
(3) 昏迷期:血酒精含量达3000mg/L以上。 ➢ 54mmol/L(250mg/dl)昏迷、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 ➢ 87mmol/L(400mg/dl)陷入深昏迷、心率快或慢、血压下降、呼吸慢
而不规则、有呼吸道阻塞和鼾音。 (4) 死亡:
➢ 一般人酒精致死量为5-8g/kg。血中酒精浓度在87mmol/L(400mg/dl) 以上,出现呼吸、循环麻痹而危及生命。
并发症
酒醉醒后有不适症状。
重症患者可发生并发症,如轻度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症、急性 胰腺炎,吸入性肺炎和急性肌病等。
个别人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
相关名词解释
• 耐受性(tolerance) 饮酒后产生轻松、兴奋的欣快感。继
续饮酒后产生耐受性,效力减低,酒量增大。需 要增加酒量才能到达原有效果。 • 依赖性(dependence)
乙醇为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脑内苯二 氮卓-γ氨基丁酸受体(BZ-GABA受体)减弱GABA对 中枢的抑制作用(兴奋期),随着血中乙醇浓度的 增加,继之皮层下中枢和小脑活动受累(共济失 调期),逐步发展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 昏迷、最后使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受 到抑制,严重的发生循环、呼吸衰竭。可使肝脏 糖异生受阻,出现低血糖。
• 饮酒后,乙醇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入血约30-60min,空腹饮酒则吸收更快。 • 血中的乙醇由肝脏来解毒,全过程约需2~4个小时。
• 成人的肝脏每小时约能分解10毫升乙醇,大量饮酒,超过机体的解毒极限就会引起中 毒。
• 会饮酒与不会饮酒(即酒量大小)的人,中毒量相差十分悬殊,中毒程度、症状也有很 大的个体差异。
攻击行为,或沉没、孤僻。 ➢ 22mmol/L(100mg/dl)架车易发生车祸。
(2) 共济失调期:此时酒精含量达1000~2999mg/L。 ➢ 33mmol/L(150mg/dl)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步态不稳
、言语含糊不清、眼球震颤、视力模糊、复视、出现明显共 济失调。 ➢ 43mmol/L(200mg/dl)出现恶心、呕吐和困倦。
• 急性毒害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小剂量出 现兴奋作用
。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髓中枢引起呼吸或循环衰竭 。
糖。
(2)代谢异常:代谢性酸中毒以及低血
胃:1、约在30 分钟内排入肠; 2、约30%在胃吸 收;3、可以导 致胃黏膜损伤、
出血; 4呕吐
其他:1、3-5% 肾排出;2、引 起胰腺炎、心 肌损伤;3、低 血钾、、低血
急性酒精中毒
攀枝花学院09护本 佘开扬
急性酒精中毒
跟 往 事 干 杯 !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病史介绍
• 付庆全 男 18岁
• 患者因“和女友吵架后自服75%医用酒精约150ml 9+h,于9:45送入我科。
• PE:T:36.5℃
P:136次/分

R:24次/分 BP:128/60mmH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