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铸就中职电子专业高效课堂一、引言长期以来,在美国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存在着一个问题,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缺课导致学习跟不上而又无法获得老师的及时帮助,在 2007 年春天,学校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m)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把实时讲解和 PPT 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来帮助缺课的学生补课。
后来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观看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为基础,把课堂时间开辟出来解答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完成化学实验和完成作业等。
他们大胆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颠倒课堂教学环节,课前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课中则主要进行合作探讨和答疑解惑。
翻转课堂由此得名。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迅速席卷北美教育界。
翻转课堂重构了课堂教学流程,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堂的时间主要用于解答疑惑、实操训练和汇报讨论等,极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效率。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践行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理论依据及观点(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011 年,翻转课堂被《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同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发出倡议“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至此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发了全球教育者的关注,其影响也逐渐扩展到全球。
有学者国重庆市聚奎中学率先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结合自身状况, 创新性发展了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模式, 创造性转化形成“课前四步”和“课堂五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有调查结果显示:82.9%的学生非常喜欢或喜欢聚奎中学的这套翻转课堂模式。
聚奎中学因此成为全国课程改革的领跑者, 其创设的翻转课堂应用实践也被各大学校争相模仿。
在聚奎中学的带动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迅速在国内掀起热潮。
如今有学者国已有重庆聚奎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深圳南ft实验学校、南京九龙中学等多所学校实施翻转课堂。
尽管如此,有学者国的翻转课堂应用实践远没有成熟,翻转课堂仍处在实践探索阶段,很多学校打着翻转课堂的幌子,运用信息化技术稍作包装,就嚷嚷着“有学者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实质不过是新瓶装老酒,骨子里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更为明显的是,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的应用实践仍处于空白阶段。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依托所承担的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中职电子专业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项目,以电子专业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具有切实可行性,综合前瞻性,以期创设一套较为完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二)主要理论依据及观点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由学生主动建构心理表征,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生应该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且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这也是翻转课堂的优势所在,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基于以上几点,建构主义倡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鼓励协作探究、开展合作讨论和促进意义建构。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内容精细化、结构化”的课程设计思想。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自主学习微视频式和学习单引导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思想。
三、中职电子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贴近中职电子专业课教学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特点,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
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也包括很多工科类专业的很多课程都有大量观摩、实验和实践的要求,特别对于实操型课程,如果事先能将课堂学习的实操演示内容做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学生难懂或不懂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预留出来让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学生一边动手操作教师一边给予指导,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有了充足的实操演练时间,动手能力和各项技能也会获得提升,这正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的设计思想为依托,彰显“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创新了课堂活动的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与学习平台,APP 等软硬件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同时也创新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的多元评价体系。
四、中职电子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学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将翻转课堂的实施分为课前流程、课中流程和课后流程三个阶段,通过创新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设计的形式,构建适用于中职电子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铸就中职电子专业高效课堂。
(一)课堂组织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以及综合考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小组规模不能太大,控制在 5 人以内,小组中的各个成员按照自学的掌握程度分派任务,要求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职责,有活干,肯干活,能干活,相互支持和配合。
(二)教学流程1.课前流程(1)教师编制学案与学习单。
在深入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编制导学案和学习单。
在每周的学科集体备课会上,教师共同探讨、优化导学案和学习单,进一步研究攻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利用导学案和学习单,让学生对将要开始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具体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一般提前一周下发给学生。
(2)教师创建教学视频。
首先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细化教学目标(可以一个知识点设定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教师分头收集资源,可以网上搜索现成的教学视频,也可以自己制作,初步完成教学视频素材的制作。
一般要求教学视频素材短小精悍,围绕一两个知识点展开,每个视频最后要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经过加工润色后教师将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以便学生进行线上学习。
(3)教师设计自测题。
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不同层次等方面因素,在学习平台创建课前学习自测题。
利用学习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教师能够迅速掌握学生自测题的完成情况,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和分组打下铺垫。
(4)学生课前自学。
学生首先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独立预习教材,接着花 20 分钟左右时间,在学习平台在线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然后完成自测题。
学生根据自学掌握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学习该内容;在自学完成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小组内互助解决个人独立学习时提出的学习问题,组内经过合作探讨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由组长记录后交给科代表,由科代表收集整理好交给教师。
(5)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督导。
包括视频观看情况,学习资料查阅情况,自测题完成情况等进行考评打分。
(6)教师二次备课。
教师通过科代表的反馈和抽查个别学生,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然后根据这些学情,认真准备课堂上需要重点讲解的问题,制定整体的教学策略和个别辅导计划,甚至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和难度。
2.课中流程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普遍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教师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情。
为此可以把课中分为三个环节。
(1)互助合作。
此处的合作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也是课中流程的第一个环节--- 互助合作。
上课后,教师用板书或投影的方式呈现课前收集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组织学生在组间互助合作来解决。
班级内部实行小组团队考评制,提出问题的小组不会有任何惩罚,但能正确解决学习问题(非本组的)的小组将获得额外的考评加分,因此,每个小组都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小组解决学习问题,从而为自己的小组获得更多的“业绩”。
如果遇到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老师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讲解。
(2)任务实施。
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和集中讲解之后,进入到课中流程的第二个环节---任务实施。
学生进行任务实施时,教师巡视整个教室,监控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保质、高效完成任务。
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单独的辅导,或者把有共同问题的几个学生集中到一起作统一讲解。
学生一边动手实操,教师一边巡回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针对某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进行集中讲解。
教师要对各小组任务实施情况进行评分。
(3)成果展示。
学生经过了独立解决问题、小组间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之后,要将个人及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这就是课中流程的第三个环节---成果展示。
可以采用随机抽取的形式选定上台展示的人选,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展示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演讲、作品展示和小型比赛等,一个小组在展示的同时,其他小组进行质疑问答,通过交流、评论,分享学习收获。
3.课后流程课后学生把自己的导学案、学习单和任务成果上传到学习平台,教师、学生对每个人的最后成果进行打分,并说明理由。
结合之前的课前自学和课中学习的整体情况,选出“闪亮之星”小组。
该小组可以获得电影票、零食等奖励,排名最后的小组要接受惩罚,譬如抄书或背诵知识点等。
另外评选出“自主学习标兵”,旨在促进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教学评价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是落脚点,并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把各个要素组成一个整体,如把发生在课下的各种学习、思考活动以及课上的合作探究和任务实施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全面的、整体的和统一的评价。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要体现“评价形式多样化和评价目标多维度”的特点。
教师根据教学评价与学生反馈再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在下一次翻转课堂可以做到扬长避短,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找到最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途径。
(四)教学设计1.教学的分析与设计。
为了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学情,设计并编制教学目标。
因为学生要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完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一定要具有可控性,可操作性和细致性,即把一个综合性的目标细化成许多细小的,详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