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围墙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围墙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围墙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1)基槽施工工艺流程
①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分段均匀开挖→清底。

1)基槽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挖土,开挖基槽,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然后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2)机械开挖基槽和沟道,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一般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200㎜一层土不挖。

以便经抄平后由人工清底挖出。

3)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实际标高500㎜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

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理槽底土方。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毛石基础
本工程砂浆采用一台自落式滚筒搅拌机拌合。

搅拌水泥砂浆时,应先将砂、水泥投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搅拌均匀。

水泥砂浆搅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2分钟。

拌成后的砂浆,其稠度应在70-100mm之间,分层度不应大于20mm,颜色一致。

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

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要用铁锨或铁抹子等工具人工再次拌合,但不得加水。

砂浆随拌随用,拌制好的水泥砂浆应在3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①毛石基础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必须饱满,叠砌面的贴灰面积(即砂浆饱满度)应大于80%。

②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坐浆,并将石块的大面向下。

毛石基础的转角处、交接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③砌筑时宜分层卧砌,各皮石块间应利用毛石自然形状经敲打修整使能与先砌毛石基本吻合、搭起紧密毛石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毛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中间不得有铲口石(尖石侧倾斜向外的石头)、斧刃石(尖石向下的石头)和过桥石(仅两端搭砌的石头)
④毛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宜为20~30㎜,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快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塞碎石的方法。

⑤砌筑过程中必须设置拉结石。

拉结石应均匀分布。

一般每0.7㎡墙面至少设置一块。

基础宽度大于400㎜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大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且其中一块拉结石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宽度的2/3。

⑥质量标准
毛石基础砌筑时应随砌随挂线,保证垂直度、平整度。

组砌形式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

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2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基础顶面标高允许偏差为±25㎜,用水准仪和尺检查;毛石基础厚度允许偏差为+30㎜,用尺检查。

(3)砖墙砌筑
1)砌筑方法
砌体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①选砖
砌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均匀,规格基础一致的砖。

②盘角
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应超过五皮,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

盘角时应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③挂线
砌筑砖墙厚度超过一砖厚时,应双面挂线。

超过10m的长墙,中间应设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度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④砌砖
砌砖应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

砌砖应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

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为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以分面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

⑤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变形缝按设计要求和基础
作法留置。

(4)砖墙压顶浇筑
1)按围墙砌筑实际落差分阶安装好模板,模板与墙体接缝严密,用40×60方木固定模板。

2)现场制作好钢筋,按图纸设计要求绑扎好放置在墙体上、用砂浆垫块每隔0.8米设置一道,垫块为保护层厚度。

3)每盘用料严格严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搅拌,首先按实验室给定的配合比,用台称称好砂子、石子重量倒进翻斗车上,再在翻斗车上划上刻划线,每盘上料严格按翻斗车上刻划线标准执行,且须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4)在场地中央安装一台350搅拌机拌料,用两台机动翻斗车水平运输到位。

搅拌机旁应明示配合比,操作人必须持证上岗。

5)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浇筑时设专人看模、护筋,防止钢筋移位及胀模漏浆。

6)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不小于6小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

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墙体勾缝
1)工艺流程:
堵脚手眼→弹线开缝→补缝→清理→勾缝
①堵脚手眼:如采用外脚手架时,勾缝前先将脚手眼内砂浆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再用原砖墙相同的砖块补砌严实。

②弹线开缝:先用粉线袋弹出立缝垂直线,用扁钻按线把偏差大的开补找齐。

开出的立缝上下要顺直,再用深度约10mm,灰缝宽度要一致。

水平缝不平和瞎缝也要弹线开平,如发现因砌墙时划缝太浅或漏刮的灰缝,用扁钻或瓦刀剔凿出灰缝,深度控制在10~12mm之内,并清扫干净。

③补缝:对缺楞掉角的砖和游丁的立缝应进行修补,砂浆颜色必须和砖的颜色一致(一般补砖时用砖面加水泥,拌成1:2水泥浆),修补缺楞掉角处表面加砖面压光。

④清理:修补时粘结在墙面上的砂浆和杂物要清扫干净。

⑤勾缝:勾缝前天应将砖墙浇水湿润,勾缝时再适量浇水,但不宜太湿。

拌合砂浆:勾缝用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子=1:1~1.5,稠度以3~5cm为宜。

应随拌随用,下
班前必须把砂浆用完。

墙面勾缝应做到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

如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外砖墙一般宜勾凹缝。

深度为4~5mm。

勾缝顺序是从上而下先勾水平缝后勾立缝。

勾水平缝时用长溜子,左手拿托灰板,右手拿溜子,将灰板顶在要勾的缝口下边,右手用溜子将灰浆压入缝内不准用稀砂浆喂缝,同时自左向右随勾缝随移动托灰板,勾完一段后用溜子沿砖缝内溜压密实、平整、深浅一致,托灰板勿污染墙面,保持墙面洁净美观。

勾缝时用2cm厚木板在架上接灰,板子紧贴墙面,及时回收落地灰。

勾立缝用短溜子在托灰板上把灰刮起,然后勾入立缝中,压塞密实、平整、要与水平缝交圈深浅一致。

每步架勾完之后,要用扫帚把墙面清扫干净,应顺缝扫,先扫水平缝,后竖缝,不断抖掉扫帚中砂浆颗粒减少污染,勾缝不应有搭槎不平,毛剌、漏勾等缺陷。

墙面的阳角处水平缝转角要方正,阴角的立缝要左右分明,不要从上到下勾成一条直线,影响美观。

2)天气干燥时应喷水养护。

3)质量标准
①粘结牢固压实抹光,无开裂等缺陷。

②横平竖直、交接处平顺,深浅宽窄一致,无丢缝。

③灰缝颜色一致,砖面洁净。

4)成品保护
①勾缝时溅落的灰浆,要随时清扫干净,不准在架子上往下倒剩砂浆及其他杂物,以免溅脏墙面。

②垂直运料的高车架周围,要用塑料薄膜、席子等围档,防止砂浆污染墙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