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支教活动项目策划

大学生支教活动项目策划

大学生支教活动策划一、前言: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名贵州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07年在蔡家关正式注册成立。

2012年土建学院搬到花溪,从此在花溪开展活动。

2013年随着学院的更名正式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在院党委领导、院团委指导下的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在院青年学生组成的全院性、非盈利性的学生正式团体。

本协会宗旨:通过组织和指导全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广大青年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倡导文明、互助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学校建设和贵州经济的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协会奉行“自愿、奉献、务实、持久”的准则。

以“用奉献点亮青春”为核心精神,将“学习、服务、奉献、沟通”作为自身定位。

探求适合当代青年志愿者的发展道路,将知识赋予到活动、工作中去,提升组织存在的价值。

二、活动介绍◆活动主题:情系教育奉献青春◆活动背景: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西部地区有很多贫困山区,在那里交通及其不方便,经济萧条,教育设施落后,教育体制不够健全,师资力量尤其缺乏,教育发展不平衡。

当地居民家庭成员很多,负担很重,导致山区留守儿童很多。

由于家长的教育程度有限,使他们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受教学环境的影响,孩子们的思想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缺乏对外界的了解。

受到家庭和教学环境的双重影响,很多孩子早早辍学,不用说大学,连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

志愿服务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志愿者所体现和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中华名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进入了大学,我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做些比书本学习更有意义,更能锻炼和证明自己实际能力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贵州大学土木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前先后有过几次支教的光荣行动,为了将这一光荣使命传承下去,完成爱心接力,今年也将又一次进行支教活动,给山区的孩子带去希望。

活动目的和意义:1.在当代社会,志愿服务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也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特别是幼小的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给他们带去新的东西,带去希望,也要将我们的所学,所想分享给孩子们,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在关注,关心他们,让他们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给他们带去外面世界的美好,给他们带去学习的动力、走出大山的动力。

2.希望通过支教生活的体验,让志愿者们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培养志愿者们乐于奉献的精神,让志愿者们学会面对各种困难,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我,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3.利用志愿者的社会宣传作用,呼吁社会,并且将贫困地区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反映给社会。

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争取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支教队伍中。

也为了更好的宣传我们青年志愿者的宗旨: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参加人员: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部分学生◆活动时间:201*年8月1日至201*年8月16日◆活动地点:贵州省***◆活动实施方案:见相关策划◆活动总负责人:刘陆负责人:吴怡、张义楠、杨海江三、活动流程高校期间活动流程:(一)活动申请1.时间:201*年8月1日之前需申请好2.负责人:刘陆3.所需物资:活动策划书(二)踩点踩点注意事项由相关工作人员商讨并决定支教地点和时间。

同时征得贵大土木学院领导的同意以及与当地学校取得联系,在5月中旬,由负责人带队去当地学校踩点,确定好支教活动的具体日期,踩点时落实以下问题:(1)了解并实地查看当地的周边环境,注意是否有河流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带。

如果有,则踩点过后的培训一定要告知每一位成员,让大家保护好自己和孩子们的安全。

(2)了解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实地考察孩子们上学回家经过的路况,确保孩子们回家路上的安全。

(3)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学校的假期安排,制定好时间,避免时间发生冲突。

(4)与当地校方协调好支教人员的食宿问题。

(三)志愿者招募(1)由办公室制作报名表和宣传单,并进行摆点宣传和招募。

(2)由办公室确定面试时间地点,并通知报名支教的同学进行面试。

(3)由协会几位负责人通过第一轮面试预选30人和第二轮面试的筛选,确定最终的支教人员16人。

(4)在支教前进行三次以上支教培训,由以往有支教经验的成员向大家讲述支教的经验和需要特别的事情。

(5)支教人员的要求:A 态度端正,有上进心,能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参加支教活动的光荣和意义,并且具有热情服务的精神。

B 作风朴实,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忍受艰苦的条件并且积极面对C 活泼开朗,不摆架子,不炫耀自己,不挖苦别人,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D 专业知识过硬,有独立备课,上课的能力。

(四)志愿者培训培训流程1.针对本次支教地点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并准备支教的相关资料。

