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雷雨》的语言艺术

论《雷雨》的语言艺术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目录论文摘要 (1)关键词 (1)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 (2)语言丰富深刻的精炼美 (4)富于感染力的动作性 (4)台词耐人寻味的含蓄美 (5)惊心动魄的舞台感 (7)充满诗意的特征 (7)间色的合理运用 (8)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论《雷雨》的语言艺术论文摘要曹禺话剧语言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话剧《雷雨》的语言具有个性鲜明的性格化,高度的精练美,强烈的富有感染力的动作性,耐人寻味的含蓄美,立体生动的舞台感,充满诗意的特征等特点。

也正是上述这些语言艺术特点,使得《雷雨》这部话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永照后人。

关键词:雷雨曹禺艺术魅力语言艺术潜台词动作性中间色《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虽然表面富丽堂煌,但是背后已千疮百孔、激流涌动,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走向崩溃。

风雨雷电的爆发过程是整个故事的自然背景。

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闷空气里,中国社会正酝酿着一场变革的大雷雨。

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他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

《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得逃、有的变成疯子。

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知深刻的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

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剧中的人物不多,但作家对主要人物都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富有性格特征的对话。

作了深刻的心理描绘。

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每一个人物都显示了他的作为社会人的丰富内容,以各自的遭遇和命运激动着人们的心弦。

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则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则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表面的争执、外部的冲突都包蕴着剧中人的内心交战。

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

只有这类冲突,才是真正富有戏剧性的冲突。

《雷雨》正是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运用富于强烈艺术魅力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

一、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优秀的戏剧语言,一定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因为剧中人物性格的创造,主要依赖于人物的语言。

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要求剧中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于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

曹禺笔下的人物个性化语言,非常突出。

如第一幕中对鲁贵语言的刻画,那奸猾的笑容,委琐的语言,把一个奴才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

给观众们内心刻上了很深的印象。

例如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几次发问。

1、你——你贵姓?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3、(忽然立起)“你是谁?”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5、哦,侍萍!(低声)是你?6、(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7、谁指使你来的?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

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曹禺正是通过这些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展示出个性化的人物性格,使读者倍感真实、生动。

又如后面的周萍与繁漪的对话:繁:你父亲对不起我,他用同样手段把我骗到你们家来,我逃不开,生了冲儿。

十几年来像刚才一样的凶横,把我渐渐地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

你突然从家乡出来,是你,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

是你引诱我的!萍:引诱!我请你不要用这两个字好不好?你知道当时的情形怎么样?繁:你忘记了在这屋子里,半夜,我哭的时候,你叹息着说的话么?你说你恨你的父亲,你说过,你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

萍:你忘了。

那时我年青,我的冲动叫我说出来这样糊涂的话。

周萍正觉得这个家自己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他想用自己的逃避来远离着一切。

但是他是蘩漪唯一的一根救命的稻草,她怎么会轻易放过呢?于是她将乱伦的事情怪罪到周萍身上,然后紧接着就是威逼利诱……在第二幕中的这段对话为我们诠释了这母子二人乱伦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鲁贵曾经说过的闹鬼的故事。

但是面对这样的事实,周萍的懦弱和虚伪,不负责任和推脱;繁漪的果敢阴鸷,为了挣脱牢笼不择手段的决心便完全的暴露出来了。

作家曾说:“在《雷雨》里的八个人物,我最早想出的,并且也较觉真切的是周繁漪”。

作者用力刻划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

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作家曾说:“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乘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

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

”正是这些个性化的台词把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正引导着我们完全投入的,进入一场即将到来的雷雨之中。

二、语言丰富深刻的精炼美戏剧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戏剧语言必须精炼。

戏剧语言的精炼美表现在台词表达内容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说,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最广博的内容,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在〈雷雨〉中这样的几乎没有特别拗口的台词,做到了通俗易懂,精练深刻。

而且,台词里充满了精妙的停顿和省略,使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完全进入台词所创设的情景中。

首先周朴园让周萍、周冲跪下“请”繁漪吃药:(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在喝!(拿碗,喝了两口,眼泪又涌出来,望一望周朴园峻厉的眼和苦恼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可以说,繁漪此刻是百感交集。

