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考二轮复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张随宏

浅谈高考二轮复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张随宏

L 浅谈如何进行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的高效教学
一类电磁感应问题的高效课堂教学
(永靖县移民中学 张随宏 731603)
摘要:目前许多老师在高考二轮习题课选题时,往往不注意选题的顺序,不注重各套卷或资料习题的整合,讲练习时只按模拟套卷上题目的机械顺序逐一讲解,规律相同的题目机械式重复,不注意方法的整合,多而不精,学生疲惫应付,课堂教学效率低。

因此,高考二轮复习中,教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高效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达到理解,对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关键。

笔者认为,二轮复习始于“诊断”,重在“整合”,贵在“方法指导”。

关键词:电磁感应 效教学 变式训练
在高考二轮复习备考中,首先把一轮复习过的知识点要连成知识框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就是利用模拟套卷习题进行实战练习。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讲习题时应由浅入深,进行螺旋式的层进教学,对学生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关键。

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几乎年年必考,本文就以一类电磁感应问题为例,谈谈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动生电动势中的“导体棒—导轨”问题是电磁感应和力学、电学的综合,其联系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因为感应电流与导体运动的加速度有着相互制约作用,导体一般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是要经历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再趋于稳定状态。

解决此类问题往往会涉及力学、电学、磁学及功能关系等高中物理主干知识,所以也是高考热衷的对象之一。

一 “单棒—导轨”问题
1、水平“单棒—导轨”问题
例1 如图,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长为L 内
阻不计的金属棒、电阻R 与金属导轨构成闭合回路,磁感
应强度为B,金属棒在恒力F 的作用下有静止出发,过一段
时间后金属棒运动状态达到稳定状态,求此时电阻R 上消
耗的电功率?
【选题目的】导体由静变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安培力
总要阻碍导体的相对切割运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导体棒运动的稳定状态,主要训练学生意识到此情景下安培力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动态过程,当安培力与外力F 相等时导体棒受力平衡做匀速直线状态,此题突破。

【变式训练】如图,d=0.8m ,L=0.5m,回路总电阻为R=0.2
Ω ,物块M=0.04Kg ,导轨光滑开始磁场B 0=1T,现使磁感应
强度以△B/△t =0.2T/s 的变化率均匀增大,试求:当t 为
多少时,M 刚离开地面?
【选题目的】再次让学生感悟有安培力参与的受力动态分
析,随产生的是稳定的感应电流,但磁感应强度是一直增
大的,安培力逐渐增大,使学生体会类似的动态过程和分析方法。

2、竖直“单棒—导轨”问题
例2 直平面内有足够长的金属导轨,轨距 0.2 m ,金属导体 ab 可在导轨
上无摩擦地上下滑动,ab 的电阻为 0.4 Ω,导轨电阻不计,导轨 ab 的质量为 0.2 g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0.2 T ,
且磁场区域足够大,当 ab 导体自由下落 0.4 s 时,突然接通电键 K ,则:
(1)试说出 K 接通后,ab 导体的运动情况;
(2)ab 导体匀速下落的速度是多少?(g 取 10 m/s2)
【选题目的】K 闭合后,ab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安培力作用。

许多学生会错误分析:K 闭合后,ab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安培力作用.合力竖直向下,ab 仍处于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状态.随着向下速度的增大,安培力增大,ab 受竖直向下的合力减小,直至减为 0 时,ab 处于匀速竖直下落状态.上述解法是受平常做题时总有安培力小于重力的影响,没有对初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做认真的分析,不善于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分析问题。

事实上导体棒刚进磁场时安培力已经大于重力拉,思考问题缺乏严谨性。

3、倾斜“单棒—导轨”问题
例3 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θ。

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方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

在导轨的AC 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垂直于导轨放置
的金属棒,质量为m 从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求金属棒的最大
速度。

要求画出ab 棒的受力图。

已知ab 与导轨间的滑动
摩擦系数μ,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都不计。

【选题目的】将竖直问题过渡到斜面问题时同学们又要注意
什么问题,斜面上有没有摩擦力,若有,动力学方程该如何
列?若将磁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动力学方程又该如何调
整?若斜面导轨长度已知,求最大速度时还应注意什么?
二 “双棒—导轨”问题
例4 质量为m 的金属棒a 在离地面h 高处从静止开始沿金属轨道下滑,导轨的水平部分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 ,水平部分原来放有金属棒b ,如图1所示,已知ma:mb=3:4,导轨和磁场有足够长度和广度,不计摩擦。

求:a 、b 的最终速度是多大。

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假如水平导轨为不等宽,所示L 1=2L 2,两棒电阻相等,a 、b 的最终速度又是多少。

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又
是多少。

【选题目的】由单棒问题向双棒问题过渡,较单棒问
题而言,另一棒可视为能够运动的一个电阻,体会所
谓的最终速度是什么含义,a 、b 相互作用的过程遵从
什么物理规律,通过讨论得出:a 棒下落过程机械能
守恒,a 、b 相互作用满足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最终
稳定运动状态是a 、b 构成的回路中磁通量不发生变
化,由于导轨等宽,即a 、b 最终速度相等,问题得以解决。

【变式训练】假如水平导轨为不等宽, L 1=2L 2,两棒电阻相等,a 、b 的最终速度又是多少。

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又是多少。

(设导轨足够长,a 不会运动到窄导轨上来)
【选题目的】进一步强化最终a 、b 构成的回路中磁通量不发
生变化的含义应该怎样理解?此过程动量守恒吗?能量守恒
吗?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达到对物理现象的本质认识,从而体
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技巧。

【变式训练】两根相距为L 的足够长的金属直角导轨如题21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内,另一边垂直于水平面。

质量均为m 的金属细杆ab 、cd 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导轨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2R 。

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当ab 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 作用下以速度V 1沿导轨匀速运动时,
cd 杆也正好以速度V 2向下匀速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D
【选题目的】将双棒放在不同平面内,从视觉上制造障碍也是高考的一个命题方向,如何把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就要在平时练习中锻炼学生正确受力分析的能力,寻找双棒问题的关联点电流相等、安培力大小相等,对两导体棒进行正确受力分析,达到突破。

总之,物理二轮复习中通过诊断考试,学生存在的的知识缺陷和能力方法缺陷就暴露了出来。

教师要整合手头的资料,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进行变式训练,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运用变式复习,给学生方法指导,教学生寻找问题的切入点,使学生思维能力拓宽。

此外要克服几个教学误区,高考深不可测无法研究和研究高考是专家的事,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研究高考,事实上,笔者认为,高考的命题思维是能力→方法→知识的过程,而教学应该为知识→方法→能力的过程,高考二轮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小题”,做“好小题”,将同类问题要整合在一起,在整合过程中求同存异,多反思,最终以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归宿;另外限时训练也很重要,通过限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切忌陷入懒散的蚂蚁搬家式的重复劳动之中。

R V L B mg 2122+ 1222V L B Rmg =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