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床旁呼吸力学监测及其在机械通气中应用PPT课件

床旁呼吸力学监测及其在机械通气中应用PPT课件


研究压力与容积的相互关

3
学习呼吸力学的意义
• 呼吸生理是机械通气的灵魂 • 呼吸力学是呼吸生理的灵魂
1. 加深对呼吸生理和病理生理的认识 2.合理运用机械通气的基础 3.研究新型通气模式的需要 4. 研制呼吸监护仪和治疗仪的需要
4
呼吸力学的学习方法
• 认识到呼吸力学的重要性 • 不要有畏难情绪 • 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论 • 注重在机械通气实践中应用和提高
运动方程是整个呼吸力学监测的基础!
19
呼吸力学研究的机械模型(lung model)
1.线性单室模型 反映了整个呼吸系统“ 平均”的呼吸力学状况
➢ 适合于健康人和限制性肺疾病 ➢ 不适合严重的COPD、ARDS和主支气管狭窄
2.线性双模型 适用于COPD、ARDS、单侧肺和主支气管狭窄等
3.非线性单室模型 适用于ARDS和肺纤维化
20
21
容 积 控 制 通 气 的 呼 吸 力 学 曲 线
22
不 同 部 位 压 力 波 形
23
24
气道峰压(PD)的影响因素
• 吸气流速 • 气道阻力 • 潮气量 • 胸肺顺应性 • 呼气末正压(PEEP) •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25
平台压(PS)的影响因素
• 潮气量 • 胸肺顺应性 • PEEP •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床旁呼吸力学监测及其在 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詹庆元
1
呼吸力学的概念
(respiratory mechanics或lung mechanics)
——以物理力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呼吸运动
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以压力、容积和流速的相互关系解释
呼吸运动现象
2
• 动态呼吸力学
研究压力与流速的相互关 系
• 静态呼吸力学
29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 概念
在肺的弹性回缩下导致呼气末肺泡内 呈正压,称为PEEPi。PEEPi的存在说明呼气 末肺容积未能回到正常FRC状态,即存在动态 肺过度充气(DPH)。
30
PEEPi产生的机制—等压点学说
31
PEEPi的影响因素
◆ 呼气阻力增加 ◆ 呼吸系统顺应性增高 ◆ 通气量过大 ◆ 呼气时间不足 ◆ 呼气气流受限 ◆ 呼气肌的作用
32
PEEPi的类型
• 不伴有肺过度充气的PEEPi • 伴有肺过度充气但无气流受限的PEEPi • 伴有肺过度充气和气流受限的PEEPi
33
PEEPi的临床意义
◆ 增加呼吸功 ◆ 增加肺损伤的危险性 ◆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对肺通气的影响:导致呼吸肌疲劳,肺泡通气
量降低 ◆ 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通气的不均衡分布 ◆ 对临床所测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
• 原始参数 • 计算公式 • 计算模型
15
呼吸力学监测的三要素
• 压力(pressure,P)
气体,液体,电-机械压力传感器
• 流速(flow,F)
压力式流速仪:伯努利方程
F=ΔP/R=(ΔPπr4)/( 8ηl)
非压力式流速仪:热金属丝(hot wire)型
16
Fleisch 流量传感器
17
10
呼吸系统容积与呼吸系统压力变化
ΔVdyn ΔVst
FRC
PEEPi
PEEP
Total PEEP
Palv=0
11
时间常数(τ)
• 对任一呼吸系统,其容积变化(∆V)与压力变化 (∆P)呈指数函数的关系,其函数特征可以用时 间常数τ来表示:
τ=RC或VT/F
• 正常为0.4秒 • 决定气体在肺内的分布和排空速度
12
遵循指数函数规律的变化过程:
–肌松状态下压力控制通气(PCV)时的吸 气压力变化
–肌松状态下任何模式下的呼气压力的变 化
–自主呼吸状态下被动呼气时的压力变化
13
肺区的概念
• 快肺区:气道阻力小,肺弹性差
– 气体分布和排空快
• 慢肺区:气道阻力大,肺弹性好
– 气体分布和排空慢
14
基本参数的测量基础
• 静息平衡位(resting equilibrium position) •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 肺过度充气:呼气末肺容积(EELV)超过FRC • 分类:
–静态肺过度充气:恒定外力作用,如PEEP (static pulmonary hyperinflation,SPH) –动态肺过度充气:呼气不完全 (dynamic pulmonary hyperinflation,DPH)
➢具有容积和流速依赖性 ➢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
7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顺应性: C=ΔV/ΔP
除与呼吸系弹性有关外,还与肺容积有关
• 静态顺应性(Cst)
与呼吸系弹性有关
• 动态顺应性(Cdyn)
与呼吸系弹性和气道阻力及呼吸频率有关
8
气管插管对阻力的影响
9
肺过度充气 (pulmonary hyperinflation)
34
PEEPi的监测方法:间接观察
①胸围增大; ②患者呼吸费力; ③心血管功能恶化; ④呼气末有持续呼气气流,呼气的最后部分突然被
吸气中断; ⑤压力控制通气时潮气量或每分通气量下降; ⑥不能用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解释的平台压升高; ⑦容量控制通气时气道压力升高。
容积(volume)
• 肺量计 • 计算流量对时间的积分 • 呼吸电抗体描法(RIP) • 单向阀 • 强迫振荡法(FOT) • 气体稀释法
18
运动方程(equation of motion)
P= F×R +VT/Crs+ I×dV/dt + PEEPi
——P为驱动压力,PEEPi为内源性呼气末正压,VT 为潮气量,Crs为呼吸顺应性,R为粘滞阻力,F为流速, I为惯性阻力,dV/dt为加速度
5
呼吸系统的力学特性
• 弹性(elastic):弹性阻力(elastance) • 粘性(resistive):粘性阻力(resistance) • 惯性(inertial):惯性阻力
阻力可存在于呼吸系统的各个部位:
气道阻力,肺组织阻力,胸廓阻力
6
气道阻力(Raw)
概念:气体在气道内流动所产生的磨擦力 Raw=8ηl/(πr4)
26
•流速或气道阻力 对气道 峰压产生 影响,但对平台 压无影响
•顺应性的变化对 气道峰压和平台 压都产生相同影 响
27
虚点面积在特定的时间间隔上所计算的压力相加求其均数即平均气2道8 压
平均气道压(Pmean)
• 数个周期中气道压的平均值 • 与影响PD的因素及吸气时间长短有关 • 近似于平均肺泡压 • 其大小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直接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