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工序培训教程压合工序培训教程压合工艺大致分为:叠板、压合(分冷压、热压两种)两大部分,构成压合工序。
它是FPC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序。
第一章培训程序1.0目的:对生产部员工的培训内容及培训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确保对所从事生产的工作人员都在上岗前接受适当培训,并达到要求。
2.0范围:典邦公司生产部所有员工(不含管理人员,但包括组长)。
3.0内容:3.1新进公司员工的培训。
3.1.1 培训内容:a、公司简介、员工手册及厂纪厂规(人事部负责);b、安全教育(生产部负责);c、产品简介及工艺流程(班长负责);d、岗位要求及操作规程(各工序自备教材,班长、组长负责)。
3.1.2 培训过程及考核方式:新员工第一天由人事部培训3.1.1中a项,之后进行b、c、d项培训岗位实际操作,培训结束即进行考核(分为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为笔试,操作考核为现场操作。
对于考试合格者,发出上岗合格证,人事部记录备案,考试不合格者,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将此员工退回人事部处理。
上岗证经过塑,置于员工工作的工位处。
3.1.3 新员工上岗前不满1个月,不允许调换岗位、工序。
特殊情况,需报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批准方可,但也需接受新岗位前培训。
3.2 在岗员工培训:3.2.1培训内容:a、培训内容:新产品工艺培训;b、新设备使用培训;c、岗位要求及操作规程;d、其它培训(现场管理、品质标准等培训);3.2.2 培训过程:以上培训需由班长先作出培训计划(按上述培训内容),必要时组织并联络其它部门相关人员进行。
3.2.3 考核方式:所有培训(有培训计划)均需进行考核,考试分理论及操作(理论为笔试、操作为现场考核),由培训者统一出试题,对培训不合格者再进行培训。
对连续二次培训不合格者作停薪、停职培训,并取消上岗资格。
3.3 转岗培训:所有员工在换岗位、工序、晋升/降级的或离开工序岗位超过3个月,均被视为该工序新员工,此等员工均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新工序上岗前的相关要求培训。
附录:《上岗证》第一章工艺简介第一节叠板1.0目的:将贴好加强板待压的产品与硅橡胶、离型膜、钢板、层压垫等辅料依工艺要求叠放在一起以便于压合作业。
2.0 物料与设备待压的产品、硅橡胶、离型膜、钢板、层压垫、手套、无硅手指套等。
3.0工艺流程摆放托板硅橡胶离型膜产品离型膜硅橡胶钢板1 钢板2第二节压合1.0目的:通过加温、加压使加强材料(如PI、F-R4、硅钢片、不锈钢片、粘合剂、PET等)与FPC产品粘合在一起,以满足客户安装的要求。
2.0 物料与设备LCP-40 油压机(1台)、THD71-40油压机(4台)、VFPC1-8V快速压机(1台)、待压的产品、硅橡胶、离型膜、钢板、层压垫、手套、无硅手指套等。
3.0工艺流程开机选择程序、设定压合参数升温叠板放板压合取板将产品放至周转盒4.0名词解释选择程序、设定压合参数——按产品的工艺条件选择相应的压合程序(1P—5P)及相应的温度、时间;升温——将机器的上下模升至产品压合所需的温度;放板——将叠好的板放入压机的下模工作台上;取板——将压好的产品从压机的上下模之间取出放到工作台上;第三章操作规范本章主要讲述如何操作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防止品质异常的发生从而达到满足客户的要求,并把现场作业动作统一。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
第一节压合作业方法一、作业目的防止产品在叠合过程中产生打折、污染等不良。
