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

中国近代史练习题第一卷客观题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2. 2009年解释的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

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 鸦片战争时期B. 甲午战争时期C.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3.下列对中国近代“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①目的是学习西方,走“夷”之道路②仍然保持封建政治体制不变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抵抗派曾对该思想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下列哪项符合这种思想()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设京师同文馆D.成立近代海军6.世纪伟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下列关于这场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中有误的是A.推翻了满洲贵族二百六十余年的腐朽统治 B.埋葬了腐朽的封建制度C.为民族工业“黄金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7.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日益深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A. 强烈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 猛烈抨击封建正统思想C. 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D. 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8.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

何以制夷?曰强。

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

人不自治,治之以法。

”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 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9.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于民生问题。

”为此,他提出的而政策是()A. 保护工业B.奖励实业C.平均地权D.土地革命10.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做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11.有幅照片拍摄的是一批赴海外留学的幼童,由此你可判断这事最早应发生在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2.读右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大理论贡献是A.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提出了土地革命的路线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1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B.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分D.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14.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期快速发展的机会,史称“黄金时期”或“短暂春天”。

下列关于这一局面所产生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③为中国参加一战并成为战胜国提供了经济基础④为国共合作并赢得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经济基础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下列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古人忠奋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坚让四方。

”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C.实业救国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1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A.毛泽东B.陈独秀C.·李大钊D.胡适17.清末民国初山西有一首民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句话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8.“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的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与科学②实业救国③君主立宪④马克思主义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19.下列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熔铸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精粹而创立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③是近代中国人民进行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纲领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厚的爱国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0.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实际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有()①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②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③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阶级斗争学说”认识深刻④参与中共一大制定党的纲领的重大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第二卷主观题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1)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中有关统治权力的行使、制约等规定又体现了什么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6分)材料二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彐历史的重要方法。

珂玲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源自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结合材料二,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6分)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③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即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

……从此制炮必求其利,造船必求其坚,似经费可以酌筹,即裨益实非鲜矣。

——摘自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法》材料二既款之后(款:《南京条约》的赔款。

这里指鸦片战争中清朝的失败),则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三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主,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尊程六条折》材料四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五材料五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师夷制夷”主张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师夷制夷”主张的进步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6分)(3)归纳材料三、四、五的内容。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2分)(4)有人说:洋务派继承了“师夷制夷”派的主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与宪法,渺不相涉者也。

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

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

…¨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之事实是也。

一一引自李大钊《孔子与宪法》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解放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引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怪诞之事实”发生在谁的统治时期?这种“怪诞之事实”具体指文化领域推行的什么政策?(2分)(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其所谓的“光明世界”指一种怎样的社会形态?(2分)(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当时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抵抗黑暗,他们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哪些主张和行动?(5分)(4)根据所学知识及你自己的理解,请简要评价新文化运动。

(6分)中国近代史答案一.选择题1-5 ACDDB 6-10 BDDCB 11-15 ABAAC 16-20 CDCAB二.非选择题21.(1)主权在民。

(2分)三权分立。

(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分)(2)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2分)。

②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2分)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分)22.(1)背景:“天朝上国”在鸦片战争中挨打、惨败,被迫接受了《南京条约》,遭到了空前严重的外来侵略。

内容: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抵御外来侵略。

(4分)(2)进步性: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开眼看世界,是爱国的,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

局限性:林则徐、魏源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中国的旧制度日益衰落,专制统治已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

(6分)(3)农民起义对清朝统治威胁最大,外国侵略次之;制造兵器,加强军队实力;禾刂用外国兵器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很有帮助。

(2分)(4)不完全同意。

因为洋务派对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又丧失了“制夷"等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原则。

(4分)23.(l)袁世凯统治时期。

推行“尊孔复古”反动政策。

(2分)(2)科学、民主。

资本主义社会(2分)(3)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分)(4)积极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