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奉献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奉献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奉献
真题展示:
(A)因为奉献,所以世界上少了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奉献,所以沙
漠中多了绿阴;因为奉献,所以很多人在病痛中被解救出来……
请以“奉献”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B)请以“奉献着是快乐的”为题作文
1.标题示例:
《投大地一片绿阴》《说“爱”》《生活因“奉献”而精彩》
《马路上的“卫士”》《守卫家园》《奉献者最快乐》《用爱拨响生
命之弦》
2、优秀语段示例:
①你看那高高的钻天杨,树身粗壮,枝叶繁茂,巍然屹立,风雨
攻不垮它,洪水淹不没它,是什么支撑着这个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树根。

树根深深地埋藏在地底下,持续吸取着水分、养料,供给枝叶的
生长需要。

即使你在赞叹大树的繁茂时几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有,即
使你在赞美树的价值时忘了这价值从何而来,可它依然默默地吸取着、奉献着,从不想钻出地面显耀自己。

相反,为了有更多的水分,更丰
富的养料,它总是越扎越深,越扎越远。

树根有着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它的奉献比起春蚕,比起蜡炬,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②在中国历,有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社会、国家、民族的利益,鞠
躬尽瘁,舍生忘死,在史书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三国时诸葛亮为国
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代林则徐在流放伊犁的途中,写下了“苟
利国家年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朽诗句,都是奉献精神的典型
体现。

正是无数代人的奉献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工作到深夜、
节假日不休息、为了工作不惜牺牲家庭、耽误自己的的青春、带病坚
持工作,南京年仅24岁的女教师杨慧香消玉殒,突然永远地倒在了讲
台上就是的例证。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这个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很多
个人、企业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他们争上
“前线”,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患者的健康,同病毒做斗争,他们没有
闪耀的光环,没有诱人的报酬,没有高额的回报,是什么力量使他们
把一切奉献给了他们忠诚的事业呢?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行动。

他们的思想达到了一种境界――让更多的人平安,让祖国平安。

3.例作赏析:
让奉献之树常青
周阳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
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
私的奉献。

所以,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
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

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
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

其实还有更多的人
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

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
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

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

现在
有很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
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

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

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

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

猪在
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
猪一样的贡献。

所以,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
善良、仁慈的化身。

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但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
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
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

这正是精神文明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
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

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

当老师们放下手
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
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

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
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点评】
文章首先由对社会现象的评论,紧扣主题引出自己的鲜明观点,
然后通过摆事实与讲道理来对观点实行论证。

所有论据皆紧紧围绕论
点展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构思缜密,结构完整,篇末点题,画龙
点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