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小发明家

小小发明家


2、组 合——功能倍增
“录音机”——收音、录音 “带音乐的贺年卡”——有视听效果 “多用笔盒”——装笔、测温度、削铅笔、放大 “方便电工手钳”——有起子、电笔、钳子等 “方便书签”——夹有圆珠笔芯,能做笔记 “橡皮头铅笔”——美国人威廉发明 “安全帽”——前面装有可调角度的平面镜,适 于装修天棚。
美国一位牙医发现患龋齿的儿童不爱刷牙的原因是讨 厌牙膏中的薄荷味。她运用“变一变”原理进行创意,在牙 膏中减少薄荷,加上糖桨和果汁,改变了牙膏的口味。这种 牙膏还分有橙汁、苹果、香蕉等各种香型,并制成橙红、果 绿、淡黄等悦目的颜色。产品上市后,大受儿童欢迎,孩子 们把刷牙当成一种快乐,有的甚至一天要刷两三次牙。
8、给人们及时提醒
“带温度计的奶瓶”——侧面有温度刻度 “镜头盖的改进” —— 做的大一点,取景 时可以看到盖子。 “自动告诉信箱” —— 有信件可使电路接 通指示灯亮 “输液报知器” —— 根据重量的减少给人 提醒
9、发挥想象 开发能源
“乡村小路灯”——在电线杆上装小型风力发电 机,白天发电、储存电,晚上照明。 “水龙头发电机”——用自来水流出水的力量发 电 “冷暖钢管床”——冬天加热水,夏天加凉水。 “太阳能集热器”——白天将太阳的热集中起来, 到冬天可将路上的雪融化。 “岩浆发电机”——利用岩浆的热——蒸汽—— 发电
小小发明家
做个生活有心人
一、什么是小发明
发明创造又称科技发明,简称为发 明。它是指运用有关科学理论知识、技 术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方法。广义的理解 指所有新颖的、独特的、具有一定社会 意义和价值的技术成果。人们通常所说 的“小发明”,大都属广义的范畴。这 一类发明中有些成果尚不成熟、尚不完 备,但发展下去也有可能成为获得专利 的发明。“小发明”是“大发明”的摇 篮,因为这两者本质是相同的。
方形漏斗
用漏斗往瓶子里灌液体时,因瓶口和漏 斗都是圆形的,瓶里的空气不易排出,液体流 得很慢,所以需要一边灌,一边提动漏斗,否 则灌得稍快一点儿液体就会溢出。河南的王岩 同学则改变了传统漏斗的形状,把漏斗下口的 圆形改成方形,使圆瓶口与方形漏斗之间留有 较大的空隙。这样,往瓶里灌液体时,瓶里的 气体会沿着瓶口的空隙流出来造发明十二法
6、联一联
“联一联”就是把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联 系起来,看看能产生什么新事物?
西安太阳食品集团创始人李照森有一次陪同客人到西安 饭庄进餐,发现人们对一道用锅巴做原材料的菜肴很感兴趣, 不由得联想到:锅巴能做菜肴,为什么不能加工为小食品呢? 美国的土豆片能风靡世界,作为烹饪大国的中国也应让锅巴 食品征服世界。此后,西安太阳集团用不同原料、不同调料、 不同做法的锅巴食品相继开发问世。如大米锅巴、小米锅巴、 五香锅巴、牛肉锅巴、海鲜锅巴、果味锅巴等等,产品琳琅 满目,年销售额亿元以上。锅巴食品还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获得了专利权。
防虫树裙
三、发明创造的基本要素
(一)知识 (二)能力 (三)条件 (四)信息
四、发明创造的具体方法 1、任何物品都可以改进
“三棱柱漏斗”——可从周围排气 “防滑套鞋”——鞋底有花纹 “防灌水套腿”——上下口有松紧带 “新型拉链扣”——防衣物卡塞 “椭圆保温瓶壳” —— 防止热水瓶碰到后 瓶胆易碎 “探针式颜料筒盖”——刺掉干结的颜料 “苹果采摘起”——能在高处采摘苹果
3、节 省 空 间
“折叠式”的物品在我们生活中很常 见,如折叠桌子、折叠椅、折叠沙发、 折叠床、折叠式算盘等等。 “可伸缩式”物品的发明,主要是仿 照了无线电中的天线为例设计的。特别 人们在外出时总想带一些小体积的东西, 从而出现了“伸缩拐杖”、“伸缩伞”、 “伸缩式黑板檫”、“升降桌”等。
4、利用空气的性质想象
★荣获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作品名称:方便脱背心
我十分贪玩,因此会疯玩的过头,总爱脱背 心。但是要脱下背心,必须先脱掉外衣,非常麻 烦。要是不用脱外衣就能把背心脱下,那该多好。 于是,我设计了一件方便的容易脱下的背心,取 名方便脱。我将这件衣服的两个肩部该用纽扣, 在腋下两边各缝上一条拉链。如果要脱掉背心可 以先解开纽扣,再拉开拉链直接脱下。这样一来, 就避免了一脱一穿的麻烦。此背心不仅外观精美, 在不便脱衣时就能方便脱下,而且不会自由落下, 达到方便的目的。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11、反一反
“反一反” 就是将某一事物的形态、 性质、功能以及正反、里外、前后、左右、 上下、横竖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的事物。
如动物园将猛兽关在笼子里供游人观赏,改 为将游人关在笼式汽车里在森林中浏览观赏行动 自由的猛兽,受到游人的欢迎。 伽利略利用气体和液体受热后要膨胀,受冷 后要收缩。把它反过来思考,即胀——热,缩——冷, 从而发明了温度计。
五、小发明步骤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 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 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选题 成功
构思设计
制作
实践检验与改进
作品名称:简易硬币分层机 作者: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五(5)班 张霖坤
作品点评:分拣硬币费时费力,是一件很烦杂的工作,张霖 坤同学利用非常简单的原理设计出了简易硬币分层机,设计 巧妙,结构简单,但非常实用,具有推广价值。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10、搬一搬
“搬一搬” 就是把这件事物、设想、 技术搬到别处,会产生什么新的事物、设想 和技术。