二、准备作业3.1检查电源线有无老化、破损,其它配件是否缺损;3.2检查光电安全开关是否正常;3.3检查急停开关工作是否正常;3.4检查压力设定值是否小于180KG/cm2;3.5检查油位是否正常;3.6清洁工作台面、硅橡胶、钢板、离型膜等;3.7操作台必须戴隔热手套以防止烫伤。
三、压合操作方法及步骤1.0 LCP-40液压机1.1上班开机前先对设备进行点检(依照《设备保养点检表》);1.2用酒精和无尘纸清洁硅橡胶、钢板、工作台面等,要求其表面无灰尘、杂质和胶等异物;1.3将一张平整干净的层压垫(大小与压机工作台一致)整齐的放在压机的下工作台上。
1.4电源电闸开关拨至“合”处再按压机的电源按钮至“ON”处(按钮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1.5产品《作业指示流转卡》或《技术通知书》选择程序、设定温度和时间等。
1.5.1度设定为作业文件规定的参数值;1.5.2将“自动手动”旋钮指向“自动”档,再旋转左边的“压力调节”钮,使压力调节钮上的刻度值与要求设定值一致,然后双手按下控制面板按钮,降下上工作台,查看压力表的压力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左右微调“压力调节”钮,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压力参数完全达到文件规定的值1.5.3设定压力参数也可以用手动的方式进行。
先将“自动手动”旋钮转至“手动”档,再按“油泵启动”开关,然后按“主油缸下行”开关,使上工作台下行,观察压力表读数,按“主油缸上行”开关,上工作台上行,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压力参数完全达到文件规定的值;1.5.将时间参数按作业文件规定的要求设定好;1.6压机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再将待加工的产品按工艺文件规定的方式叠好,双手戴上隔热手套将产品送入压机的上下工作台面;要求产品整齐的放在下工作台上,最上一层钢板上放一张层压垫;1.7双手同时按下操作台上的两个启动按钮;1.8压合时间到后,待压机上模台完全升起后才能将产品取出;1.9每班或每LOT压的第一板产品送至工序的IPQC处检验(即首检)。
1.10首检合格则可继续连续性作业,每压一板员工必须进行自检(检查项目为:压折痕、气泡/分层、溢胶、偏位等)若首检不合格则需反映给当班的组长或代组长处理,若组长解决不了则找工序工程师解决后方可作业;1.11每LOT产品作业完后将产品用PET隔开放入周转盒中并LOT卡上签名,然后填写《压合工序生产操作记录》;1.12压好的产品转给工序的IPQC并按要求填写好《产品转出交接记录》;2.0 D71-40液压机2.1上班开机前先对设备进行点检(依照《设备保养点检表》);2.2用酒精和无尘纸清洁硅橡胶、钢板、工作台面等,要求其表面无灰尘、杂质和胶等异物;2.3将一张平整干净的层压垫(大小与压机工作台一致)整齐的放在压机的下工作台上。
2.4将电源电闸开关拨至“合”处再按压机的电源按钮至“ON”处;2.5将“上模加热”表及“下模加热”表的温度值设定为作业文件规定的参数;2.6将“加热”旋钮指向“通”处;2.7设定压力参数。
先将压力表红色指针指向作业文件要求值,再将压力表蓝色指针(补压指示针)指向比红色指针低0。
5—1。
0Mpa数值处;然后将“调整工作”旋钮指向“工作”处,按“电机启动”按钮,待电机启动后,再用双手同时按控制台两按钮,待上下工作台完全合拢后,观察压力表黑色指针(实际压力值)读数情况;只有黑色指针与红色指针完全重合,压机压力值才能满足设定要求;2.8当压力表黑色指针与红色指针不能重合时,先将“调节工作”旋钮转至“调整”处,再按“回程”按钮,待上工作台完全升起后,适当的旋转压力表下面的压力调节阀(左旋压力减少,右旋压力增大);然后将“调整工作”钮指向“工作”处,再用双手同时按控制台两按钮,待上下工作台完全合拢后,观察压力表黑色指针读数情况;重复以上动作,直至黑色指针与红色指针完全重合;2.9将“保压延时”表的时间参数,按作业文件规定的要求设定好;2.10检查光电保护开关是否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注:当压机上工作台在下降,将手指伸入光电保护开关要求的扫描区域,保护开关红色指示灯亮,压机上工作台停止下降为正常);2.11待压机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再将待作业的产品按工艺文件规定的方式叠好,送入压机上下工作台之间;2.12在“电机启动”指示灯亮及“调整工作”钮指向‘工作“的前提下,双手同时按下工作台面操作按钮;2.13时间到后,待压机上下工作台完全升起后才能将产品取出;2.14每班或每LOT压的第一板产品送至工序的IPQC处检验(即首检)。
