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美学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艺术美学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核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 都与宇宙相通。艺术家的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人与自然是融合为一,人与自 然是和谐统一。
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响至深,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常常在静寂观照中,结合宇 宙内部的生命求返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
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 有不同的感受。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画家以 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 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 胸中丘壑。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渔庄秋霁图 倪瓒zàn(元)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雪景寒林图 范宽(宋)
远眺青山 李可染
笔随心动: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画品实则是作者品格、学识和精神修养的综合体现。潘天寿说: “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画家在对千山万水的观察写生过程中神与物游,心物交融,经过酝酿、加工,使客观形 象变成“不了之形”,“不全之象”,通过意和情再造后的新的艺术景观跃然纸上。这景观 实质上是画家的思想感情、处境、地位、才能、阅历、主张、学识和对整个世界、人生及宇 宙万物的认识,以及画家对美学观念的认识,探索和对艺术规律的追求。
中国画的语汇是诗意的境界。 苏东坡云:“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诗、书、画、印堪称“四绝”。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 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画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诗文、书法、绘画以至印章的等艺术
手段,也是中国画极为新颖的一个特色。它的形成过程很漫长,首先 是提倡画中有诗,也就是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 韵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意”“意趣 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同时,这些又是表达作 者的个性,体现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一个很好的阵地。这样经过几百年 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中国画成为了以画为主体并有诗、书、印相辅相成 的一门小型的“综合艺术”。
渔夫图 吴镇 (元)
寒江独钓图 马远 (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洲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宿雨清畿甸, 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 垅上踏歌行
《踏歌图》 马远 宋
缘溪行 ,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 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 缤纷……
桃园 齐白石
中国山水画的语汇是诗化的境界
笔法: 中锋、侧锋、逆顺、点、粗细、顿挫、
方圆、疾徐、转折
浓、淡、乾、 湿、枯、皴、擦、点、染 墨法 :
焦墨、浓墨、破墨、淡墨、 积墨、宿墨、泼墨。
中国画自古便有很强的线条美感
中国画线条由于 融汇了书法的线条艺 术特点,扩大了线条 的媒介范围,成了画 家创造艺术美的基本 手段
运用简洁的线条 创造孤傲、清高、 苍凉、疏放的一 种艺术境界
南方水色+北方山景 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 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 置合理
历史时空在青铜白玉中凝固,文化古韵在红墙黄瓦间婉转,回首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国古代山水镌刻 的美丽画卷传递着经久不衰的艺术之光。
艺术美学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2020/11/26
1
中国山水
山水画: 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 ,但仍附属于人物画;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 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董源等的水墨山 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 , 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 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 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
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绢本大手卷,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 ,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布局交替采用 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 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 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是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全图刻 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
《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以一匹整绢创作的青绿山水画长卷,气魄宏 大,构图严谨,刻画精细,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风貌。画家在布局上独具匠心,使之“ 咫尺有千里之趣”。此画用笔精细, 既能把握住山水景物的起伏变化大势, 对各个局部的刻画又细致入微 , 画面既显得富丽凝重而又和谐统一。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 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6、不同时代的画 风有何差异?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溪山行旅图 范宽(宋)
万山红遍 李可染
笔墨当随时代:意在象外 情在画中
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 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 段。尤其是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现 代有出现许多表现欣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秦岭、太行、西北大漠、 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注重 形 神 兼 备 , 强 调 象外之意,要求作品既含情又寓理,给人以画外联想。唐代画家张璪主 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证明山水画家是以抒发自我情怀为目的,在艺术表现上强调借物咏 志,倾泄胸中逸气的主观情绪。
“意术”:浸满画家情思而臆造的“意象”。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2、什么是意境? 意境的表现在山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六 君 子 图 倪 瓒 元
干草车 (油画 ) 康斯泰勃尔(英) 7、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
印象日出 莫奈 (法国)
金霞图 贾又福 写实?写意?
搜尽奇峰打草稿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古典的东方哲学和美学思 想滋养了它的精神内涵,笔、墨、纸、砚四宝造就了它的表现形态。
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二跋,钤「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二十八方。经宋 代蔡京、内府,元代溥光,清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二跋,钤「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 二十八方。
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
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 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 化,气势连贯 。 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 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 添动感。
皴法: 用以表现山石
和树皮的纹理, 在表现山石的质 感上创造了许多 行之有效的表现 程式
古代山水画技法的程式美 各种皴法
披麻皴
斧劈皴
米点皴
牛毛皴
山水画 按画法风格分 青绿山水、 金碧山水、 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 没骨山水等
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 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由前面往里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 画中进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
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平远景色要画 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大体上有两种:
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平远山水; 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平原大地。
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因而,中国山水画的水平不仅是画家心灵的写照,反过来又验证着画家对美的理解程度 和审美观念的层次。如,古代逸士的山水画,多以表达“出尘”之意的清高;他们不止歌颂 山水之美,重要的还在于以意象的景物之貌表达“不染红尘”的逸人雅士心境,是以景寄意 ,以毫写心的。每一幅山水画,都是作者综合审美观念的体现。
感悟古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灵感
南宗: 北宗:
《千里江山图》北宋 王希孟 绢本设色 纵51.5厘米 横119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北宋 王希孟 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才华横溢,画艺早熟。後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
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後呕心沥血完成《千里江山图》,不久便去世了,是一位天才而又 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 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山 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这些画中,一定存在并且人物都画的非常小,成为整个自然画面的一小部分,体现了人们敬畏自 然,师法自然的思想,同时,以开放的视野囊括大千气象,展现了非同一般的胸襟和气度。
色彩?画工?心情?
瀑 布 摄 影
观瀑图 傅报石
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山水画不以忠实于自然景物的形似为目的,而是要求在师造化 中目识心悟抒发感受,在认识过程中,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将自然世界消融于自身的 精神天地之中,将自然景观烂熟于心,将宇宙装在胸中,变成自身精神世界的组成。所以,自然 景观就成了带有生命光辉,赋予了一种内在精神力量的意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