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5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5章)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4月,国民党四派新军阀联合讨伐奉系 军阀张作霖。
冯玉祥
阎锡山
李宗仁
张作霖败退出关。 1928年6月4日凌晨5 时23分,张作霖在皇 姑屯被日军炸死。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 “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从此,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 在。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 统治,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其一,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
其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指出全党“以后要非常注 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其三,会议还提出了“整编改编自己的队伍, 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会议形成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
八七会议旧址
第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为帝国主义对华 扩张敞开大门。由于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 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中国没有能够摆脱帝 国主义的压迫,反而使外国垄断资本不断深入中 国,从而牢牢地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的数据中得到说明: 抗战前夕,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控制了煤产 量的55.2%,新法采煤量的77.4%,冶铁工业的 95%,石油工业的99%,发电量的77.1%。在 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外国资本占到了 71.6%。外国银行资产也要比华商银多1/3。外 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 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 工业。
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国革命处于低潮第一,革命势力遭到极大的摧残。据不完全统 一,从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 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 为2.6 万 人。全 党人数 由 1927 年5 月五 大时 的 57900名党员锐减到1万人。
第二,工农斗争走向低落。工人斗争由政治斗 争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斗争为主,而且取得胜利的 很少;农民斗争此起彼伏,分散而不集中。 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指出 的:“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 的低落”,“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
依靠帝国主义的结果必然导致外交上实行屈辱 的外交政策。实行屈辱外交政策的突出表现就是 对南京惨案的处理。1927年北伐战争时,英、美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革命,炮轰南京残杀中国 人民。
该事件本应该追究英、美帝国主义的责任。但 在1928年3月2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与美国代表达 成的解决南京惨案的换文中,竟把事件发生的原 因归咎于“共产党的煽动”,承认美国军舰炮轰 南京是为了保护“美侨生命”,答应向各国道歉、 赔偿。甚至顺着美国代表的旨意,下令通缉在南 京领导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共党员林伯渠,以 此向美国表示忠诚。
贺叶南 龙挺昌 。、起 朱义 克的 靖领 、导 周者 恩。 来左 、起 : 刘朱 伯德 承、 、
第二,发动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 收起义。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 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决定向敌人控 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转移并最终上了井冈山。 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中国 革命把从城市退却和向农村进军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使中国共产党人在 国民革命失败后领导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新军阀进 行英勇斗争、勇于探索的突出表现,也是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迈出的最有实际意 义的一步,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 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一个 重要标志。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胡 汉 民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出现了宁汉合流与分 裂的混乱局面。当蒋介石在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之后,在他一手操纵下,国民党于1928年2月召 开二届四中全会。会议改组了国民政府,谭延闿 当上了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 令、军委主席、国民党中常委,后来又出任国民 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这样,以蒋介石为首的国 民党中央组成,国民党内出现了暂时的统一。 在暂时统一的基础上,国民党四派新军阀开始 了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 解放,就必须同这个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伟 大的爱国主义者宋庆龄在当时就说过:只有以群 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 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 正实行社会主义。
由此,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土地革命 战争的兴起。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些追求进步和真理
的有识之士,在革命
的危机关头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 教育家徐特立、著 名文学家郭沫若、军
徐 特 立
郭 沫 若
事家贺龙、彭德怀等
人都是在此时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的。这正
贺 龙
彭 德 怀
如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2、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与土地革命 八七会议的召开——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事实表明,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 放在中心城市已经不可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既 然中国革命完全照搬别国举行中心城市起义的公 式行不通,因此,也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即在 中国的农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客观环境迫使 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革命者深入到农村地区去坚持 革命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 国革命的规律使然。
第二,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和 土地关系中仍居统治地位。中国广大的乡村基层 政权被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所把持,地主阶级逐 渐变成了帝国主义的附庸,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主要支柱。国民党政权继续维护封建土地所 有制,不承认中国有土地问题,拒绝在农村开展 土地革命,从而使中国广大农民处在极端困苦的 境地。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 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中国的问题 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无法解决。他同时又强调: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 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 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 向究竟是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对于这个 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的原则,依靠实际经验的积累,才能加以回答。
第三,利用超阶级的力量,即依靠国家政权力 量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 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对人民 巧取豪夺,聚敛大量财富,逐步形成了以蒋介石、 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和陈果夫为代表的官僚 资本,逐渐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国民党政权与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国民 党政府所推行的内外政策,既不代表广大劳动人 民的利益,也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 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这个政权的性质,正如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 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所说:“国民党 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 阶级的反动统治”。
毛 泽 东 领 导 的 秋 收 起 义 油 画
第三,发动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 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 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的又一次英勇的反击。 第四,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中 国共产党还先后在海陆丰、琼崖、鄂豫皖、赣西 南、赣东北、湘南、湘豫西、闽西、陕西等地区 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
赣东北根据地创始人
方志敏(1900——19
35)被捕后,在狱中写
下了《可爱的中国》、
《清贫》、《狱中杂记》
等不朽著作。
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所吓 倒。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言:他们从地下爬起来, 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 继续战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国民党 的屠杀政策进行了坚决和英勇的反击。
一、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全国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与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召开 1927年4月18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 军阀在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的血泊之中宣告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是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 的开端。在国民政府成立大会上,国民党元老胡 汉民成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仍然为国民革命 军总司令。
瞿 秋 白
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 一大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 兴起的转折。 邓 小 平 作 的 八 七 会 议 记 录
第一, 发动南昌起义。 1927年 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了著名的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油 画 《 南 昌 起 义 》
少 帅 张 学 良 东 北 易 帜
——
国民党的“统一”是表面的和不稳定的。即使在 蒋介石集团确立了在国民党内的主导地位之后, 这个集团内部以及这个集团与其他集团尤其是与 地方实力派之间,也仍然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3、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如何认识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呢?
看待一个政权属于什么样的性质,主要看他 所推行的内外政策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否有 利于社会发展生产力还是束缚和阻碍生产力。
中国革命之所以必须坚持武装斗争,是由中国 的国情所决定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会,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内部没有民主制 度,因而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和集 会、结社的合法权利。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决 定了在中国进行革命一开始就只能是以武装斗争 的形式,即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从此,中国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 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第一,在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 党首先认识到,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 件下,必须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 斯大林曾经说过,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 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也是革命的 特点。
对于第一个问题即敢不敢革命,中国共产党作 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