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PPT课件


昏迷、脑部疾患、肺部疾患、严重胸部外伤等患者,
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地排出下呼吸道潴留的分泌物, 恢复气管以下呼吸道通气。
3
① 呼吸道梗阻:如严重喉部损伤或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② 呼吸功能不全:气管内插管超过48~72小时,分泌物较多或
气道不易保持通畅,仍需呼吸机支持者。 ③ 先天性呼吸道畸形。 ④ 深度昏迷抽搐、呕吐、有窒息危险者。 ⑤ 口腔或鼻腔插管形成并发症,如声门下部狭窄。
14
四、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操作时无菌技术执行不严格或消毒不彻底均可导致肺部感染。切口感染 (切口消毒不严格;没 有及时更换敷料;吸痰时将带菌的痰液溅到切口上而引发感染)。
2.气管切开部分地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误吸和吸痰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均可将外部 或口咽部细菌带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
3.环境空气消毒不严格,易使病房内各种细菌、病毒增多,增加感染机会。
9
(三)预防及处理
1.对于呼吸道炎性病变或伤口感染的病人,发现咳嗽、有痰鸣音时,及时吸痰,每次吸痰应尽量吸尽, 避免反复抽吸。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可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吸引。同时,选择有效敏感的抗生素。内 套管定时清洗,同时更换切口敷料(早、中、夜班各班一次),分泌物较多时,应随时清洗。 2.加强气道湿化。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湿度,并间断滴入湿化液。对机械通气 病人应开启电热湿化器,并及时添加湿化液(无菌蒸馏水)温度28~32℃,对痰液黏稠病人还可配用雾化 器与呼吸机上的雾化装置和呼吸机管道相连,达到稀释痰液、控制气道感染的作用。 3.定时翻身、叩背,正确吸痰,动作轻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和黏 稠度,根据痰液性质配制湿化液。 4.定时测量气囊内的压力。 5.若发现痰痂阻塞气管内套管,可行支气管镜直接吸引或钳除痰痂,如无效,则更换内套管。
(二)临床表现
切口感染时表现为局部红、肿、有分泌物,创面愈合不良、瘘道形成延迟,严重者套管松动, 容易脱出,管周漏气或有呼吸道分泌物沿管周溢出。肺部感染时常有发热、咳嗽、咯脓痰,严重 时可致呼吸衰竭。肺部X线可见浸润性阴影。
15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吸痰用具一次一更换。每天2次更换切口敷料,用5%碘伏消毒切 口,然后用四层厚的无菌纱块覆盖:痰液较多、切口有渗血或者患者出汗较多时随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 敷料干燥。 2.气管切开后导致清理呼吸道无效,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每30~60分钟气道内滴入湿化液2~5ml,及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促进分泌物的引流。气囊排气前洗净口鼻咽分泌物,并经鼻咽引流管定时 吸出气囊上分泌物,防止误吸。每日更换湿化瓶、吸氧管。吸氧管路及附件每周消毒两次。呼吸机,使用 中的螺旋管及其附件需每24小时彻底清洗、消毒一次。 3.加强机械通气时的口咽护理,每日2~3次,清醒者用生理盐水擦洗;昏迷者分别先后头偏向两侧,行 口咽冲洗,必要时用开口器,完毕后,用无菌管洗净口咽部积留的清洗液;同时,尽早给予少量多次盐水 吞服。 4.加强环境监测,保持空气流通:病房应每日定时通风。(即使在使用空调季节)。中央空调应定期清 洗。病房最好配备空气流层及净化装置。 5.发生感染者,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用药时间。
(二)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取出内套管后呼吸困难仍未能改善,气管套管口无气体进出,而 气囊放气后缺氧症状反而有所缓解。
(三)预防及处理
1.使用前必须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并将气囊固定牢固,防止滑脱,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 病人病情变化。 2.发生此并发症时,必须将气囊放气,增大吸入气潮气量或吸氧浓度。 3.配合医生立即更换气管套管。
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 护理操作并发症
神经外科 烧伤科 付中娜
1
学习内容
01


02
气管三角的解剖与生理
03
并 发 症
2
• 气管切开术是指在颈部正中做一切口,并将气管套 管置入气管的手术。目的是清除气管内分泌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解除任何原因所致的喉 阻塞,如喉头水肿、喉部良性及恶性肿瘤等;对于
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致窒息。 4.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固,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纳二指为度。随时 依体位调节呼吸机管道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 导致导管脱出。 5.不合作或烦躁者应约束双上肢,并给予适量镇静剂。
13一)发生原因源自多为使用金属气管套管进行呼吸支持者。是因气囊固定不紧密,滑脱并移至气管套管内口处, 充气后阻塞气道。
10
11
二、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一)发生原因 1.气管套管可因导管系带固定太松,病人烦躁不合作,剧烈咳嗽或术后皮下气肿逐渐加重。 2.内套管型号选择不当。 3.支撑呼吸机管道的支架调节不当等原因致脱出或旋转。 (二)临床表现
气管导管全部脱出气管外,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其相应的症状。
12
1.对气管切开病人应加强巡视,床旁备无影灯、气切包。因术后2~3天内尚未形成良好瘘管,
如发生脱管,再次置管较困难,以上用物再次置管所需。
2.根据患者的年龄、胖瘦选择合适的内套管。气管套管脱出需更换气管套管,而气管套管旋转 窒息,则需将病人平卧,将气管套管复位即可恢复气道通畅。
3.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
骨骨折等。④ 全身麻醉或使用肌松药的病人。⑤ 面罩供氧技术失效。
但急性咽峡炎、气管黏膜下血肿病人禁忌使用;主动脉瘤压迫气管
时为相对禁忌证,插管技术不熟练或设备不全亦禁忌使用。
7
8
一、气管内套管阻塞 (一)发生原因 1.病人有呼吸道炎性病变或伤口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黏稠,痰液清理不及时或不彻底,内 套管未及时清洗,导致气管内套管阻塞。 2.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可达800ml/d,湿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阻塞气管内套管。 3.使用的气管套管质地过于柔软,导管套囊充气过多致使压力过高,压迫气管导管,使导管内 径变小,产生呼吸道梗阻。 4.吸痰动作粗暴或插入不洁内套管,使气管柱状上皮遭受破坏,导致痂皮形成,若有黏液粘附 于痂皮上,易阻塞气管内套管。 (二)临床表现 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气道阻力高,吸痰管插入受阻,检查气管内套管均见有痰痂阻塞
4
外套管 一次性气管套管
内套管 金属套管
管芯
5
• 气管插管术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入气
体不经鼻咽等上气道直接抵达下气道和肺泡
的操作技术。其目的主要是确保气道通畅,
预防为内容物反流入气道,施行机械通气,
以及有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
6
① 心搏骤停。② 呼吸衰竭的治疗或急救。③ 各种原因引起的通气
障碍:如药物中毒、脑部疾患、气管内肿瘤、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