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大气概述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丫):在垂直方向每变化100m气温的变化值。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C,这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饱和水汽压(E):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达到此限度,空气就是饱和状态,这是的空气成为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成为饱和水汽压,它是温度的函数。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U=e/E W0%露点温度(t d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饱和差(d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称为饱和差。

d=E-e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①气候:一个地方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一般比较稳定。

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②天气:一个地方较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成为天气,一般具有多变性。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①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b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水汽含量较少,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有时对流层中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也可伸展到平流层下部②对流层:a •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b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作用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①臭氧:a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b .臭氧层的存在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生存起了保护作用。

)②二氧化碳:a. C02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使得地表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截留在大气层内,因而对地表有保温效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

b •在所有温室气体中,C02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占到53%。

若大气中C02含量不断增加,将导致温度上升,使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02的增多也会对提高植物光合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③水汽:a •易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参与大气温室效应的形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b .含量虽少,但可在大气温度范围内进行相变,是天气变化的主要角色,影响云雨及各种降水。

(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有着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植物及农作物的产量。

)C .水汽在相变中吸收和放出潜热。

④ 气溶胶:a •大气中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使大气能见度变坏b •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影响到地面及空气温度c .大气气溶胶微粒能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d .有些进入大气的气溶胶微粒是大气中的污染物质5.如何用饱和差(d )、露点温度(t d )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① 饱和差:d>0,空气未饱和d=0,空气饱和d<0,空气过饱和② 露点温度:t>t d ,空气未饱和t= t d ,空气饱和 t< t d ,空气过饱和6•已知气温(t )和相对湿度(U )以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 E )、水汽压(e )、饱和差(d )、露点温度(t d )? 皿③饱和差:d=E-e①饱和水汽压: E0:0 C 时饱和水汽压t :蒸发面温度水面:a= b=235冰面:a= b=265②水汽压:••• U=e/E 100%•••e=E U④露点温度:7 45第二、三章辐射能、温度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S o):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 o表示。

大气透明系数(P):太阳在天顶时,即m=1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直射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与大气上界太阳常数S o之比,可表示为P=S/ S o(P<1)太阳高度(h):太阳高度角的简称。

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以h表示。

太阳直接辐射(S):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用S表示。

总辐射(S t):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大气逆辐射(L a):大气辐射朝向四面八方,其中向下投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L n):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地面净辐射(B):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水平地表面吸收的辐射能与失去的辐射能之差。

逆温:一定条件下,对流层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即逆温。

平流逆温:当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时,使近地面的空气冷却,降温较多,而上层空气受地面影响小,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现象。

辐射逆温: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

空气越靠近地面,受地面影响越大,降温越多;越远离地面,降温越少,形成逆温。

活动积温(Y):林木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表示为Y。

(活动温度:等于或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B)的日平均温度(t i)。

)有效积温(X):林木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表示为X。

(有效温度:日平均温度(t i)与生物学下限温度(B)之差。

)大气之窗:8-12 ^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

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

2.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sinh=sin © sin S+cos © cos S cos 3式中,©是纬度;3是赤纬(太阳倾角或日偏角);3是时角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①当大气透明系数为P,太阳辐射穿过m个大气质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为:S=S o P m(贝尔减弱定律)。

式中,S:至U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S o:太阳常数;p :空气透明系数;m :大气质量数②该式说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其减弱规律遵循指数规则。

4.至U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

5. 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

有哪些影响因子?① Ln=Lo — La式中,Lo :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 La :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② 影响因子:a .地面湿度f,地面有效辐射fb .海拔f,地面有效辐射fc .空气温度f,地面有效辐射Jd .空气湿度f,地面有效辐射Je •云况f,地面有效辐射J6. 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

① B=St • 1-r ) -Ln=(Sb+Sd ) • 1-r ) -Ln 或 B=Sb+Sd+La-Sr-Lo② 式中,B :地面净辐射;St :太阳总辐射(即太阳直接辐射(Sb )与散射辐射(Sd )之和);r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 Sr :地面反射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10ori -Ln :地面有效辐射(即大气辐射( Lo )和大气逆辐射(La )之差Lo-La )7.画图并说明土壤温度的铅直变化类型。

有两种基本型和两种过渡型。

基本型有日射型和辐射型, 过渡型有早上过渡型和傍晚过渡型。

hOO 9:00 吃理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日变化止t填潟度的雜育分布翠节蛮化日射型(13时,7月);辐射型(1时1月);早上过渡型(9时,4月);晚上过渡型(19时,10月)8.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

①B=LE+P+Qs②式中,B:净辐射;P:感热通量;LE:潜热通量;L:蒸发或凝结消耗量,约等于x 106J/kg ;E:蒸发或凝结量;Qs :土壤热通量9.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①常见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

②辐射逆温形成条件: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

10.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 \①土壤日较差:一日中,同一地方的土壤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②气温日较差:一日中,同一地方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③影响土壤日较差的因子:a.地面热收支状况和土壤热特性b .纬度:低纬度大于高纬度④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子:a.高度b .纬度:低纬度大于高纬度d .地表面状况e .天气状况 e .天气状况11. 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① 活动积温: y :活动积温/ti >B :活动温度,该生长发育期始日到终日(1-n )之和② 有效积温:X :有效积温nti >B-B :有效温度③ 积温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a •在林业气候■分析与区划中;积温被用作林业区划主要的热量指标。

b •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的不同生长发育期,要求不同的积温。

c .积温可以作为树木物候期、发育期和病虫害发生期等重要依据。

d •积温可以为植物引种和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避免引种和推广的盲目性。

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1.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蒸散的概念是什么?①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水源、热源、风速与湍流扩散、气压、饱和差 道尔顿定律: W :鸯发速證A :扩散速度(=风速)' P/\P :气压 E-e :饱和差/② 蒸散的概念:植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总和称为蒸散2. 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云、 露、霜、雾分别是在哪些冷却方式下产生的?①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 a .凝结(华)核 b .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②达到凝结的途径:辐射冷却、绝垫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c .季节:夏季大于冬季 c .季节:夏季大于冬季d .地表面性质③云:绝垫冷却;露:辐射冷却;霜:辐射冷却;雾:辐射冷却、接触冷却3.辐射雾、平流雾的定义和形成条件有哪些?①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空气层变冷而形成的。

形成条件: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b.天气晴朗少云;c.风力微弱(1 —3m/s);d.大气层结稳定。

②平流雾是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形成的。

形成条件:a.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b.暖湿空气的湿度大;c.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 —7m/s);d.层结较稳定。

、\4.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的定义。

降水相对变率和绝对变率分别可用来表示什么?①降水量: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或融化后的固态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聚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②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③降水绝对变率:某一时期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④ a.降水绝对变率可表示降水量的变动程度; b.降水相对变率可表示某地降水量的可靠程度有多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