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编稿:房鑫 审稿:张灿丽【考试目标】1.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知识络】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物理量的相互关系:【要点梳理】考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n )(1)概念:用0.012 kg 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mol 。
要点诠释: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一样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用n 表示。
作为专用名词,“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拆分或简化,不得添加任何字,更不能将其当做物质的数量或物质的质量。
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 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个微粒。
(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①用mol 为单位只能用于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不能用于宏观物质。
②用mol 为单位必须指明物质微粒(或微粒组合)的符。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含义:0.012 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根据实验测得其数值约为6.02×1023。
1 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相应微粒。
(2)单位:mol ―1,符N A 。
(3)微粒数(N )、物质的量(n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三者关系。
n =AN N ,利用该关系式,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可以求第三个量。
要点诠释: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科学界还不能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通常使用6.02×1023 mol -1这个近似值。
也就是说,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如1 mol 氧原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 -1是常数与近似值的关系,不能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 -1等同,就像不能将π与3.14等同一样。
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单位:g ·mol ―1或kg ·mol -1 。
(3)数值:当摩尔质量单位是g ·mol -1时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式:m n M=。
考点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为V m 。
(2)常用单位:L /mol (或L ·mol -1)和m 3/mol (或m 3·mol ―1)。
(3)数值:在标准状况下(指温度为0℃,压强为1.01×105 Pa )约为22.4L ·mol ―1。
(4)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为:mV n V =。
(5)影响因素:由于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V m 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也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准状况下V m =22.4 L ·mol ―1。
2.阿伏加德罗定律【高清课堂:化学中的常用计量】(1)内容: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也等于气体分子数之比。
即:111222V N n V N n ==。
(2)两个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气体式量之比1122M M ρρ=, 12ρρ的比值称为气体1对气体2的相对密度。
②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1122P n P n = 说明:M :物质的摩尔质量 m :物质的质量 n :物质的物质的量考点三、气体式量的基本计算方法:(1)密度法:m m M V ρ= m ρ: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 ·L -1。
m V :气体摩尔体积,22.4 L ·mol -1(标准状况)。
M :气体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式量。
(2)相对密度法:1122M M ρρ= (3)公式法:m M n =总总(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考点四、物质的量浓度:1、 定义:从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为c (B),单位有mol / L (或mol·L ―1)等。
2、表达式:物质的量浓度(mol/L )=要点诠释:(1)溶液体积不能等同于溶剂体积,应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3)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体积单位为L 。
(4)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5)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6)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考点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1、步骤:由固体配制溶液(需确定溶质的质量)和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需确定要量取的浓溶液体积)。
整个过程可细化为八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
2、仪器:容量瓶(注意规格)、托盘天平(固体配制溶液)或滴定管(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量筒(用于量取溶剂)、烧杯(溶解)、玻璃棒(搅拌、引流)、胶头滴管(用于定容)、药匙(溶质是固体时使用)。
3、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的方法: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适用温度、容量。
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其方法是:向瓶内加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置,看是否有水漏出。
如不漏水,再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两次均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4、注意事项:(1)称量时一般用托盘天平,量取时一般用量筒,它们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 g 或0.1 mL ),因此计算所用溶质的质量或体积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称量时左物右码,有吸湿性和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烧杯中快速称量;用量筒量取的液体倒入烧杯后,量筒内壁附着的溶质不要洗涤到烧杯中。
(3)溶解时一般先在烧杯中加入溶质,后加溶剂进行溶解。
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注意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且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5)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特定值。
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有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等。
(6)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尤其碱性溶液),更不可在容量瓶中进行化学反应。
配制完溶液后,应将溶液倒入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
mol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L)(7)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使其温度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热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会使所配的溶液的体积偏小(玻璃的膨胀系数小于液体),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8)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上面粘有少量溶质)2~3次,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9)当容量瓶中液面上升到离刻度线1~2 cm处,要改用胶头滴管加入蒸馏水,防止液面超过刻度线。
若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
(10)定容后的溶液要注意反复摇匀。
静置后若发现液面下降,稍低于标线,不要再加蒸馏水,否则会引起结果偏低。
如果摇匀后洒出几滴,溶液的浓度不变。
5、配制误差分析:根据n mcV MV==判断。
其他正常时,凡是使m或n增大的因素,使c偏大;凡是使m或n减小的因素,使c偏小;凡是使V增大的因素,使c偏小;凡是使V减小的因素,使c偏大。
(1)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有砝码生锈,m偏大,结果偏高。
(2)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使n偏小,结果偏低。
(3)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则对结果无影响。
(4)仰视刻度线(图甲)。
由于操作时是以刻度线为基准加水,从下向上看,最先看见的是刻度线,刻度线低于液面的实际刻度,故加水量偏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5)俯视刻度线(图乙)。
恰好与(4)相反,刻度线高于液面的实际刻度,使得加水量偏小,结果偏高。
【典型例题】类型一、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的摩尔质量是2 gB.1 mol H2O的质量是18 g/molC.64 g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D.2 g H2含1 mol H【答案】C【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在质量以g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A项错误,C项正确;1 mol H2O的质量是18 g,B项错误;D项中2 g H2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2 mol H,D项错误。
【总结升华】注意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 / mol。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B.0.012 kg 12C中约含6.02×1023个C原子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答案】B【变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g·mol―1【答案】C【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类型二、有关求式量的计算【高清课堂: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4.有关求式量的计算】1、密度法:例2、在标准状况下,0.20L的容器中含某气体0.25g,求该气体的式量。
【答案】28【解析】求气体的式量即求气体的摩尔质量,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质量即22.4L气体的质量。