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试拟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如下: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发展乐于合作的团创意及成果,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
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开设方案教学三、研究性学习课程
学校开设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按每周至少两节课排入正式课表中(第三学时可与其他学科整合或纳入假日、假期),以保证高中三年不低于216学时。

主要用于集体讲座、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

还须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

学校在每学年安排一个研究课题,也可在高中三年前五个学期每学期安排一个研究课题。

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累计不少于3个研究课题。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是:从亲历经验切入,以切实适己的问题探究为线索,训练逻辑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整合学生自我的日记、语文学科的周记,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灵感悟等文本作业形式,由学生以自我为主积累成长之旅中的发现文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从年级段剥离出来,由教研处统一聘任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和学分认定等。

鉴定训、学生分组、课题管理、课题指导教师:曾小巍、王恩波、梅联珍、林王源、吕智勇、尤永安、史辉跃、蔡丽丽、江伟亮、陶爱芬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式
高中三年共15学分,属计划内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

高一(上)为准备阶段;高一(下)、高二每个学期各安排1个课题;高三(上)为反思、提高和完善阶段。

具体如下: 1.组织形式:①小组合作研究(4--10人);②个人独立研究;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

③个人研究与班级 2.时间安排: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完成3个研究课题。


周安排一个下午,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

高一,一般每生每学期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每个小课题5个学分,三年必须完成3个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可以学生自行申报课题,组成
1-6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填写申报表,由指导小组负责协调,组成研究课题小组。

也允许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

每一步骤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由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认定。

4
具备五个条件,可得3个学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


5.奖励机制:设立校长资助课题奖,每年评选出10个希望课题,课题参加送省、市级评比。

予以资助奖,并选出优秀附表:
集中学习研究性学习高一上年级
节课,下同)3课时(5个下午,每个下午占15内容:
周,讲座);、研究性学习综述(第1 1周,讲座);42 、怎样找资料(第周,讲座);73、怎样调查(第
周,讲座);4 、统计初步(第13
周,讲座)5、怎样写开题报告(第16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课时39 占内容:
、阅读一些“研究性学习”案例; 1、确定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
2
、分组,及组内分工; 3、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4 告”
高一下
集中学习
约12课时
内容:
1、“开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周,学生报告);
2、“中期结果”展示与交流(第7周,学生报告);
3、怎样写结题报告(第13周,讲座);
4、“结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6周,学生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42课时
内容:
1、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
3、撰写第二个“开题报告”
高二上
集中学习
约12课时
内容:
周,学生报告);1、“开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
2、“中期结果”展示与交流(第7周,学生报告);
3、“结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3、16周,学生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42课时
内容:
1、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
3、撰写第三个“开题报告”
高二下
集中学习
约12课时
内容:
1、“开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周,学生报告);
2、“中期结果”展示与交流(第7周,学生报告);
3、“结题报告”展示与交流(第13、16周,学生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42课时
内容:
、开展课题研究工作;1
2、撰写“结题报告”;
高三上
达不到学分标准的学生补修,其他回顾研究过程,进一步丰富研究
成果,撰写小论文1篇。

占54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