2.对此次支教地点的情况和现状进行详细的解说。

3.请专业的有经验的支教人员到场给同学们进行培训。

(3次)4.对志愿者进行分组,并在每组选出一位组长,方便与队长以及其他组组长协调工作。

分组过后,再由各组组长给自己的组员进行工作分配。

5.志愿者准备好文艺节目,便于支教结束时表演。

6.最后一次培训时通知成员支教时间和出发时的集合时间,以及支教注意事项。

个人准备好生活用品,如毛巾,牙刷,拖鞋,手电筒等。

注:出发集合当天每个人必须准时到达集合点,不能因个人行为耽搁了集体的行动。

(五)物资准备➢时间:201*年7月➢支教前物资采购:1、负责人:待定2、物资由采购人员购买,会计要明细账目,并索要发票。

(1)队旗一面(2)策划书至少四份(各板块负责人必须人手一份),介绍信(每队一份)(3)队服件,工作牌(提前订做)(4)事故保险份(15天)、安全协议书份(5)往返车票各张(据支教人数而买)(6)奖状队(用于对孩子们的奖励)、荣誉证书、小礼品等(约元)(7)记事本两本(用于会议记录、工作总结)(8)手电筒4支(发到男女安全员手中)(9)相机(一个)(10) 电脑(11)药品:感冒药、创伤药、消炎药、晕车药、药水土不服、胃药、绷带、棉签、酒精、创可贴、金嗓子等(12)办公用品套(包括:文件夹、中性笔、教案本、记录本。

(13)支教文艺汇演幕布。

(14)后勤用品:米、面、菜、油、调料、炊具、餐具、燃料、洗洁精、清洁球2、个人物资:志愿者自行准备(1)被褥、枕头,相应衣物(注意夏天可能出现的天气问题)(2)洗漱用品(3)台灯(4)学生证、身份证(5)备用衣物(要厚点)(6)每人预带200元钱,以防突发事件(7)针线,纸巾下乡期间支教流程(一)支教(详见《支教策划》)(二)乡建(详见《乡建策划》)(三)调研(详见《调研策划》)(四)其他活动如:文艺汇演、知识竞赛、家长会,学生手工艺展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详见《安全策划》)四、相关策划附表试讲策划活动背景:我们跨入了大学,得到了好的教育,但与此同时,有些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却得不到充足的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教育。

在教师缺乏的这个时候,我们能为那些孩子们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献出我们的爱心!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我们在这里享受着好的教育,他们却得不到充分的课堂,而现在的我们,因能力有限,不能为他们提供很多,但是一个“爱心教师”我们是能做的。

➢活动目的: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为那些聪明的孩子们选出一批较为优秀的“实习”老师,给予那些孩子一个快乐的第二课堂.一个充实的假期。

➢活动时间:201*年7月 11 日➢活动地点:贵州大学新校区土建楼(待定)教室➢活动构成:1.试讲者2.面试官➢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1.教室申请(负责人待定)2.面试官(以前有支教经验的老成员)(二)试讲当天1.试讲者自备试讲资料,进行5--10分钟的试讲后,面试官可以根据试讲者的表现和当时的情形进行提问或点评。

支教策划宣传(1)线上宣传:在小学期期间,由宣传部相关人员在QQ,微博,微信,贴吧等网络平台进行支教活动的宣传,以及志愿者招募。

(2)线下宣传:①横幅:由相关工作人员在南、北、新区食堂门口、篮球场栅栏处进行悬挂②宣传单,海报:由宣传部设计宣传单,海报,在小学期期间由相关工作人员在南、北、新区食堂门口,于中午12:00和下午6:00开始发放。

○3摆点宣传:小学期期间由各部门安排人员在南、北、新区食堂门口进行摆点宣传以及招募志愿者。

报名表由办公室设计。

赞助:由外联部人员拉赞助,取得支教活动的经费支持。

捐献物品:(负责人待定)摆点招募支教人员时呼吁大家捐献自己的旧课内课外书,旧文具,旧衣物(完整清洗和消毒之后)并由采购组走访寝室,收集物资以便捐给孩子们。

成员分组安排队长(1名):负责组织内外关系协调,保证支教活动顺利进行;负责支教全队人员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安排,保证支教人员的安全。

副队长(2名):协助队长工作,负责收集支教人员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课程监督组(2人):负责支教前,准备好老师上课课表,学生上课时间安排,并在支教期间,监督每一位成员的备课以及上课情况。

在每天晚上的例会进行总结或调整计划。

联络组(1人):负责在支教前联络通知支教人员进行培训,集合等。

财务组(2人):负责支教人员日常生活资金的管理,支出。

记录每笔支出,保管好整个支教队伍的资金和物质。

摄像组(2人):负责全程拍摄,捕捉支教中的每一个有意义的瞬间。

新闻组(2人):负责在网上平台上更新每天的活动。

安全组(4人):负责支教期间每位成员和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每天晚上进行点名,巡夜等活动。

确保每位成员晚上都准时回到住所。

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向队长或副队长报告。

采购组(4人):负责支教期间的食材,生活用品的采购。

需要资金支出时与财务组联系并有票据证明。

生活组(4人):在支教期间,与采购组交接,每天在饭前一小时开始为大家做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