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电影艺术特征探析

微电影艺术特征探析

二、微电影艺术特征探析 微电影是由网络媒介传播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影形式,拍 摄、制作、参与者都与传统的影院电影不同,具有独特的艺术 特征。 (一)多样化的题材选择 微电影创作从专业走向草根,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个性化的 自我展示,没有票房压力的微电影在题材选择方面呈现出多样 化的特征。 1.爱情题材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微电影中的爱情主题清新,旨在 感动年轻观众。有的传达“乐观、积极”的现代爱情观,如中 国最大的微电影出品方华影盛视推出“疗伤系爱情微电影”系
DOI:10.15947/ki.dwt.2012.02.134
影视与传媒
微Leabharlann 电范 影玉明艺︵ 新 疆
术 特
乌 鲁 木 齐 职
征业 大 学

摘要: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微电影 具有题材种类多、节奏紧凑、追求自由的 审美理想等艺术特征,充分满足了网络时 代受众的审美需要,具有巨大的受众市 场。
关键词:微电影;艺术特征
电影《茶花女》则在此基础上还传达了不同的价值观。库 克1936年指导的这部电影有着自己的历史语境,电影《茶花 女》所缔造的不仅是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还是有关温情社会 的神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经济的萧 条使崇尚自由、相信努力不懈的奋斗必能换来更好生活、主动 追求幸福和成功的美国弥漫着绝望和沮丧的氛围。人们开始质 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开始发现大萧条是与整个资本主义体 系、机构、制度相关联的,是资本主义本身滋长出来的罪恶和 危机,人们在这种萧条的、绝望的、失败的氛围中不再生机勃 勃,完全失去了对美国梦的信心,处在一种失败的心情之中。 电影《茶花女》所讲述的巴黎的爱情故事正好满足了人们逃离 沮丧现实的愿望,得以进入到一百年前资产阶级的新兴与繁盛
参考文献: [1][法]小仲马.《茶花女》,陈林,文光译,江西人民出版 社,1979年版 [2][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中国 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3]徐蔚.《叙述的转换与互动———论<茶花女>不同艺术媒 介的改编》《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年21期 [4]徐姗娜.《花开,在不同的世界——<茶花女>四种文体之 比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2期 [5]马军英,曲春景.《媒介:制约叙事内涵的重要因素—— 电影改编中意义增值现象研究》,《社会科学》,2008 年01期 [6]张早鸣.《<茶花女>:经典与现代演绎——跨艺术文本中 一个形象的变迁》,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8
等,也包括通过网络传播的传统艺术形
式,如通过网站看到的各种影院电影、
电视电影、戏曲、电视节目等等;狭义
的网络艺术概念专指前者:即专门针对
网络传播制作的具有艺术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本文中提到的
微电影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指专门针对网络传播,形式短小
且具有电影艺术特征的电影形式。微电影具有典型的网络时代
特征,其题材选择、情节设置、审美追求等都同影院电影和电
自由是全方面的,不仅制作者拥有完全自由,电影受众也 可以自由的发表评论,针对电影拍摄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 以改变电影的情节,微电影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完全实现了艺 术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精神内涵。
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微电影具有题材种类多、节奏紧 凑、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等艺术特征,充分满足了网络时代受 众的审美需要,具有巨大的受众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 士的加入,相信不久的将来微电影一定会成为越来越成熟的艺 术形式。
影视与传媒
现代社会思想、文化的解放,唤醒了人的自尊、自信、自 立、自主之心,使人萌发了对自由的强烈追求。互联网由于自 身的突出特性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比以往任何一种交往方式都 广阔的交往平台,为沉溺于物欲焦虑中的现代人搭设了一个平 等对话、畅所欲言的家园,使得人们追求自由的理想有了实现 的可能。在网络中,网民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访问网 站、自由的创作和发表作品。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艺 术,不但超越传统艺术的审美属性,而且展示自己自由创造、 感性张扬的特征。⑥
的价值观支撑着当时的社会体系,也支撑着玛格丽特自己的思 想,因而是无法加以拒绝的,在庞大的价值体系的压力下玛格 丽特只能选择放弃自己美丽的爱情。如果不进行深度的剖析, 读者也许会认为阿尔芒的父亲的的确确是一个公正的绅士,玛 格丽特顺从了资产阶级的观念和想法,奉献了自己的爱情和生 命,然而正是这个资产阶级将她当成了他者加以排斥。阿尔芒 的父亲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承认了玛格丽特的高尚行为,但是 玛格丽特在整个社会中依然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这种心碎 的分别和秘密行为的无助感换来了无数读者的悲叹和眼泪。
注释: ①杨晓茹.《网络电影产业探析》,《当代电影》,2011年7 月。 ②《情人节微电影折射现代爱情面面观》,http://news. 。 ③姜辉.《论当下中国电影的“怀旧”倾向》,《作家杂 志》,2008第3期。 ④《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中心。 ⑤郭蔚.《电影节奏的旋律》,《电影评介》,2009年第1 期。 ⑥杨晓茹.《浅析网络艺术的审美追求》,《新疆艺术学院 学报》,2009年9月。 ⑦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189页。