“搬一搬”往往是某项发明创造推广应用 的基本方法。如激光技术“搬”到了各个领域; 激光切削、激光手术……又如,原本用来照明的 电灯,经“搬一搬”后,有了紫外线灭菌灯、红 外线加热灯、装饰彩灯、信号灯……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9、代一代
“代一代”就是用其他事物或方法来代 替现有的事物,从而导致创新的发明思路。 既可以直接寻找现有事物的代用品,也可以 从材料、零部件、方法、形状、颜色和声音 等方面进行局部替代。
如塑料水笼头替代传统铸铁水龙头、塑料桌椅 替代木桌椅等等;以纸来替代传统材料也很多见, 如纸拖鞋、纸口罩、纸帽子、纸杯子、纸餐巾等 等……
“三棱柱漏斗”——从周围排除空气 “气垫坐椅” —— 空气的保温、可压缩性、 弹性
5、力 的 运 用
“减震跷跷板”——两端底下安装弹簧 “方便墨水瓶” —— 在盖上加装“小耳朵” “雪橇式自行车”——侧面加装斜杆 “防滑自行车”——将麻绳缠在轮上 “乒乓球捡拾器” —— 利用下面橡皮筋的 弹性
6、利 用 光 学 知 识 创 造
“缩一缩”就是把原有物品的体积 缩小、缩短,变成新的东西。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叠伞、 微型照像机、浓缩洗衣粉、掌中宝电脑、 折叠沙发和折叠桌椅等,也都是“缩一缩” 的结果。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5、变一变
“变一变” 就是改变原有事物的形状、 尺寸、颜色、滋味、浓度、顺序、方式、音 响等,产生的新思维,形成新的物品。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12、定一定
“定一定”就是指对新产品或事物定 出新的标准、型号、顺序,或者为改进某种 东西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不良后果做出 的一些新规定,从而导致创新。
如一位小同学把“可使用”的标签用“定时” 退色的材料做成,把它粘贴在需要时间限定的物 品和食品罐上。当消费者在购物时看到“可使用” 特种标签的字样已退色,也就知道此物品已过期, 不能再买了。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3、扩一扩
“扩一扩”将原有物品放大、扩展, 会有什么变化? 例如“投影”放大,即为扩一扩得到 的效果;有一个中学生雨天与人合用一把雨 伞,结果两人都淋湿了一个肩膀。他想到了 “扩一扩”,就设计出了一把“情侣伞”— —将伞面积扩大,并呈椭圆形,结果这种伞 在市场上很畅销。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4、“缩一缩”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小发明三性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 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 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 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小发明三性
3.实用性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 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 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 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 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 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 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 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 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 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2、减一减
“减一减”将原来物品减少、减短、减 窄、减轻、减薄……设想能变成什么新东西? 人们用“减一减”的方法发明创造了许 多新的东西。例如,一封信件通常由信纸、 信封和邮票三件物品组成,用“减一减”的 创新思维方法,使三件变成了一件——明信 片;普通眼镜将镜片减薄、减小去镜架,就 变成了隐型眼镜等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加一加 减一减 扩一扩 缩一缩 变一变 改一改
联一联 学一学 代一代 搬一搬 反一反 定一定
四、创造发明十二法
1、加一加
“加一加”就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 么或把这件东西与其他什么东西组合在一起, 会有什么结果?把这件东西加大、加长、加高、 加宽会怎样?这里的“加一加”是为了创新思 维而“加一加”。 美国商人用0.2美元从我国购买一种工艺 草帽,添加一条花边帽带,再加上定型,结果 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价格也翻了近百倍。
“给伞开个‘窗户’” —— 由于伞回遮挡 视线 “照明文具盒” “手电笔盒” “电表数字观测仪”——利用潜望镜原理
7、利 用 电 磁 原 理 发 明
“自动告诉信箱” —— 有信件可使电路接 通指示灯亮 “磁纽扣”——纽扣上装有磁和铁,可换 “关门断电开关”——象冰箱内的灯 “盲人茶杯”——利用水的导电性 “电磁门”——利用电磁铁吸铁的性质
小发明三性
1.新颖性
作品名称:好客鞋 作者:魏强
奖级: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三等奖
小发明三性
2.创造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