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政策与立法-社会福利法规

劳动政策与立法-社会福利法规


勞動檢查業務
勞工職業災害之調查、審核及處理 危險機械設備代行檢查 事業單位自動檢查之推行 勞工檢查員之選訓及考核
職業訓練局之業務
職業訓練 技能檢定 就業服務 就業促進
失業保險之實施歷程
1958年勞工保險條例完成立法時,曾附帶決議 請行政院於最短時間內對失業保險完成立法, 但至1968年十年間卻仍無進展
劳动政策与立法-社会福利法规
社會安全制度的分工
就業安全達成自助
社會保險邁向互助 福利服務提昇生活品質 國民住宅安定生活 醫療保健增進全民健康
就業安全的重要性
一人失業全家挨餓 社會福利的損失 犯罪與自殺的增加 政府財政負擔 造成社會問題
勞工福利意涵
廣義:由政府、社會、企業主或工會,為謀使 勞工在工作上、生活上、環境上及社會上獲得 必要照顧與人性尊嚴之維護的各種制度、規章 與措施
在縣 (市) 為縣 (市) 政府。
就業保險之給付種類
一 失業給付。 二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 三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四 失業之被保險人其全民健康保險保
險費補助。
失業給付之請領條件
被保險人於非自願離職辦理退保當日前 三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一年以上
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 自求職登記之日起十四日內仍無法推介
勞動環境情勢分析
勞動市場結構性變遷 工作型態趨多樣化 勞工職業災害率偏高 勞資爭議案件逐年增加 勞工退休生活保障
台灣勞工面臨的問題
失業 貧窮 勞動彈性化 職業安全與衛生 社會保障 制度性參與
勞工政策的基本內涵
謀求社會均富,確保勞工平等分享經濟建設成果 重視勞工的生存權、工作權、團結權、協約權與爭議
受領失業給付未滿六個月再參加本保險後非自 願離職,得依規定申領失業給付。
依前項規定領滿六個月失業給付者,自領滿之 日起二年內再次請領失業給付,其失業給付以 發給三個月為限。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之金額
符合失業給付請領條件,於失業給付請 領期限屆滿前受僱工作,並依規定參加 本保險為被保險人滿三個月以上者,得 向保險人申請,按其尚未請領之失業給 付金額之百分之五十,一次發給提早就 業獎助津貼。
不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之性質者 一、勞工繼續工作而雇主不即表示反對意見 二、雖經另訂新約,前後勞動契約之工作期
間超過九十日,前後契約間斷期間未超過三十 日
就業保險法立法目的
提昇勞工就業技能 促進就業 保障勞工職業訓練及失業一定期間之基
本生活
就業保險之主管機關
在中央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勞動三法 - 攸關勞工基本權利
工會法 團體協約法 勞資爭議處理法
(勞動者之組織結社、協商與爭議行為通 稱勞動三權 )
行政院勞委會組織圖
勞資關係業務
勞工團體之組織登記 勞工團體之輔導、監督 勞資合作促進 勞資爭議處理之指導、監督 國際勞工聯繫、合作與活動
勞動條件業務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之金額
被保險人非自願離職,向公立就業服務 機構辦理求職登記,經公立就業服務機 構安排參加全日制職業訓練,於受訓期 間,每月按申請人離職辦理本保險退保 之當月起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百分 之六十發給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最長發 給六個月。
基本工資調整之研議 基本工資及積欠工資之保護 推動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基準之指導 童工、女工與技術生之特別保護 推動勞工退休制度
勞工福利業務
勞工育樂活動之規劃、指導 勞工住宅興建之籌劃 勞工教育之規劃、推行 改善勞工生活之研究 青少年勞工之女性勞工福利之規劃、推
權 維持勞資關係的協調、平等、和諧與合作 維護勞工合理的勞動基準,特別保護童工和女工 保障勞工結社自由 加強就業服務,以充實其工作權 落實勞工檢查制度,以保障勞工生命安全 勞工保險,增加勞工生活保障
完整的勞工立法體系
勞工檢查 勞工組織 就業安全 勞資關係 勞動基準 勞工福利 社會安全
狹義:在企業經營中所應給予的基本勞動條件 外,由企業主或工會或勞資雙方,有計畫有組 織以各種措施,謀使勞工在工作上、生活上, 獲得適當之便利與福祉總稱
勞工福利相關名詞
職業福利或企業福利:由企業主依被雇 主者職業地位及服務年資所提供之現金 給付或項目給付的福利服務
財稅福利:透過中央和地方的稅制所提 供的救助、扣減及社會保險(社會安全 體系)中的政府負擔
我國主要勞動立法
勞工行政:勞委會組織條例、勞動檢查法 勞工組織:工會法 就業安全:職業訓練法、就業服務法 勞動關係:勞動基準法、團體協約法 職工福利:職工福利金條例 勞工保險:勞工保險條例、全民健康保險法、
就業保險法 勞資爭議:勞資爭議處理法 安全衛生:勞工安全衛生法
勞工委員會於1987年成立 2003實施之「就業保險法」則強調「非自願性
失業」勞工可申請、享有健保保費自付額全額 補助,及「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和「提早就業 獎助津貼」等
勞動契約的種類(勞基法第9條)
定期契約: 一、臨時性:不超過六個月 二、短期性:不超過六個月 三、季節性:不超過九個月 四、特定性工作:超過一年
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之請領條件
符合失業給付請領條件 於失業給付請領期限屆滿前受僱工作,
並參加本保險三個月以上。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之請領條件
被保險人非自願離職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 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安排參加全日制職
業訓練
失業給付之發放規定
失業給付每月按退保之當月起前六個月平均月 投保薪資百分之六十發給,最長發給六個月。

勞工保險業務
勞工普通事故保險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失業保險之研究、規劃、指導及監督 勞工保險機構之指導、監督
勞工安全衛生業務
勞工普通事故保險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之規劃、指導及監督 失業保險之研究、規劃、指導及監督 勞工保險機構之指導、監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