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让学生认识到分析事物可以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建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
②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建立,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模型的四思 想,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要完成以上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首先得有个好的导入, 所 以设计了一个小游戏, 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课堂氛围。 而教学重点为人体呼吸 系统的结构, 所以在这一环节也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以加强重点知识的掌握。 教 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组织了一个学生分组活动, 以加 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难点突破。
口诀: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
过渡:现在我们明白了气体为什么能进出, 但这么进进出出气体总得有变化才有 意义啊。
活动4【活动】3.吸入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
活动5:我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水分等,那么那些成分会发 生变化呢?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部分气体进行检验。
A.用气筒和口腔分别向澄清石灰石吹起,观察现象。
3重点难点 人教学重点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教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上课后所有学生先别坐下,大家进行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能憋气更长的时间, 憋不住气的可以坐下,剩最后3位同学分别几位冠、亚、季军,让他们来谈谈自 己能憋这么久的方法,并提问你还能憋多长时间,能不能无限制的憋下去?
B.用气筒和口腔分别向玻璃片哈气,观察现象。
刚刚我们检验的两种气体的变化, 还有比如氧气,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其 变化吗?这个作为课后探究。
C.阅读P102图3-67和根据生活经验完成任务单3。
过渡: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有明显的差异, 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肺泡 内进行了气体交换,那么,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呢?
活动5【讲授】4.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
4.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 举例:鸳鸯火锅。引入扩散现象。
讲解气体在肺泡内的交换,肺的结构特点及这样的结构对气体的交换有什么好 处。
疑问:氧气被人体吸收了又有什么作用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活动6【讲授】小结
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A.什么是呼吸。B.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呼吸运动是怎么进行的。D.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变化情况。E.气体是如何在肺泡内进行交换的活动7【作业】作业
2.让另外一队同学分别扮演清洁的空气、灰尘、细菌混在一起进去呼吸系统。
小结:刚刚这么多同学给大家形象的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活动3【讲授】2.呼吸运动
过渡:但有一个问题,刚刚扮演空气、灰尘、细菌等同学长脚了自己会跑,而我 们真正的空气会跑吗?那人体又是怎样完成呼吸运动的呢?
呼吸运动
活动2:展示气球的吹起和放气。这活动说明要让气体动起来需要什么?
活动3:分组体验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
问题:a.锥形罩内气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b.这结构和我们的呼吸系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各结构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C.这个结构和我们的呼吸系统还有那些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4:做个深呼吸体会自己胸腔和肋骨的变化。并读P101图3-66后完成任 务单内容2.
请同学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强调:膈肌舒张状态时是成拱形的。所以收缩时胸腔体积会变大。
任务单
呼吸道:
1.呼吸系统的组成: 肺:
2.人体的呼吸运动。 膈肌 横膈 外肋间肌 内肋间肌 肋骨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力 气流
吸气
放松
向上向外移
减小
呼气
拱形
离开
3.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汽
吸入的空气
较少的水汽
呼出的空气
4.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
5.探究如何检测吸入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活动2【讲授】1.呼吸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活动1:读P100图3-65完成以下内容:a.呼吸系统是有哪些结构组成?
b.这些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游戏:1.让6位同学分别扮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给他们编上号, 让他们按顺序排好队,简要介绍自己的结构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呼吸道和肺的 组成和功能;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能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分析来认识复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