2.怀旧题材 “怀旧”是人类的一种原初情感。从人类诞生之日起,渴 望肉体和精神的美好、舒适、幸福与自由,是人类最根本最原 始的天性。然而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各种各样的挫折、失败总 是不断阻碍、毁灭着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愿望,为了摆脱痛苦 寻求解脱,人往往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精神的救赎,一种是继续 幻想美好并试图付诸行动去追求未来的乌托邦,另一种就是反 复地咀嚼品味往昔留下的美好记忆,以抚平痛苦聊以自慰的 “怀旧”。③微电影《老男孩》是一部怀旧题材的典型代表作 品,作品以主人公王小帅和肖大宝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带领观 众重回90年代的中学校园。从使用的道具到唱的歌曲如李春 波的《小芳》、动画片《花仙子》的主题曲、迈克杰克逊的 《billie jean》、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等都充满着浓郁 的怀旧色彩。现实生活中的80后面临着结婚、买房、就业等压 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人往往留恋过去美好的回忆,充满浓郁 怀旧色彩的《老男孩》正巧击中了80后心结,获得了广大80后 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3.热点话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时、随地、任何人可以发 表任何言论的微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成为2011年发展速度最 快的网络应用,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已达 到 2.5 亿,较上一年底增长296.0%,网民使用率为 48.7%。 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 用。④微博成为网络社会的热点话题,灵思网络影视中心紧抓 微博这一热点话题,投拍了全球首部微博电影《微博有鬼之 目击者》《微博有鬼之私信》《微博有鬼之@谁谁》。《微博 有鬼之目击者》讲述了一个通过微博寻找“目击者”的故事, 《微博有鬼之私信》讲述了一个漂亮姑娘在收到一封微博私信 之后生活改变的故事,《微博有鬼之@谁谁》讲述了小人物药 家威一心希望通过微博过上名利双收日子的故事。《微博有 鬼》三部曲系列利用三个风格迥异的故事多角度揭示了全新社 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生态和复杂人性,并藉此片唤起网民对微 博应用的理性思考。 (二)节奏紧凑 节奏是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电影是时间的艺术,同时 也是空间的艺术。节奏是影视艺术的重要造型手段,能够增添 影视的艺术魅力,可以创造气氛和表现情绪。在影视中,节奏 的快慢与激烈的呼吸和心脏的悸动完全一致,使存在于有机的 节奏强度和艺术的节奏强度之间的一定关系更加强化。”⑤ 微电影最大的一个特征是短小,最短的电影在十几秒,长 一点的一般在二十分钟左右,这是由网络时代“碎片化”的传 播特征和传播设备决定的。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要将一个故事 讲清楚,需要非常紧凑的叙事节奏。例如微电影《起死回生的 爱》以短短27分钟讲述了一个很有时代感的爱情故事,即一个 有了外遇即将离家的女人和她一直细心照顾却无法理解她的男 人在结婚五年后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两个人内心纠结却又无 法割舍的矛盾心态。 (三)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
(二)微电影的发展现状 基于很低的制作门槛以及便利的传播条件,越来越多的非 专业人士投入到拍摄微电影的行列中,他们拍摄了大量的作 品,例如:《剩男突围记 》《我的浴室女友》《性命呼叫转 移》《给力情人节》《听梦》《该死的胖子》等,数量巨大, 参与人数和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
由于微电影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的专业拍 摄团队也加入进来,如由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新 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出品的《4夜奇谭》;由灵思传播机 构旗下灵思网络影视中心投拍的全球首部微博系列电影《微博 有鬼之目击者》《微博有鬼之私信》《微博有鬼之@谁谁》等 等,这些电影大多数由明星参演,拍摄专业,制作精美。
没有投资、票房压力的微电影给电影创作者带来了空前的 创作自由,只要不违反道德和法律,任何题材、任何表现形式 都可以尝试;可以反映现实生活,可以讨论热点话题,可以讲 述恋爱故事;可以是现代题材,也可以是古代题材;可以追随 潮流,也可以背道而驰;可以是系列剧,也可以仅仅只拍几秒 钟。
自由的参与使得网络世界中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艺术 家”,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了,“网络艺术以其意义的模 糊性、影像的碎片化、情节的互动性、视觉听觉的沉浸感、规 则的不确定性、观赏者的随意性、作品的商品化等特征在一定 程度上淡化了传统艺术对“宏大叙事”、“真理”、“本质” 的价值诉求;在网络中,艺术家的主体性常被消解,“人人都 是艺术家”、艺术的精心创造被“怎么都行”替代……艺术与 非艺术的界限模糊了。”⑦
之中。电影较多地采用了歌剧的叙事框架,包括在结尾的时候 让玛格丽特死在爱人的怀抱中。除此之外,电影还加入了玛格 丽特的女友与律师居斯塔夫的欢快甜蜜婚礼,阿尔芒妹妹与恋 人的订婚,强调了盖斯东对玛格丽特的关怀和仆人娜宁的忠实 体贴。以温情的故事和画面展示了美好的生活,特别是玛格丽 特死前与阿尔芒重逢时感到的幸福,这短暂地弥补了当时美国 梦的破灭所带来的危机感和沮丧感。
大舞台
杂的电影制作与传播。与传统电影动辄上千万、上亿的制作成 本相比,微电影在制作方面的成本要低得多,同时,与传统电 影生产周期相比,微电影的生产周期要短得多。一部传统电影 从立项、送审,到搭建班底、拍摄、送审,直到院线上映,最 短也要十个月以上的时间,而微电影生产无需层层报批,没有 条条框框的束缚,许多新锐导演及电影爱好者的才华可以通过 微电影得到了充分展现,其周期相对要短得多。少的一两天, 多的几个星期、两三个月。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