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试题题库一、简答题1.简述西方司法独立原则。
答:司法独立原则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一项原则,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司法专横所取得的胜利果实。
这一原则经历了从政治思想原则,到宪法原则,再到司法审判基本原则的演变过程。
作为一项政治思想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起源于三权分立学说,是三权分立的派生物。
三权分立学说的产生,已经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个部分,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关掌握和行使,这三个机关的法律地位互相平等、互不隶属、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原则从一项政治原则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则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最早将三权分立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宪法原则加以确立的是美国。
继美国之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宪法也都先后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从而使司法独立成为三权分立中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支柱。
司法独立原则也由此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所奉行的一项宪法原则。
司法独立原则成为宪法原则之后,在司法实践中就必须加以遵守,就应该使成为审判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它任何法律都必须以其为根据。
西方国家关于司法独立原则的实践充分说明,司法独立是现代司法制度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
司法独立意味着法官审理案件时能够独立地作出判断,既不受诉讼当事人意见的支配,也不受公众舆论的控制,更不能成为政府权力的附庸。
2.简述政党的特征。
(5分)答: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
政党的基本特征或要素主要是:1.政纲与政策的连续性。
要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并保持其稳定性。
2.组织机构的常设性。
有从中央到基层的常设性政治机构以处理日常党务,推动和实施党的纲领和方针政策。
3.取得社会支持的广泛性。
一方面有数目广大的党的成员,另一方面还要有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支持。
4.以掌握、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为基本目标的政治性。
通过动员本党力量和社会力量,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夺取或维持政权。
5.党员身分的约束性。
有明确的约束本党成员、干部和党的领袖的党纪行为规范,有吸收、处分和开除不合格的党的成员的组织措施。
3.简述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
(6分)答: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答:第一,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化。
第二,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化。
第三,塑造合格的政治人,扩大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第四,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
第五,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
5.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所说的政治发展动力。
1、答:6.简述单一制和复合制的基本含义。
答:单一制的基本含义:以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为组成单位的国家结构形式。
与复合制相对。
在单一制国家,中央政权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其职权。
在法理上,单一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中央,地方的权力具有中央授权性。
单一制国家的明显外部特征是:1、从法律体系看: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2、从国家机构组成看: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
3、从公民的国籍看: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4、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看:全国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接受中央政权机关的统一领导。
5、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
复合制即联邦制,基本含义:通过协议联合组成各种国家联盟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在联邦制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权限范围不同的中央与中央的关系。
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它们各自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
联邦制国家明显的外部特征是:1、从法律体系看:除有联邦宪法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
2、从国家机构组成看:除有联邦中央政府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
3、从公民的国籍看: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国公民。
4、从对外关系看: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题,但有的联邦制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7.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特点。
答:1、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不同的理论倾向,从方法论上来说,至少在6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方法论派别:即体系功能方法、社会进程方法和比较历史方法,与此相适应,在对政治发展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亨廷顿等人认为,政治发展这一概念一般有四种用法:一是地理的,即实际上是把有关发展中国家政治方面的研究,都冠之以政治发展;二是派生的,即把政治发展看作是“更为广阔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方面和后果”;三是目的论的,即把政治发展看作是朝向诸如民主、稳定、合法性、参与、动员、制度化等一个或更多目标的过程;四是功能的,即把政治发展看作是朝着现代工业社会所特有的政治的一种运动,实际上就是把政治发展看成是一个“有效发挥功能的现代社会的必需”。
2、进入80年代以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也出现了调适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入“文化”要素来拓展和深化政治发展的研究领域。
二是区分了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认为把这两者等同起来,太多地限制了政治发展这一概念的“时间和空间”,势必缩小其经验内涵。
3、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在发展中还表现出了试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倾向的企图,但就其总体特征和价值导向来看,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依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充满着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学者所特有的傲慢与偏见,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理论主张。
8.暴力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5分)答:暴力论是把暴力看作阶级、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的理论。
暴力论夸大暴力的作用,颠倒了经济和政治的真实关系,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
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哲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E.杜林把暴力看作是历史的“本原的东西”,认为私有财产、阶级和统治关系产生的根源,应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应间接地从经济关系中去寻找。
奥地利社会学家L.龚普洛维奇(1839~1909)认为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强大部落对较弱小部落施加暴力的结果,并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所谓“种族求生存的斗争”。
法国社会学家,G.索列尔(1847~1922)在《暴力论》(1908)一书中,强调暴力在历史进程中起创造性作用,认为社会变化不是被经济决定了的自然演进过程,而是暴力的创造过程。
暴力论的流行,与资本主义实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对外扩张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过程中,暴力所起过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否认的,但它不是根本原因,而且暴力本身必须由经济发展来解释。
恩格斯说,“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
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基础性’得多”。
9.国家机构的阶级性。
(6分)答: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恩格斯指出:“国家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
”列宁也指出:“国家是维护—个阶级对另—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这些论述表明:第一,国家是有阶级的组织。
第二,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是—个机器,是—种有组织的物质力量。
这就揭示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这种本质属性是由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属于经济上处于支配地位的阶级所有,由他们建立和掌握国家政权,其政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他们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服务的。
10.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5分)答:1、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
3、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4、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5、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原则和工作作风。
11.契约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6分)答:《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主要内容: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
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
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
卢俊的《社会契约论》又译作《民约论》,是他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第一个煽动者”。
《社会契约论》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所要解决的是人权和法律的有机结合。
从此,合法性只能来自人民,成了卢梭的继承者和背叛者的共同的理念。
它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
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
1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
(4分)答:第一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畴,而不作为专政的对象。
第二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第三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四个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职权。
(6分)答:我国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其中,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职权有1、修改宪法2、监督宪法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6、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7、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8、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9、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10、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1、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12、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13、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14、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1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16、罢免权,有权罢免下列人员:(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2)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最高职权是: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14.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5分)答:第一,意见表达功能。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不是“压力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一部分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利益和特定方面的人民群众,通过向党和政府积极地表达和反映它们所代表的某一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