她憎恶周朴园的专横、冷酷和虚伪,把免于“吃药”的希望寄托在身边那个令她倾注了热忱的男人周萍身上;然而,这个懦弱的男人给予她的却是难堪的失望,而两人的情爱关系又使她不忍委屈于他;于是,她只好在“我喝,我在喝”的急促语音伴随下将所有的懊恼连同那苦药咽了下去。

饱含情感色彩的一声“哦……”多少悲苦和哀怨都不言而明。

还有周萍羞愤地自杀。

枪声传来,随之是一个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静场。

周朴园所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的可怕预感被繁漪一声“啊!”证实了。

望着倒在血泊中的情人,繁漪没来得及判明他的死活,一阵疑惑地“狂喊”:“他……他……”其间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周朴园也许是深感罪孽的深重,命运将他捉弄得“呆立”在那里。

繁漪的思绪则可能乱如麻团他死了吗?还能活过来吗?但不管怎样,这一声枪响破灭了一切的幻想;这一滩腥血染没了所有情怨……她的一番“困兽之斗”可以到此结束了。

可见这里停顿和省略是何等的精妙,正如曹禺所言:“节制或沉静在舞台上更是为人所欣赏。

”三、富于感染力的动作性台词作为戏剧作品的语言,必须富有强烈的动作性,应该起到对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为戏剧语言的任务,不仅要表现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而且要展开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早就指出,戏剧所模仿的对象是动作中的人,并且把动作作为戏剧的灵魂.作为一代语言大师,曹禺剧作中的人物都在明确而执着的自觉意识下围绕着某个焦点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其人物的每一句台词都发自人物内心,受到人物意志和愿望的支配,话一出口即可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加强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如《雷雨》第二幕中鲁大海在揭露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时,侍萍目睹了离别二十多年的长子周萍打自己另一个儿子鲁大海时,内心世界的痛苦变化过程。

鲁大海: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放开我。

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她大哭起来,不禁冲口而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段话饱含了侍萍极其复杂的感情,她先是震惊,接着猛醒,继而愤怒,最后怒斥,一系列感情的急剧变化过程。

周家父子这样对待鲁大海,是侍萍所没有想到的,感到非常震惊,但事实又使她幡然醒悟,所以她愤怒地斥责:“这真是一群强盗!”周萍打了鲁大海两记耳光,犹如打在她的心上,她没有想到日夜想见的萍儿竟这样狠毒。

于是,她惊疑地说:“你是萍”,这明明是想认离别多年的儿子,言外之意是想说“你是萍儿”。

话音刚出口,她答应周朴园不认儿子的要求又理智地把“萍”改为谐音“凭”并愤怒地斥责“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一个谐音“凭”字的巧妙运用,确且地表达了她感情的急剧变化,内心世界的极大痛苦和悲愤。

当周萍问“你是谁?”侍萍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做母亲多么想让眼前的儿子周萍喊一声“妈妈”,“我是你的------- ”的潜台词是想说:“我是你的妈”。

妈字就要脱口而出,她又再一次抑制住自己感情,马上改成“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第二幕的结尾,繁漪与周萍的对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繁漪:(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

[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后来她确实把什么都抖出来了)。

] 周萍:我已经准备好了。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冲对繁漪的背叛使矛盾激化)。

]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恶兆地)风暴就要来了! [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一语双关。

]在第四幕,“周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不动,静寂”。

空气凝结,沉闷如铁,可以看见一场悲剧正一步一步仰向顶峰,爆发在际。

在这场戏里,每个人的言语,特别是繁漪的每一句话都将剧情推往高处,贯穿着强烈的动作性。

四、台词耐人寻味的含蓄美优秀剧作的语言总是含蓄、蕴籍,耐人寻味的,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是戏剧的酵母。

“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说的“话里有话”。

既要演员便于“上口”又要观众听来“入耳”这些语言能给观众和读者留下展开丰富想象的余地。

韵味深长的潜台词也是一部话剧是否优秀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在〈雷雨〉中,优秀的潜台词比比皆是如:大海打周萍时所说的“你准备好了?”就是指你是准备好跑了呢?还是准备好挨打了呢?例如第二幕中,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再比如说——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言外之意是: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