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期末模拟试题(B卷)

《宏观经济学》期末模拟试题(B卷)

2012-2013学年《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B卷)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此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A 有形产品B 无形产品C 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D 不能确定2.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 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 以上全对3.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A 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B MPC曲线和MPS曲线都是直线C 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D 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则自发性支出乘数必是()A 1.6B 2.5C 5D 46.在下列4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 边际储蓄倾向为0.37. 加速原理表明()A GN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的增加B GN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的减少C 投资的增加导致GNP倍数的增加D 投资的增加导致GNP倍数的减少8.下面那一项不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A政府支出增加 B 转移支付减少C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D 税收减少9.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0.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A 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 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储蓄倾向1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12.自然失业率()A 恒为零B 依赖于价格水平C 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 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13.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14.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将使()A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C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15.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 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C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D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16. 如果LM曲线保持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则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如何变化(A )A. 下降、增加B. 上升、增加C. 下降、减少D. 上升、减少17.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18. 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B)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19. 当经济达到繁荣时,会因(A )而转入衰退A. 加速系数下降B. 边际消费倾向提高C. 失业存在D. 充分就业20.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A )A. 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B. 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C.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D.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

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 10分。

)1.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BC)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2.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ABCD)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3.根据IS-LM模型(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4.乘数的公式表明(BCE)。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C、边际储蓄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D、边际储蓄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E、乘数一定是大于1的5.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BCD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B、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C、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D、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理论三、判断题(你认为下列命题是正确的,就在其题号前的括号中加“√”,错误的加“×”。

每小题判断 1 分,共 10 分。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2.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

√3.IS与LM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

×5.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

×6.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7.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求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8.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

√9.奥肯定理指出,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会增加2.5%。

√10.经济学家划分经济周期的标准是危机的严重程度。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 分。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2. 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3.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4.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5.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自发支出变化的比率。

它说明了产出如何随自发支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产出变化能够大于自发支出变化的道理五、简答分析题(回答要点或简单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2.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答: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IS曲线表示所有产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表示所有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产出与利率的组合。

(2分)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需求或总支出,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而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到产品市场;另一方面。

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模型。

(3分)3.简要分析中央银行的三个基本工具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

答:(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向公众购买债券,公众持有货币增多,增加了货币供给。

(2)法定准备金。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减少了可贷出的货币,从而减少了货币供给。

(3)贴现率。

提高贴现率可减少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贷款,减少货币供给六、计算题(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

每小题 10 分,共 20分。

)1.试计算:(1)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 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单位都是亿美元)。

(1) 求IS和LM曲线;(2) 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 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为L=0.2y-2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求IS、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

答:(1)易知:S=-100+0.2y令 150-6r=-100+0.2yIS曲线为:0.2y+6r=250LM曲线为:0.2y-4r=150(2)解联立方程组0.2y+6r=2500.2y-4r=150得:y=950 r=10%(3)(150-6r)+100=(-100+(1-0.8)×(1-0.25)×y)+0.25y得:IS曲线 0.4y+6r=350LM曲线 0.2y-4r=150解得: y=5750/7 r=25/7七、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