2.15首检合格则可继续连续性作业,每压一板员工必须进行自检(检查项目为:压折痕、气泡/分层、溢胶、偏位等)若首检不合格则需反映给当班的组长或代组长处理,若组长解决不了则找工序工程师解决后方可作业;2.16在压合的过程中,如补压功能启动不正常,应及时左右微调压力表蓝色的补压指针2.17 1 LOT产品作业完后将产品用PET隔开放入周转盒中并LOT卡上签名,然后填写《压合工序生产操作记录》;2.18压好的产品转给工序的IPQC并按要求填写好《产品转出交接记录》;3.0 VFPC1-8快速热压机3.1打开总电源开关,打开机器电源开关。
3.2根据作业流转卡要求设定以下参数:3.2.1温度:分别设定:“上层加热控制器”和“下层加热控制器”的温度值,然后分别打开上、下层加热开关;再按“待机启动”钮将模板推入加温。
3.2.2时间:分别设定“预热计时器”、“成品计时器”计时器的时间值。
3.2.3压力:旋转压力表指针:将红色指针指向指定要求压力值;3.3叠板方法:3.3.1此机不用敷型材料(因为其上、下模板上已带有硅橡胶)。
3.3.2每次仅允许(压)1PNL产品。
3.3.3具体叠板方法:上模板(带有硅橡胶)机器上固有件离型膜产品离型膜下模板(带有硅橡胶)机器上固有件3.4 试压3.4.1待温度达到设定值,按“待机复归”钮将模板推出;然后按“自动压合”钮将模板送入,机器进入自动状态。
3.4.2观察真空度是否满足要求(720mmHg以上);压力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黑色指针与红色指针重合,如压力出现欠压或超压,可手动顺手针或逆时针旋转压力调节阀)。
3.4.3待机器各项指标满足设定值之合,再将“成品记数器”归零。
3.4.4将产品按上述叠板方法放入压机上下模板中,按“自动压合”钮,开始作业。
3.4.5每班或每LOT压的第一板产品送至工序的IPQC处检验(即首检)。
3.4.6首检合格则可继续连续性作业,每压一板员工必须进行自检(检查项目为:压折痕、气泡/分层、溢胶、偏位等)若首检不合格则需反映给当班的组长或代组长处理,若组长解决不了则找工序工程师解决后方可作业;3.4.7 1 LOT产品作业完后将产品用PET隔开放入周转盒中并LOT卡上签名,然后填写《压合工序生产操作记录》第二节清洁及保养1、每日用酒精清洁机台台面;2、每班下班前做好机身及工序环境清洁;3、每4小时向导柱加20#机油润滑;4、每月进行一次定期保养。
第四章品质标准第一节工序常规质量控制标准良品率为99.5%。
0.35%<不良率≤0.5%为改善、不良率>0.5%为停工;停工后立即拿《停工单》找工程师处理。
(须工程师在《停工单》背面签字)。
第二节工序常规检验标准第五章其它第一节报表第四章其他为了对产品品质发生异常或设备故障时的一种追溯,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很多数据都需要记录,所以要填写相关的报表,对作报表有如下的要求:1.1.报表的书写要求:a)严禁用红色墨液的笔、铅笔进行书写;b)字迹要清楚,字体要工整;c)报表的书面不得有涂改(包括修正液在内)d)若因种种原因非修改的地方,用“∥”划掉不要的内容,然后签上修改者的姓名、修改时间日期;1.2.报表的内容要求:a)报表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报表的填写的最终目的(例如:各种操作记录表、清洁保养记录表、品质日报表、油墨调配记录表、日计划完成状况表、设备点检保养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