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箱水流量问题-第二十章建立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水箱水流量问题-第二十章建立数学建模案例分析

综合实验
[学习目的]
1.学习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2.学习数学建模——数学应用的全过程;
3.培养实际应用所需要的双向翻译能力。

工科数学而言,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应落实在数学的实际应用上,尽管数学也应将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目的,但这也许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更为实际可行些,数学实验应注重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注意科学研究方法上的培养。

§15.1水箱水流量问题
[学习目标]
1.能表述水箱水流量问题的分析过程;
2.能表述模型的建立方法;
3.会利用曲线拟合计算水箱的水流量;
4.会利用Mathematica进行数据拟合、作图和进行误差估计。

5.水箱的流水速度可用光滑曲线来近似;
6.当水箱的水容量达到×103g时,开始泵水;达到×103g时,便停止泵水。

二、问题分析与建立模型
1.引入如下记号:
1.算法:
第1步输入数据{x i,y i};
第2步进行拟合;
第3步作出散点图;
第4步作出拟合函数图;
第5步进行误差估算。

2.实现
在算法步2中使用Fit[ ]函数,步3、步4使用Plot[ ],步5选用Integrate[ ]函数。

3.误差估计:
来进行检验。

第一段:
对应于t始=(h),t末=(h)
水量分别为v始=514800(G),v末=677600(G)
(1)任意时刻从水箱中流出的水速都可通过该模型计算出来;
(2)可推测几天的流速;
(3)可以将该建模过程推广到用电及用气的估算上。

2.缺点:
(1)如能知道水泵的抽水速度,就能更准确地估算水泵灌水期间水的流速;(2)通过考虑体积测量的差异建模,该作法包含着某种不准确性。

源程序:
L={{,},{,},{,},{,},
{,},{,},{,},{,},
{,},{,},{,},{,},
{,},{,},{,},{,},
{,},{,},{,},{,},
{,}}
fx=Fit[L,{1,x^3,x^5,Sin[],Cos[]},x]
graph1=ListPlot[L,DisplayFunction→Identity]
graph2=ListPlot[fx,{x,,},DisplayFunction→Identity];
Show[graph1,graph2,DisplayFunction→$DisplayFunction,
PlotRange→All]
图15-2 水箱水流量拟合图
v1=677600-514800;
t2=;
m1=v1/t1;
v2=677600-514800;
t1=;
m2=v2/t2;
p1=m1+Integrate[fx,{x,,}]/t1
p2=m2+Integrate[fx,{x,,}]/t2
%=(p1-p2)p2
运行结果为:
(1)挖土机的利用率;
(2)每小时的平均挖土量;
(3)挖土机空闲和汽车等待时每天平均的损失费。

3.某杂货店只有一个收款台,顾客到达收款台的间隔是服从均值为的负指数分布,每个顾客的服务时间服从均值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

这里时间的单位是分钟,且服务时间不取负值。

对100个顾客去收款台缴款的排队过程进行仿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