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川纪章 分析PPT课件

黑川纪章 分析PPT课件


灰空间的经典应用
名 古 屋 美 术 馆
底层的门厅越过一道柔和的曲面玻璃幕墙,与一个下沉花 园连续起来,形成一个既非室内又非室外的模糊的中间区 域。
曲面玻璃幕墙的分隔、格子栏杆的分隔无论从材料、色 彩或形态上都呈现出既丰富变化又有内在联系的视觉效 果。
在“利休灰”的 基调下,细部刻 画得十分细腻丰 富、深灰色、浅 灰色的面砖以条 状相间,局部镶 有铝合金条,表 现传统材料与现 代材料的融合与 共存。
个人简介
黑川纪章,日本建筑师。1934年出生于名古屋市 ,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 京都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 ,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 织,作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城 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 。他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他曾与和 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
图书室内的西墙圆形大窗,辐射状 斜线与北面次入口“凸”字形窗形 成某种视觉联想,独特而又不那么 突兀。
楼梯间富有现代雕塑感的菱形 凸窗,在室内与楼梯踏步的折 线、扶手栏杆的斜线型成某种 呼应,既对比又协调,清新又 不单调。
广岛现代美术馆
大家对于日本的印象
可能是
也可能是
还有可能是这个
但是我今天要讲的是
下一页
著名建筑师建筑师——黑川纪章
“走自己的路”
黑川在日本被称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青一代斗士” 是是““走走自自己己的的路路””的的““异异端端””人人物物。。
黑川自己也为此自得:“与(其他建筑师)相比,我从28 岁起在大学院作学生时进行创作,到现在能有建筑设计为 数甚多的机会,可能是一个特例吧。”
黑川纪章
丹下健三
黑川 纪章
中银密封舱型塔楼
桢 文彦
智利圣地亚哥市中心 再开发计划
菊竹 清训
海洋城市
主要作品:
1966
1972 1970 1970
1975 1976 1977 1983 1987 1988 1992 1992
1994 馆 1994 1995 1998 1999 丹)
爱知县农业城市规划 中银密封舱型塔楼 大阪国际博览会东芝【H】 大阪国际博览会宝美馆 福冈银行本店 大阪索尼塔楼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国立文乐剧场 名古屋市立美术馆 广岛市现代美术馆 奈良市摄影美术馆 太平洋塔(法国) 和歌山县立近代美术馆博物
·1990 建筑论·Ⅱ·意义的生成
(鹿岛出版社)
·1991 花的风雅(彰国社)
·1993 建筑诗(每日新闻社)
·1994 黑川纪章笔记(同文书院)
·1996 新·共生的思想(德间书
店)
·1998 日经图书·吉隆坡新国际 机场(日经BP)
主要思想
1
20世纪60年代新“陈代谢论”
2
20世纪80年代“共生思想”
爱媛县综合科学博物馆 共和国广场(新加坡) 吉隆坡新国际机场(马来西亚) 梵·高美术馆新馆(阿姆斯特
主要著作:
·1965 都市设计(纪伊国屋书店)
·1969 移动的人(中央公论新书) ·1982 建筑论·Ⅰ·创造有日本风 格的空间·
(鹿岛出版社)
·1987 共生的思想(德间书店)
·1989 游牧的时代(德间书店)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
黑川纪章非常重视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他认为建 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可缺少的内容。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 1. 一方面是指色彩。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
述的“利休灰”思想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 倾向的灰色装饰 建筑。 2. 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他大量采用庭院、 过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
1970年大阪博 览会,可能是 这种倾向的高 潮。它表明这 样一种思想: 建筑是一个个 单元的联合体, 这些单元可以 自由的重新加 以组合以改变 建筑的表现性。
共生思想
共生思想内容: 异质文化的共生、人类与技术的调和 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内部与外部的交融 历史与现代的共存、自然与建筑的连续
黑川认为: 1. 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对非恒久的”及“改变的需要”之接
象黑川这样引人注目的人物在日本国内引起的各种毁誉褒 贬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黑川本人却“毫不介意,胸中充满了自信,走着成为 大师的,自己的路。”
在黑川的道路上,有他学习,探索,成长和成熟的
过程……
主讲内容
黑川纪章简介:
1.主要作品及理论思想 2.主要贡献与影响
黑川建筑理论:
1.意义与作用 2.在黑川设计中的体现 3.我们眼中的“灰空间”
代表作品:中银仓体大厦
伊势神宫是日 本古典建筑的 经典之作,已 经有1300多年 的历史。它沿 袭了每隔20年 就要重建一次 的“造替制 度”,表明了 一种自由构成 环境的意愿, 将内隐传统深 深根植于外显 传统中。
螺旋体城市 的构思来自脱 氧核糖核酸的 双螺旋体结构, 它是1960年 新陈代谢论奠 基的一个重要 部分。
3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
“新陈代谢论”
“新陈代谢论”是指将生物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进建筑 设计与城市设计,向机器时代提出挑战,宣告生命时 代的诞生。
包括两个原则:历时性、共时性。 历时性:指不同时代的共生与生命所经历的过程和变 化。 共时性:指由国际主义及欧洲文化中心论向多元文化 的转换。
新陈代谢论涉及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 工业设计。
1960年,新陈代谢派在其宣言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 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黑川纪章在此基础上 又提出了“变形”的概念和“点式刺激法”。
他被视为建筑界的前卫人物。他预言未来的建筑将 以“建筑作为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思想主宰了他早 期的建筑构想。
受力,将不同文化及意念整合为一种共生的关系, 在相反的元素之间提供一种中介性空间。黑川纪章 后来的大多数作品都包含了这些特征。 2. 他认为这种共生的思想就是现代的哲学,也是日本 的传统。共生思想是黑川建筑哲理的核心。
福冈银行总部
大 阪 国 立 民 族 学 博 物 馆
崎玉县现代美术馆
大 阪 国 家 文 乐 剧 场 大 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